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王蒙与“諾貝爾獎提名”騙局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7月24日訊】中國文壇最近好像又有人為“諾貝爾獎”發燒,南京《現代快報》等几家媒體報道說,王蒙今年又被“美國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提名(第四次)。報道還說,社會各界對此關注不已,王蒙為此躲開媒體追蹤,去了北戴河。害得几位中國文學評論家和教授,正經八百地討論起王蒙到底會不會得獎。

看到這消息,沒法不皺眉頭,這“皇帝的新衣”這台戲又來演了,每年演一回,還沒鬧夠呢?這戲前台的騙子是那個“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主席”冰凌,后台騙子是王蒙本人,他倆默契地年复一年地表演這出戲,好像高行健唬成了一把,開了“先河”,后邊就可以流動地騙下去,演出連續欺騙鬧劇。

按瑞典的規定,只有四种人有資格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一是瑞典文學院院士和相應的他國文學院士;二是高等院校的語言和文學教授;三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四是各國作家協會主席。那位連續四年提名王蒙的“美國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主席”冰凌根本就不具備上述任何一种資格。

冰凌是誰?他的真名叫姜衛民,今年47歲,1994年從福建來到美國,自稱在福州某報當過編輯,還說在福建時完成了上海复旦大學新聞學院的學業(不知道這個學是怎么上的)。冰凌來美國后,在康州餐館打工,据他的朋友撰文介紹說,做收拾碗筷、清理桌子的“Busboy”,冰凌自稱是“助理侍者”。1996年,冰凌在美國成立了“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任會長。1998年,又籌組“美國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冰凌任主席。

像冰凌這种在國內時喜歡點文字、來到美國后繼續做文學夢的中國人,并不少見,也無可厚非。出于虛榮心,成立個什么全美、或全球中國作家協會(我就見到過“世界華人作協主席”之類),在美國也沒人管你,因為美國是個自由世界,成立什么組織,只要不是盈利机构,連注冊都不需要;而且你起什么名字,自稱“全宇宙協會主席”,全宇宙也沒人管你。但冰凌這种做法,就不只是一個虛榮問題了,而是公然造假,用這种根本不被瑞典文學院接受的提名,蒙騙中國文壇和媒體,簡直到了可惡的程度。

這出近來每年都上演一回的鬧劇,不止提了王蒙,去年還“提名”了四川的羅先貴、羅清和,當時《成都商報》頭版頭條新聞標題是“成都兩作家獲諾貝爾推荐”,隨后天津《今晚報》、《江淮晨報》、《福建工商報》、南方网等一片炒作,說中國作家入圍諾貝爾獎。只有天津《新報》質疑說,“這么陌生的名字,如果不是《成都商報》報道,壓根儿就不清楚中國還有這樣兩位作家。報道中說的兩本書《黑渡門》和《方腦殼傳奇》之前也沒听說過。”而這兩位羅姓作家居然一本正經地表示,“我們的心情應該是平靜而喜悅的,”這次獲推荐“意味著對中國作家、四川作家,尤其是成都本土作家的一种肯定和激勵……這一次推荐讓世界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中國作家群,等于無形中提高了成都的知名度,更有利于打造成都在世界的文化形象。”鬧什么呢!

所謂兩位羅姓作家被提名,只是海外一紙傳真,是冰凌和他的提名委員會顧問褚成炎聯名發去的。褚成炎是誰?國內的記者在网上查到,他是四川的一個企業家,發明了多种中藥,并喜歡點文字,參与編過字典。被推荐的兩羅的兩本所謂“一進美國即產生轟動”的作品(在美國都沒听說過,不知道怎么轟動的),都是新疆伊犁出版社出的,而且都是“推荐人”之一的褚成炎寫的序言。這种炒作賣書法倒是別出心裁。(現在又有人開始以聲稱好萊塢巨額買版權,在國內炒作賣書;還有人聲稱電影版權賣了三、四遍,看來中國人的騙招有的瞧呢。)

冰凌在制造假新聞上還是有點想像力的。一位知情者透露說,几年前兩位福建作家到康州,冰凌帶他們去馬克.吐溫舊居前,對文學問題發表演講。冰凌确實手拿話筒做了“演講姿勢”,左右站著兩位福建作家,并拍了照片,但下面除了拍照者沒有一個觀眾,而他的話筒既無連線,更無音箱,整個儿一場小騙局。不知那張“全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主席”在馬克.吐溫舊居前演講的大照片,被哪些中國報刊發表了。

像冰凌這种為了虛榮和私利行騙的人,哪個國家,哪個种族都有。但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樣,如果沒有那位皇帝的老臣在中間穿針引“騙”,那兩個假裁縫的騙局是無法進行的。而在“諾貝爾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這個騙局中,前中國文化部長王蒙就是那個“皇帝新衣”中的“老臣”。沒有王蒙的入伙,冰凌們的騙局早就被當成笑料了。

据知情人披露,王蒙几年前來美國訪問時和冰凌結識,冰凌給他當司机,做跑腿,請吃宴,極盡恭維,于是搭上了關系。冰凌連續四年“提名”王蒙為諾貝爾獎候選人,而王蒙每次都接受,今年還擺出要“躲避”記者狀,好像真有諾貝爾獎提名這回事似的。王蒙真的不知道這是一個騙局嗎?他當然清清楚楚。因為王蒙屬于中國文人中“最精明”的那种(否則怎能當上文化部長)。而且王蒙和冰凌直接打過多次交道,冰凌的“全美提名委員會”到底是怎么回事,以王蒙的精明勁儿,早就心知肚明。冰凌們曾提名巴金,雖然巴金已不省人事,但他的子女們還有基本常識,拒絕了冰凌們的提名。但王蒙連續四年都接受,他要的就是這种新聞炒作,把他和諾貝爾文學獎連到一起。而且高行健以他那誰都看不下去的《靈山》都唬成了諾獎,王蒙怎能服气呢?所以現在以“躲”到北戴河,來增加這個“提名”的真實性。

