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路透社記者到餐館老闆

標籤:

【大紀元7月13日訊】幾年前就去金滿樓吃過素齋,至今記憶深刻。最近又常去金滿樓吃家庭套餐,因為工作忙,懶得自己燒了。跟老闆聊得熱乎起來才發現,蕭百友先生原來三十年前還是咱新聞工作者同行,當年在香港給路透社當記者,難怪這餐廳還有着濃厚的文化氣息。

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蕭百友先生還是二十五﹑六歲的瀟灑小夥,和年輕美麗的林有蓮女士結婚後,一起來到美國芝加哥開創新生活。在香港路透社練就的良好倫敦式英語讀寫能力,到了美國卻發現發音不同,口語也不過關。生活怎麼辦呢﹖好在能幹而賢惠的有蓮出生於廣東大廚之家,從小就有烹飪的天賦,炒幾桌菜是信手拈來。那就只好棄文從商了,「人在江湖」嘛。

雖說是「身不由己」當了老闆,他們還是多次到香港進修烹飪技藝。夫妻倆在芝城苦幹了6﹑7年後,南下來到孟菲斯。先和朋友合開了一家鳳凰樓中餐館,有蓮當大廚。百友也到香港去學了全套的點心製作,倆人把餐館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八十年代的孟菲斯,很多中國菜的原料沒有供應,為了保持中國菜的風味,他們廣泛嚐試本地的材料,但是很多原料還是要到舊金山去進貨。就說那早茶點心的面皮,剛開始中餐館都用玉米澱粉,外觀可以但是口味就不如在香港﹑廣州的。後來他發現馬鈴薯澱粉更好,雖然價格貴了數倍但味感純正,他就全部改用馬鈴薯澱粉。後來其他幾家做早茶的餐館也用起了馬鈴薯澱粉。到92年,「人在江湖」的蕭老闆又「身不由己」了一回,在城北買了塊地,蓋了現在的金滿樓餐館,旁邊的店面還租出去,做起了地產生意。說到最得意的菜,蕭老闆認為還是他們的餛飩面。面的關鍵是湯,而金滿樓麵湯的配方是從香港的一位專做餛飩面的師傅處學來。二十多年來,他嚴格遵照配方,沒有減少一份料,也沒有換過一種便宜的替代品,需慢火煲一整天才可以用。而餛飩也是又大又好,所以很多新顧客都是聽人介紹而來,來去幾次就成了老顧客。

寫新聞貴在求實傳真,或許是保持了從前的傳統,蕭老闆經營餐館也是維護(餛飩面的)傳統保證(餛飩面的)質量。而林有蓮卻認為自己更是一個烹飪藝術家,藝術貴在推陳出新,所以她常常試做新的菜餚,然後找朋友們來評定。就說素齋吧,她先去香港學藝,回美後又試着改進或推出很多新的素食,如﹕麒麟豆腐,魚翅羹,羅漢齋,腐皮捲等,最後匯總成一本「有蓮素食」。蕭老闆聽我們談到素食,補充道,「我們準備素席都是先洗乾淨竈具,不碰一點葷油。」真是三句話離不開本行。筆者不是和尚,偶而點幾個素食也是好奇和換換口味而已,並不在乎那鍋有沒有碰過葷油,但蕭老闆如此認真卻使我肅然起敬。當大多中餐館都紛紛推出廉價Buffet時,蕭百友卻堅持他的傳統,給他的「一百位朋友們」準備了一桌價廉物美的家庭套餐,和原汁原味的餛飩面,一點也沒有從「江湖」急流勇退的意思。

轉眼之間,到美國已經三十年過去了,夫妻倆年紀也大了。蕭老闆剪下來的當年自己寫的報導也已漸漸泛黃,不過他還是珍藏着這些剪報,希望可以給孫子孫女看看,然後再講一講自己如何從新聞記者到餐館老闆的「身不由己」的故事。(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國防部長顧問暗示攻擊朝鮮核設施的可能性
上海警方拘捕35名拆遷戶抗議示威者
上海警方拘捕35名拆遷戶抗議示威者
中國加強媒體控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