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撤消張光斗和錢正英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格

--兼論為重慶、涪陵、万州准備后事

王維洛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6月18日訊】前言

在SARS疫情在中國爆發的過程中,國內外的一些學者對中國工程院院士洪濤等的學術水平和缺乏作為科學家應有的道德情操提出批評,要求撤消其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格。

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李銳先生在三峽工程批准時給中共中央的信中提出的建議:為重慶准備后事!因為三峽蓄水必然要淹沒重慶部分城區,必然造成重慶港口死亡。

本文討論的是,對造成這個損失要負主要技術責任的張光斗和錢正英,是否也應該撤消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格呢?

一、“高峽出平湖”的夢想終于實現了!

2003年6月1日,三峽工程下閘蓄水,中央電視台進行實況轉播。”中國人民夢想了100多年的“高峽出平湖”的夢想終于實現了!“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張羽激情地說。為了讓觀眾更好的了解“高峽出平湖”的壯觀,中央電視台除了在大壩壩址處安排了兩個轉播點,在大壩上游的奉節和万縣又各安置了一個轉播點。在大壩處的記者向觀眾說,大壩上有標尺,由于霧大可能看不清,并說此次蓄水的目標是海拔135米。在奉節的記者是花費了一番心血,在依斗門的台階上每隔五米安放了一個高程標牌,120米,125米,130米,135米。記者說,當三峽水庫蓄水到海拔135米時,奉節的水位也在135米,請攝影師把鏡頭對准135米的牌。由于角度不好,圖面上只有130米的標牌。畫面轉到了万州的一艘測量船上,記者卻說,當三峽水庫蓄水到海拔135米時,万州的水位為海拔150米。之后出現的張羽的臉上總是出現尷尬的笑容,他在想什么?

也許他在想万州的水位150米,大壩壩址的水位135米,這就不是“高峽出平湖”了,而是高峽出“斜”湖了!也許他在想,如果2009年他還作蓄水轉播時,大壩壩址的水位上升到175米,那么万州的水位該是多少?比万州更遠的重慶的水位該是多少?

和張羽一樣想的還有記者劉衛宏和陳敏,他們寫道:“6月15日三峽工程二期蓄水結束后,大壩前水面的海拔高度是135米,而在上游的巫山約為143米,万州約為150米。記者了解到,到6月3日,長江万州段的水位已經比巫山培石的水位高出3米左右。按常理,無論長江河床的高低如何,一旦潤,水面應該是平的。但三峽水庫上下游的水位何以會出現這么大的落差呢?”

二、三峽工程論證移民組:三峽水庫的水力坡度為零

關于三峽水庫是否有水力坡度的問題,在國外的网絡上早有爭論。1998年長江流域發生洪水災害,損失慘重。三峽工程的決策者們說,要是有了三峽工程,何愁長江洪水逞凶狂。”他們說三峽水庫有221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可以保證大壩下游的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筆者在接受記者北明女士的采訪時指出,利用三峽水庫的221億立方米的庫容防洪,雖然能減輕荊江地區的洪水壓力,但是增加了大壩上游地區的洪水損失,而且會淹沒重慶市的部分市區。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是在大壩處海拔145米到175米之間的庫容,當大壩處蓄水至海拔175米時,大壩上游的水位不是175米,而是高于175米,距大壩越遠,水位增高越大。三峽水庫的表面,不是一個絕對的平面,而是一個有水力坡降的斜面。如果采用三峽論證泥沙組組長林秉南提出的三峽水庫的平均水力坡降為万分之零點七的數字,屆時重慶市的水位為海拔217米,重慶的朝天門碼頭被淹,重慶火車站被淹,重慶的部分城區被淹北明女士將采訪發表在華夏文摘上(1998年9月4日第388期)。

