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梅妻鶴子」的當代作家徐家禎

人氣 158
標籤:

早就听說南澳阿得雷德市有一位以音樂為‘妻’以教書為‘子’的當代“林和靖”(即被人稱為“梅妻鶴子”的那位北宋杭州隱士),而且他也來自杭州。

冬末春初的一個下午,在當地好友王萍的指引下,于阿得雷德市Stirling小鎮半山腰的叢林中,我敲開了他家的門。

他叫徐家禎,阿德萊德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任職20年半的中文講師。記得當時徐先生正在撿樹枝,淺灰色的高領毛衣,舉手投足中有种說不出的隨意,悠然,与山里的清涼渾然一體。我環顧他的院子,說這里的樹長得真好。他說那是山上的气候比較好的緣故。

一踏進徐先生的家門,便听見整個房間回蕩著古典音樂聲。一直到現在每每想起徐先生,那音樂聲還會不絕于耳,优雅平緩的背后蘊藏著波瀾壯闊。

出國留學的“元老”

我問徐家禎為什么對教書情有獨鐘,在大陸教了近20年不夠,到澳洲重抄舊業又是20年。
徐先生笑著說,這完全是命運的安排。

美國是79年開始對中國大陸簽發自費留學簽證的。据資料統計,那一年,美國大使館一共批了520多個名額,他就是其中一個。當時,大陸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徐先生的一位在美國的舅舅就問包括他在內的上海和杭州的親戚們,有沒有人要去美國留學。由于那時國內非常閉塞,對國際情況根本不了解,沒有人敢去。只有徐先生沒結婚,英文也還可以,于是就萌發了“到國外去看一看”的愿望。

“我一向對音樂,對外國的文學、藝術、建筑等感興趣。所以我想,有這樣的机會有什么不好呢?”他說,“當時所有的親戚都覺得到美國就象上月球一樣,怎么可能?連我自己做夢也沒想到可以到外國去。以前申請都不敢,因為可能有里通外國,叛國投敵之嫌。我雖然已算是很勇敢的了,但還是心有余悸,膽顫心惊的。”

徐先生講他的一輩子好像是命運安排好的,一般人可能要花十倍的功夫才能得到的東西,而他可能只花三倍的力气就得到了,所以他很相信命運。

蜘蛛結网的故事

徐先生能這么順利地走過這几十年,并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難道僅僅是因為運气好么?他就給我講了蜘蛛結网的事。

他說,蜘蛛結网的時候,不知道蒼蠅何時會飛過來。但蜘蛛總是不停地結。网越大,越牢,它捕到蒼蠅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作為蜘蛛而言,唯一能做的就是結网。“我覺得,所謂命運,其實就是所謂的机緣。我相信机緣是跟人的努力有關的。蜘蛛結网就是人能作出的努力,而蒼蠅則就是机緣。作為人,能做的就是將网結得更大一些,牢一些。至于蒼蠅來不來,自有命運去決定。如果自己平時不努力結网,那么到時蒼蠅在面前亂飛,你也抓不到。反之,如果网大了還是沒有蒼蠅飛來,那就是缺乏机緣,這也不是能夠強求的。”徐先生說,“比如當年舅舅寫信來,要我和我的親戚自費去美國留學,這好比蒼蠅飛過來了,為什么我的親戚們抓不住呢?因為他們沒有网,而我卻結了网。在文化大革命那個時候,我做夢也沒想過有一天會出國。當時,我只是對語言對藝術對文學感興趣,沒有事情的時候,就看英語,搞翻譯,翻詩歌,翻小說,常常翻譯到半夜十二點。那時,我從來就沒有想過學英語是為了出國。我只是在結网而已。但是,网結大了,當蒼蠅一下子飛過來的時候,我就有能力抓住了。”

徐先生認為成功靠的是机緣和個人的努力。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要有耐心。就像蜘蛛,光結网還不行,還要睜大眼睛,注意觀察周圍有沒有蒼蠅在飛來,要耐心地、靜靜地等待。他說,他常見這樣的人:做一件事不到一個月,見沒有成效,便就想換別的事情去干。這樣換來換去,忙忙碌碌,終究一事無成。徐先生說:“盡心盡意按你努力的方向去做,要有耐心,要有忍受能力才會成功有望。”

為自己的心而活

徐先生說:他對他的一生無怨無悔,因為他從來都是“為自己的心而活”。“我的工作,我的研究,我的興趣愛好,基本是一致的。”他說他在大學里的研究領域是語言學和語言教學;發表的論文,都是与語言教學,語言研究有關系的;寫的東西,也都是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此盡管再忙再累,他也是樂在其中。他說:“有些人,總是一心希望成名成家,結果也并不一定見得能夠如愿以償。我比較主張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心。至于能不能成名或成家,那就听其自然、順其命運罷了”他說就像他出的第一本書《南澳散記》,寫的是他在美國、中國及南澳的一些感受,“那本書寫的,全是我自己。我在寫作過程中已經得到了自我滿足,我并不在乎人家喜歡不喜歡。但結果發表以后,卻好評如潮,這我就當作是意外收獲了。”他稱即使在大學里,他也絕不為求名利而委屈自己的心。

就一些政論方面的寫作而言,他不喜歡受外界,特別是政治方面的影響。“我覺得哪方面對,我就表揚;哪方面不對,我就批評。我只是表示我個人的看法。我并不刻意想成名成家。”

