美國中產階級困境(2)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月1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朱迪波士頓報導) 目前在美國,一些脆弱的中產階級家庭的經濟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即便是一個家裡兩個人工作,兩份收入,也會出現破產,而當一個人失業,或者離婚、欠債無法還清時,問題就更為嚴重。然而,對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以及如何解決,人們卻有不同的看法。 *單收入家庭陷阱可能更大*

馬薩諸塞州《公共財富》》雜誌的主編羅伯特-基奧指出,目前在波士頓地區,一個中上等獨立房屋的房價平均已經賣到537000美元了。對此,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波士頓辦事處的經濟師弗雷德裡-布雷米爾說:“1976年時,波士頓的房價還相對合理。你可以隨意從芝加哥搬到波士頓或紐約並不覺得負擔不起。而如今,北邊和南邊的房價相差太大了。”

弗雷德裡-布雷米爾指出,以前我們每月只把月收入的25%撥出給房屋PITI的支出 (Principal, Interest, Taxes & Insurance ) 其中包括分期付款加利率,房產稅和房屋保險,那是規定死了的。而現在可不是這樣,取得信貸是太方便了。他表示,目前這種做法是好是壞,他留給他人來評論。但是他說:“我並不覺得這結果讓我很不愉快。我不為中產階級擔心,他們可能還沒為自己將來的退休生活做好準備,可那也沒有什麼嘛。不過單收入的家庭可能陷阱更大,要是他們失業,那才慘呢。”

*關注子女教育總天經地義*

針對康奈爾大學教授羅伯特-弗蘭克所說:希望子女能上好的學校受教育是一種攀比,是地位上的‘軍備’競賽的觀點,弗雷德裡-布雷米爾表示:“人們想要好的房子,好的學校,方便的交通。這些是很自然的,無可指責的。我們這一代是戰後嬰兒一代。我們認為教育是人生的重點,而跟在我們後面的人也做了同樣的選擇。關注子女的教育總是天經地義的。當我在教育上花錢時,我是在購買一個公眾利益。這和私人利益不一樣,供求變化沒有那麼快捷。”

*歷史上一直存在道德爭論*

梅格-雅各布斯是麻省理工學院歷史系副教授。她從歷史的角度做了新舊對比。梅格 . 雅各布斯說:“歷史上一直存在著這種道德上的爭論。”20世紀 20年代是消費文化的開始,很多新產品紛紛湧現,比如Listerine 漱口水,還有飛速發展的股票市場等等。這些當時都曾經成為小說家們批判的素材。他們塑造過一些諸如( Babbitt )巴比特那樣的市儈形像,描述他們如何沉迷於現代便利商品的文化之中。後來,股票市場的衝擊使人們的心理上起了很大變化,讓人們覺得像是一場道德上的洗禮,一個道德革新的過程。

*增加個人消費是好是壞?*

二戰以後,改革者認為:個人消費是很重要的,應該說它也是件好事。比如Edward Filene,愛德華-法林,他是一家大百貨公司的創建者。這家公司成立於1912年,他成長為一個成功的零售商,代表一種改革的聲音。他覺得增加個人消費很重要,(當然他自己會因此受惠。) 他認為,賣西裝不能說是成功的資本主義,能讓大家都買得起這些產品才是更重要的。他認為必須提高工資,(這當然也是利己的。) 他覺得只有提高人均購買力,才能保持消費需求。他還認為,這樣做,對於美國的民主也是必要的。但是這些看法與對消費文化作道德批判大相徑庭。

另一方面,梅格-雅各布斯也提醒大家注意問題的另一方面。她說,大家可能會由此想到Wal-Mart 沃爾瑪零售聯鎖店。它是把賣點建立在低廉的價格上。沃爾瑪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把銷售對象瞄準了那班兼職而工資低的工人。雅各布斯說,當我們談到面臨經濟危機的家庭,我們也該談談工資拖欠、工人運動的衰落、失業等問題。

*如何擺脫中產階級困境?*

那麼,如何才能使中產階級擺脫困境呢?哈佛大學法學教授伊麗莎白-沃倫認為,應該重新實行對信用行業的管制,恢復針對高利貸的法律。沃倫還認為公立學校的某些制度完全失敗,除非把郵政編碼與教育機會完全分割開來,否則中產階級就只能走下坡。但是羅伯特-弗蘭克認為,即便是取消了區制的教育制度,也不見得就能帶動整個消費水平的降低,解決中產階級負債累累的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想到最好的學校去,人們還是離不開這種對提高地位的追求,所以我們必須加大力度改善公立學校的質量,而且要馬上著手。

*給富人加稅?*

弗蘭克說:至於收入不平衡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很明晰。我們擁有的一條槓桿就是所得稅。如果最上層階級的收入多於所需,而此階層之下的人在他們的壓力之下消費不斷膨脹,那麼我們所能使用的調解槓桿只有提高所得稅比例。

弗蘭克認為,現在布什政府實行的減稅政策,只減免最富有的那些人的稅收,這樣做不符合邏輯,只有增加稅收才是最有邏輯的辦法。上層階級交稅多了,就能帶動許多問題的解決。要增加整個社會的集體意識,更多地籌集稅收,更好地利用這些稅收,比如增加國家在醫療、教育和住房方面的補貼,使每個人都能得到一份公益性的保險和福利。他還說,只有增加公眾事業的補貼,我們才能有一個更好的公立學校的教育制度。但絕不是短期內給一點錢的問題,而是一個長遠的大問題。

梅格指出, 問題在於:從上一代至今,這些措施都沒有真正為政界所推廣。70年代時曾大談調控制度。尼克松總統所推行的工資和物價調控都最終失敗。從那以後政府就放棄了控制人們生活費的念頭,但政府還是應該有所作為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中產階級財富增加
凌鋒:要做中產代言人
聯合國 關注四百多巴勒斯坦難民命運
徐水良:評偽改良主義的名言「腐敗是改革的潤滑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