之后,一位名叫伊文給華夏文摘編輯部寫了一封信,也發表在“華夏文摘”上(華夏文摘”1998年9月11日第389期):到這里我真的怀疑這位王水利專家的水平,怎么竟會把重慶的水位給算錯了.照他這么一算,重慶的水位就變成了217米,那么重慶真的被淹得差不多了.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真的從中央到地方不是傻瓜就是瘋子,否則怎么會讓這樣愚蠢的工程上馬呢?只要稍有流體力學或者水力學基礎的人都知道,水庫基本是沒有比降的,也就是說水位是平的,只是在庫尾及其上游才有比降。

可惜國內的讀者無法看到華夏文摘上的文章。

從伊文的來信可以得到以下一個重要的信息,就是“水庫基本是沒有比降的,也就是說水位是平的,只是在庫尾及其上游才有比降”這個觀點在中國流傳很廣,這從張羽、劉衛宏和陳敏那里都可以得到證實;伊文也認為,如果三峽水庫不是平的話,那么這個問題就十分嚴重,三峽工程上馬就是愚蠢決策,而且可以得到“中央到地方都是傻瓜或瘋子”的這樣結論!

那么三峽水庫的水面是平的觀點是從哪里來的?這個廣泛流傳的觀點顯然受到毛澤東“高峽出平湖”的詩句的影響。但是詩是浪漫主義的體現,不是三峽工程建設的依据。

這個觀點來自三峽工程論證移民組!移民組的一項主要任務是确定三峽工程的移民人數和淹沒損失。在國務院批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查通過的三峽工程論證報告中,有這么一張表,就是三峽工程的移民淹沒紅線表:

當長江流量在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流量時、當三峽水庫蓄水在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時,大壩上游三峽水庫各地的水位為:

三斗坪三峽大壩壩址:175米;

秭歸老縣城:175米;距三峽大壩壩址37.6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巴東縣城:175米;距三峽大壩壩址72.5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巫山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124.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奉節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162.2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云陽老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223.7B,移民遷移線177米

万州: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281.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忠縣:175.1米;

距三峽大壩壩址370.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丰都縣城:175.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29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涪陵:175.3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83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涪陵李渡鎮:175.4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93.9公里,移民遷移線177米

(根据原全國政協委員陸欽侃先生提供的資料)

從三峽壩址到涪陵李渡鎮,一共493.9公里,兩地水位差為0.4米,水力坡度為万分之0.008,由于兩點的移民遷移線均為177米,可以視為沒有水力坡度。

為什么要選定海拔177米作為標准,這是在三峽水庫的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上再加了2米高的風浪保險。

根据這張表,三峽工程在三峽水庫區各地用紅線標出了這175米的高程。三峽庫區的人民陪伴著這根水平紅線十余年,到三峽旅游的中外游客都是這根水平紅線的見證人,世界上上億的電視机前的觀眾也看到了這根水平紅線。三峽工程公布的移民113万人,就是以這條紅線确定的。居住在這條紅線以下的人們,必須為三峽工程、為“國家的利益”作出犧牲,在限制的時間內遷家挪墳。同時這條紅線也是三峽地區今后發展建設的基准點,一切建設,無論是公路、鐵路、橋梁還是工厂和住房,都要參照這根這條紅線。人們常常看到計算机模擬模型,600多公里長的三峽水庫中水位上升,然后到海拔175米處停住,形成一個高峽中的“平湖”。我想中央電視台的節目主持人張羽一定還記得這樣的模型。

錢正英是原三峽工程論證領導小組組長,張光斗是三峽工程論證的特邀專家,三峽工程論證審查組成員,三峽工程初步設計審查組負責人。三峽工程的移民淹沒紅線表都是經過他們兩人的審查批准的!

三、為重慶、涪陵、万州准備后事

根据這根在493.9公里內只有0.4米水位差的三峽工程的移民淹沒紅線,万州市(現万州區主城區)的三分之二城區被淹,涪陵市(現涪陵區)的三分之一的城區被淹,但是重慶不受水庫的淹沒影響。為了搶救涪陵老市中心,涪陵市投資了9.54億元修建壩高為海拔182米防護堤。長江北岸的忠縣石寶寨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因為寨門高程正好是海拔175米,所以沒有拆遷,而是原地保護,不久前剛整修完畢。

如果三峽水庫的水面沒有水力坡度的話!