這种把戲台灣作家李敖早就玩過。中國旅美作家張辛欣曾撰文說,旅居瑞典的陳邁平(筆名万之)在訪問台灣時,李敖手下人曾主動找他詢問向瑞典文學院提名的方式。然后李敖給瑞典寄挂號信,拿到對方收到信件的“回執”后,就開記者會宣布,他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在新聞炒作之際,李敖把他的小說《北京法源寺》赶印了單行本,賺了一筆。這种做法是李敖把自己玩成小丑的經典之一。

李敖在台灣被稱鬼精,王蒙在大陸則是人精,可他玩的“精明游戲”也只達到李敖的小丑水准。王蒙對冰凌的“提名”不僅心知肚明,而且知恩圖報。冰凌“提名”王蒙之后,曾去北京,擔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的王蒙,通過他的關系,使中國作家出版社出了《冰凌自選集》。王蒙為這個《自選集》親自寫了序言,稱贊這位每年提名他的冰凌“是一個永遠不墮其志的獻身于文學者”,其作品“反映了一种對于更高文明程度和個人尊嚴的呼喚”。他這時候可知道怎么用大空話周旋了。

前年年底北京召開有近千人參加的第六屆中國作家代表大會時,冰凌又通過王蒙的關系被邀請作為兩名海外特別貴賓之一出席會議。另一個貴賓是在康州開日本料理餐館的老板,因為王蒙兩次到美國,都曾下榻這個餐館,吃住免費,受到款待。這個餐館的另一個名字是“中國作家之家”。一個在美國開日餐的老板,和一個除了王蒙捧場的那個《自選集》之外沒什么作品,虛張聲勢成立“諾獎提名委員會”的人,就成了中國作家代表大會的唯一兩個海外貴賓。而冰凌回到美國后,繼續堅持不懈地“提名”王蒙。難怪有人諷刺說,冰凌只有一個提名資格,他是“康州日本料理國”的作協主席。

由于王蒙的關系,冰凌不僅被邀請到中國作協當貴賓,他還向作協主辦的中華文苑网贈送了一面“錦旗”,然后又在作協人員的陪同引見下,到《人民日報》主辦的強國論壇,以美國的“冰老師”“冰主席”身份和网友對談。

我之所以斷言王蒙絕不是被冰凌蒙騙,起碼有強國論壇的佐證──因為那些既沒到過美國,也沒和冰凌打過交道的普通网民,僅僅通過和冰凌的几十分鐘對談,就感覺到這位“冰主席”不對勁儿。

比如,有网友問他美國哪些作家作品給他留下較深刻印象,并請他介紹給國內讀者時,他反复說的只是海明威、馬克.吐溫。有网友指出,“說了老半天,我的問題一直不回答。拿几部好作品推荐一下有什么難的嗎?”可這真難死了“冰主席”,他在忙著打餐館、推荐諾獎候選人和上北京當貴賓之際,哪儿還顧得上了解美國的當紅作家、作品呢,他提到海明威和馬克.吐溫,大概還是在國內時記住的名字。

再請看下面這些网民的提問:

  ☆請問冰凌,您作為美國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主席,就國家來講是否就是一种擺設?好像在美國注冊什么協會很容易啊,注冊個世界華人文學協會都可以,只有一兩個人也行,是這樣嗎?

  ☆糟糕透頂,冰先生看來沒什么思想,只會寫寫而已。抱歉,嘉賓先生,您是不是有些緊張?

  ☆我感覺,冰凌這個組織肯定是跟大陸官方有關系的,否則,也不會他到強國論壇來。冰會長,為了你的協會發展,我對你有絕對幫助的建議──你不要和中國作協走得太近,它在中國人民口碑中并不太好……

  ☆美國諾貝爾文學獎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主席這個頭銜是否很好玩? 1,誤導人以為諾貝爾文學獎在美國;2,這個提名委員會肯定是自封的……

  ☆冰會長,你剛才說讀了1000遍魯迅小說?我覺得有點吹牛。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會長是不是個騙錢的騙子協會,有辦公場地嗎?

  ☆冰會長,你的會員的作品,在美國發行量是多少?進入主流階層沒有?(冰凌答:有。我們的常務理事周勵,她的作品發行量就非常的大。)【事實上,周勵的作品根本沒有譯成英文,哪來的發行量?】

  ☆冰先生,不懂中國的歷史就不要亂講話,你居然說毛偉大,你崇拜皇帝啊。(冰凌答:這是我的看法。)

普通网民都看出了問題,難道精明透頂的王蒙就看不出來?而不解內情的文學評論家們也被唬得很認真地討論,“怎么樣,看皇帝這件新衣可不可以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服裝展呢

快拉倒吧,別逗了,皇帝光著屁股呢!

2003年7月22日于紐約

多維(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曹長青﹕英美價值走向世界中心
曹長青﹕吳祖光的真話和錢理群的底線
曹長青﹕美國人為何比歐洲人勤奮
曹長青:“勇敢的新世界”能成功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