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少江:東北振興的目標定位不明智

標籤:

【大紀元9月5日報導】中國政府振興東北的戰略方針能否持久并取得預期的效果,既取決於其設定的戰略目標,又取決於其是否具有實現既定目標的手段,還取決於東北地區的實際情況。與此同時,綜觀全局,實施這個戰略的機會成本也不應該被忽視。

讓我們先集中看看振興東北戰略的目標定位是否明智。從東三省負責人的談話和其他中國官方媒体的公開報道看,整個振興東北戰略似乎是圍繞著”复興工業基地”的主旋律進行的。有的報道甚至直接將這一計劃稱之為對”共和國裝備部”的振興。

不錯,東三省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前的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一直執中國重工業之牛耳。例如,八十年代初,東三省的人口不到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九,但是其國內生產總值卻占全國的百分之十四點三,而工業生產總值高達百分之十六點七。中國的汽車船舶制造、鋼鐵生產、工業重型裝備制造等的相當部分都在東北地區。應該說東北的确曾經有過”共和國裝備部”的輝煌。

東北成為共和裝備部應該說是由兩個方面的原因形成的。一是東北的确有著在中國國內相對丰富的煤炭和鐵礦資源,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又發現石油資源。這些資源為與之有關的重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許多非經濟因素影響的結果,尤其是長期以來受到國際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東北作為以資源開發為先導的工業基地始於日本占領時期,主要是源於其靠近日本的地理位置和日本侵華戰爭的需要。日本投降后,以蘇聯為依托的東北又在生產軍事裝備、支持中國內戰中的共產黨軍隊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共產黨執政初期,東北更成為支持中國軍隊在朝鮮作戰的后勤基地。隨后,與中國新政權有著共同意識形態的蘇聯政府支援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工業發展初期起著重要作用的一百五十六個項目的一個相當部分也建在了東北地區。

由此可見東北工業中心地位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央計劃的產物,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條件下形成的中國經濟布局的一部分。這個過程,可以說主要是在戰爭中或准備戰爭的過程中完成的。而在戰爭時期,戰爭的需要至高無上,以戰爭和戰爭准備的名義,日據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當權者可以沒有制約地強行調動其他地區的資源來支持東北地區的發展,對此無人敢於挑戰。可以說,東北重工業基地的建成主要不是市場經濟自然發展的結果,不是民間資本向高效益地區流動的結果,而是不計成本的中央計劃的產物。

一個經濟中心形成后,自我強化和走向衰落的兩种命運都可能存在。按照經濟學理論,無論當初使得某一地區成為某一种特殊的經濟中心的原因是什麼,一旦其經濟中心的地位确立起來,它便有可能由於其密集的人才資源、相對完備的基礎設施以及其他條件而發揮規模經濟优勢,從而更進一步地鞏固和發展經濟中心的地位。但是許多經濟中心在技術和市場條件的變化后也有迅速走向衰落的可能。由於航運成本的迅速下降、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以及由於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現都可能使得一些原有的經濟中心在新的更低廉的國際資源的競爭中失去其原有的在國內的資源或技術优勢,以生產煤礦為主的英格蘭北部地區的衰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証。

一個經濟中心無論是走向這兩种結局的哪一种,最終都是市場經濟作用的結果。當然,從理論上講,一個由中央計劃不計成本培植起來的經濟中心也能夠繼續地由中央計劃不計成本地支撐下去。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隨著總体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這种靠非經濟手段支撐某一特定地區經濟結构的成本也就會越來越高,不僅到頭來難以為繼,而且還會使得最終的補救成本更為高昂。

東北地區的重工業中心地位在中國經濟市場化的過程中逐漸衰落的結果,表明了這個地區作為重工業中心缺乏再生能力。這個現象背后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樣。例如,以資源优勢條件一項來看,與國際市場相比,東北地區鐵礦品位低,而且煤炭、石油的開采成本也逐漸上升,這些使得在東南部沿海地區進口資源生產重工業產品更為便宜。與此同時,東北地區的以國有為主導的工業所有制結构使得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其經濟結构無法根據市場變化而得到有效調整,從而失去了其建立在巨大成本之上的原有的优勢地位。時至今日,在其他地區快速發展,市場導向的新的工業中已經形成的情況下,東北恐怕已經失去了振興其工業中心地位的機會。

自由亞洲電臺

相關新聞
胡少江:持續的巨額貿易順差不利于中國發展
中國股市低迷和經濟高速增長長期共存說明了什么?
胡少江:中國颳起「東北風」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