2003年年6月4日中新网發表了劉衛宏、陳敏的文章,題目是;權威專家:三峽水庫“高峽平湖”水面其實不平。

中國水利界泰斗、清華大學張光斗教授解釋說,長江上游的水源源不斷地流進庫區,上下游的水面始終存在一定坡度。并且這一坡度要受水庫水深的影響,水越深坡度越小,水越淺坡度越大。因此,三峽水庫的水面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是平的。他說,即使三峽工程全部竣工后,壩前水位達到175米,庫區水面的坡度也依然存在,只是會比現在要小一些。“如果大壩無限高,這個坡度就會無限小,”張光斗說,“這才有可能出現真正的平湖。”

長江水利委員會高級工程師廖志丹進一步解釋說,三峽水庫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庫,其最大特點就是水的“比降”比較大。他解釋說,“比降”就是上游水位減去下游水位的差,再除以兩點間的距离。比降越大,水位落差越大。“長江三峽兩岸都是高山峽谷,這對江水有較大的控制作用,使這一段江水的比降比平原型水庫高得多,達到千分之一點九至千分之三左右,因此高峽平湖其實不平。”

水力坡度,又稱比降(WATERSURFACE SLOPEORGRADIENT):

河流水面單位距离的落差,常用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表示。

如河道上A、B兩點的距离為100公里,B點的水位比A點高20米,則水力坡度為万分之二(20米除以100公里,即2米除以100,000米。)國外常用另一种表示方法,稱每100公里升高20米)。

在自然狀態下,在沒有葛洲壩大壩時,從重慶到宜昌的平均水力坡度為万分之2.3,即100公里長度中有23米的水位差。

張光斗說:“三峽工程全部竣工后,壩前水位達到175米,庫區水面的坡度也依然存在,只是會比現在要小一些。”現在的平均水力坡度為万分之2.3,比現在小一些到底是多少呢?張光斗沒有說。

三峽大壩上游各地的水力坡度不是一個常數(constant value),而是一個變量,她取決于入庫的流量(in-flow)、出庫(out-flow)的流量、水庫的截面(cross-sections)及截面上的与粗糙度(roughness)等。三峽水庫各地的水位,則取決于三峽大壩處的蓄水位的高程和沿程的水力坡度。

筆者現在掌握的關于三峽水庫的平均水力坡度有四种說法

1、水力坡度為零(三峽工程論證移民組)
2、水力坡度為万分之零點七(三峽工程論證泥沙組)
3、水力坡度為万分之零點六到万分之零點七(長江水利委員會高級工程師汪小)
4、水力坡度為千分之一點九到千分之三點(長江水利委員會高級工程師寥志丹)

采用也是經過錢正英和張光斗審查批准的三峽工程論證泥沙組提出的平均水力坡度為万分之零點七的數据,三峽水庫的淹沒紅線就是另外一個樣子:

三斗坪三峽大壩壩址:175米;
秭歸老縣城:距三峽大壩壩37.6公里,水位177.6
米巴東縣城:距三峽大壩壩
址72.5公里,水位180.1米
巫山縣城:距三峽大壩壩址124.3公里,水位183.7米奉節縣城:距三峽大壩壩址162.2公里,水位186.4米
云陽老縣城:距三峽大壩壩址223.7公里,水位190.7米
万州:距三峽大壩壩址281.3公里,水位194.7米
忠縣:距三峽大壩壩址370.3公里,水位196.5米
丰都縣城:距三峽大壩壩址429公里,水位205.0米
涪陵:距三峽大壩壩483公里,水位208.8米
涪陵李渡鎮:距三峽大壩壩址493.9公里,水位209.6米
重慶:距三峽大壩壩址按600公里計,水位217米

雖然各段之間的水力坡度和平均值之間會有些偏差,或大于平均值或小于平均值,但從這簡單的計算中可以看到水庫沿程水位上漲的趨勢。那時,淹沒的就不是三分之二的万州市,也不是三分之一的涪陵市!到那時,用江堤保護的涪陵老市中心全在水下!到那時,石寶寨只露出一個樓塔尖!到那時,重慶的部分市區會被淹沒!重慶的朝天門碼頭被淹!重慶火車站被淹!重慶新建的高速公路被淹!重慶新建的鐵路被淹!