無求而自得

他相信“無求而自得”的道理,因為他認為人都是平等的。“我覺得比我聰明的窮人多的是,只是他們沒有我這樣的机遇,我有什么好驕傲的?我從來沒有看不起別人,我從來不認為我應該有這樣的生活,而別人應該只有那樣的生活。我認為如果命運安排讓我吃苦,那我就吃苦,我可以忍受,如果有人認為我成功了,那么,無求而自得,可能就是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徐先生認為:成功不是靠強求而得到的,“有時候,你不想成名成家,卻反而成名成家了;而要強求,有時卻可能永遠也達不到。我覺得,這是很哲理性的。”他說,“我并不想扮成清高,不要名利。如果有人無條件給我名和利,我也要;但是如果因此而要我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么這樣的名和利我還是不要的好。我只想干自己想干的事。”

徐先生最大的樂趣是听音樂。他說:“我對音樂的態度是比較嚴肅的。我覺得音樂是比較崇高的藝術。他不但給你感官上的享受,而且給你心靈上的触動和啟發。有些音樂,你听了會想哭、想笑;會痛苦、快樂、感動、難過。音樂也常常給我很多靈感,我進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把收音机打開,撥到ABC FM,再做其他的事。我對音樂十分敏感。雖然收音机里的音樂只是背景音樂,好象我做事時根本沒在听,但是一旦播放好的音樂,音樂會自己鑽到我的耳朵里去,引起我的注意。所以,我經常會在電台里發現非常好的作品或演奏。”徐先生每個月都在家里舉辦音樂欣賞會,叫“音樂沙龍”,和那些有共同愛好的人一起分享、交流對音樂的體會,這個活動已經了持續十五年之久了。

對海外中文傳媒的看法

徐先生是教中文的,平時喜歡寫東西,并留意本地中文刊物。最初,徐先生是從給墨爾本的某雜志寫文章開始寫作散文的。后來,他又為悉尼、南澳,甚至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台灣的報刊雜志寫稿。他曾對墨爾本的一本雜志主編講過,海外傳媒,最大的一個优勢,就是可以不用因為政治壓力而偏向任何一种政治勢力。可是,有的雜志卻為了私利,膽小如鼠,昧著良心講瞎話,竟然在澳洲這塊土地上,連文化大革命都不敢提。那就太窩囊了。“作為一個海外的媒體,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脫离政治,但脫离政治并不是不講政治,而是要站在公正的立場上講話。不管共產党還是國民党,好的就要贊揚,錯的就要批評,只要事實就事、有根有据,都可以登。只要文章有价值,就能吸引讀者。我覺得這是在海外辦中文報最有利的一個條件。”

另類婚姻觀

我問徐先生,這么多年在海外,一直都沒有結婚,是不是結了网而沒有‘蒼蠅’飛進來?他笑了笑,有些尷尬地說:那是主要因為沒有好好去結网,‘蒼蠅’也沒有飛過來,可能阿德雷德的‘蒼蠅’太少吧。

他還說,將來社會,可能理想的伴侶不一定要生活在一起吧。像在歐洲,已經有的伴侶,各有各的家,“感到需要的時候就生活在一起,不需要的時候就各自回家。各人保持各人的生活方式,有分有合。我覺得很可能這是未來社會的模式。”

我問這是不是一种不愿意承擔婚姻責任的表現?徐先生說,這要看每個人對這個問題如何看待了。“确實,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責任感,比如,對工作的承諾、對父母的承諾、對子女的承諾、對配偶的承諾、對友人的承諾,等等。但另一方面,我認為每一個人也必須對自己有所承諾。每個人都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生活,不能因為要對別人作出承諾就把自己變成為了別人而生活。怎么既對別人有所承諾,又能成為自己一個完整獨立的整體,那就是一种生活的藝術了。”他還說:“我自認是一個責任心非常強的人,做什么事,一定要把它做好,否則宁愿不做。所以,有時,覺得既然有些事不能盡力做好,那么就還是不做為妙。”我想,說不定這就是徐先生不結婚的原因吧。

徐先生說,長期一個人的生活,使他養成了一种獨立的性格,并總是盡量為自己創造一個舒适滿意的居住環境。他說:“因為居住的環境很重要。沒有一個使自己賞心悅目的居住環境,就不可能好好工作或學習。所以,無論住在哪里,我都要先使那里的居住環境變得令自己滿意、高興。我喜歡干淨、整齊、美觀、舒适。我的家,24小時都可以進來參觀而不用事先整理。客人走了,就是到夜里12點、1點,我也要把碗洗好、房間整理好,才睡。有人說,我有洁癖,我不這樣認為。我認為,每個人都應當有這樣一种好習慣。”

我問他,是否准備當一輩子以音樂為‘妻’以教書為‘子’的現代“林和靖”?他說他自己從來沒有刻意地想要當什么,一切隨緣罷了。

=================
作家徐家禎簡介

徐家禎,語言學家,散文作家,1942年生于上海,祖籍杭州。60年代初畢業于上海師范學院中文系,在上海任教十八年。1980年2月赴美國留學,先后在紐約市立大學及夏威夷大學學習,并在夏威夷大學東亞語言系執教中文,1983年獲該大學東亞語言系碩士學位。同年2月,徐家禎應聘來澳洲阿德萊德大學亞洲研究中心教授漢語,并定居于澳洲。1990年,澳洲華文作家協會成立,他被推舉為首屆理事會理事,歷任該會副秘書長等職。1986年起擔任世界漢語教學學會理事。主要作品有,語言學專著:《上海話的語言研究》(英文,碩士論文),《語言和情景》(譯著;語文出版社,北京,1988年9月),《語言的演變》(譯著,語文出版社,北京,1997年6月),雜文、散文、隨筆:《南澳散記》、《東城隨筆》、《西窗漫話》及《山居雜憶》(与母親高誦芬合著)等。

相關新聞
命懸一線 墨爾本寶寶終獲器官捐贈
工會稱隧道有安全隱患 地鐵新線開通日存疑
騙子冒充警察打詐騙電話 新州警方發警告
遭中國「殺豬盤」騙局 美國白領新州提訴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