如果我們采用長江水利委員會高級工程師寥志丹的數据(水力坡度為千分之一點九到千分之三點),那么后果更加嚴重,長江三峽水庫的水“就漲上了天”。

這就是伊文所說的,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真的從中央到地方不是傻瓜就是瘋子,否則怎么會讓這樣愚蠢的工程上馬呢?

其實在張光斗的講話中,已經暗示了這個可怕的結局。張光斗說:“如果大壩無限高,這個坡度就會無限小。”只是大壩無限高時,也是沒有水力坡度時,万州、
涪陵、重慶全部都在水下!

為重慶准備后事!是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李銳先生在三峽工程批准時給中共中央信中提出的建議。已故清華大學教授黃万里先生多給中共中央寫信,要求給他半個小時,听他解釋為什么三峽大壩不可建的原因。但是他一直沒有得到這樣的机會。胡錦濤先生是清華大學水利系的畢業生,也是張光斗和黃万里的學生,三峽水庫有水力坡度的這個事實,對他來說,不是一件難以解釋的事:只要三峽水庫中的水在流(這也是發電所必需的),三峽水庫就有水力坡度!

感謝中央電視台的記者和記者劉衛宏、陳敏,讓大家來注意這個問題。當時我就說過,三峽水庫是否是平的,等到三峽水庫蓄水時就知道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准。現在蓄水的實踐證明三峽水庫不是平的。問題是,我們是否還要等到2009年,等到那時看看三峽水庫動用防洪庫容蓄水至175米時,重慶到底是否被淹?當然我們還可以等,等到2009年再看!

四、建議撤消張光斗和錢正英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格的建議

如果這些問題都要等到被嚴酷的事實證明是錯誤時,才能改正,那么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又有什么用的?

張光斗和錢正英是三峽工程論證、審查、設計、工程質量檢查的主要負責人。

在三峽工程論證中,移民組認為水庫的水力坡度為零,而泥沙組采用水力坡度為万分之零點七的,這种互相矛盾的說法竟然能得到張光斗和錢正英的審查和批准。到目前為止,長江水利委員會高級工程師寥志丹還只能提供一個水力坡度為千分之一點九到千分之三點這樣一個十分錯誤的數字。由于三峽工程論證中的這個錯誤,將導致三峽工程的徹底失敗。要保證三峽工程的所謂的效益,就只能讓三峽庫區承受更大的淹沒損失,放棄万州、涪陵以及重慶的部分城區,放棄部分新建的移民新鎮,放棄部分新建的高速公里、鐵路和橋梁張光斗和錢正英負責的三峽工程論證已經出現過夸大三峽地區人口環境容量,得出三峽移民可以在本地安置的錯誤結論。只是國務院修改了移民政策,將14万移民异地安置,而沒有追究張光斗和錢正英的責任。

同時,張光斗和錢正英在三峽工程質量檢查中隱瞞問題,針對三峽工工程的質量問題,他們兩人是帶著紅牌去,最后由于三峽開發總公司的態度好,連黃牌也沒有出示。這种做法違反了“做裁判”的基本規矩。

鑒于張光斗和錢正英在三峽工程所犯的錯誤,建議撤消張光斗和錢正英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格。

作者為中國工程師,現旅居德國。

──原載《觀察》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王維洛:三峽工程對長江航運的危害(五)
1975年河南省板橋等水庫潰壩事件的死亡人數
王維洛:三峽工程論證技術總負責人潘家錚院士指出三峽大壩的五大工程質量問題
王維洛:我是傻瓜是瘋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