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美國經濟回顧(1)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12月1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報導) 美國經濟在2003年終於走出長期疲軟,實現強勁復甦。這一年經濟表現跌盪起伏,令經濟學跌破眼鏡。下面是美國經濟年終報導的第一部份:“年終回顧”。

*大起大落*

如果說經濟預測是非常富於挑戰性的一種工作,那麼在即將過去的一年,美國經濟學家所遇到的挑戰則是前所罕見的。美國經濟在這一年大起大落,季度經濟增長幅度最低為百分之一點四,最高達20年之最百分之八點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最低為7400多點,最高到突破10000點,意外接連不斷,經濟學家的預測也一再遠離靶心。

*曾陷低谷*

美國經濟是拖著非常沉重的腳步跨入2003年的。當時美國經濟雖然走出了2001年的經濟衰退,但依然相當疲軟。再加上伊拉克戰爭“山雨欲來風滿樓”,疲軟的美國經濟在新年伊始就顯得非常脆弱。

第一季度經濟增長只有百分之一點四,美國股市也滑落到2000年以來的最低點,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跌到七千四百多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到一千一百多點。

當時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第二季度美國可能會再次陷入衰退。既使最樂觀的經濟學家也認為,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幅度不會超過百分之二。

*意外迭起*

但是實際上在那個季度,經濟增長幅度高達百分之三點三。到第三季度,經濟學家普遍感到經濟增長力度在加強。九月份許多經濟師紛紛把經濟增長預測從原來的百分之四左右提高到百分之五到六,最高的調高到百分之七。但是實際數字卻高達百分之八點二,再次讓專家們跌破眼鏡。第四季度的數據還沒有出來,專家們估計在百分之四左右。實際數字會不會再出意外尚需拭目以待。

經濟家們為什麼會失去判斷的準繩?問題出在哪裡?紐約經濟研究機構“會議委員會”的高級經濟師肯﹒格德斯坦(Ken Goldstein)在總結經驗教訓的時候表示,經濟學家們對經濟變化存在三個失誤。

*3個失算導致預測失誤*

格德斯坦對本台說:“2003年上半年我們忽略了一點,不說伊拉克,只從經濟角度看,我們有一個大問題,這就是美國企業早在2002年下半年就開始積累了相當的流動現金,並準備用於投資。我們當時估計,這個過程會在2003年上半年開始。這是一個估計錯誤。”

格德斯坦提到的第二個失誤是經濟學家們對伊拉克戰爭影響的估計大於實際的影響。第三是退稅現金的作用。今年夏季退稅現金髮放給消費者的時候,許多經濟學家原來估計,人們在拿到錢後會存入銀行。但實際情況是,多數人都很快把錢花掉了,推動了消費開支的增長。格德斯坦指出,這幾個失誤使得經濟學家對經濟恢復增長的力度估計不足,導致預測一再失準。

*進入可持續增長階段*

與前兩年相比,美國經濟在2003年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經濟學家們最終相信美國經濟已經徹底擺脫了過去兩年經濟復甦搖擺不定的局面,進入了一個可以持續增長的階段。

進入這個階段的主要標誌是美國經濟從一條腿行走變成兩條腿行走。前兩年在經濟衰退和疲軟階段,支撐美國經濟的只有一個支柱,就是消費者開支,企業支出非常疲軟。但是在2003年,消費開支繼續保持強勁,企業支出也出現穩定顯著的增長。

*消費開支和企業支出兩腿行走*

在消費方面,由於個人收入的增長,人們的消費能力普遍增強,在第三季度消費支出增長高達百分之六點六,為六年來的最高水平。房屋市場繼續興旺,第三季度的住房開支攀升百分之20多,給經濟增長增添了一個百分點。

在企業投資方面形勢也相當喜人。先導經濟指數已經連續六個月增長,工廠定單增加的勢頭也相當穩定。第三季度企業投資增加幅度高達百分之十五以上。多數經濟學家認為,這項開支在今後十二月只會增加不會減少。記者採訪的許多經濟學家現在都自信地表示,支撐經濟持續增長的兩個支柱,消費開支和企業投資都已經穩定了

*強勁增長四大原因*

是什麼因素促成了美國經濟增長的勢頭?經濟學家對此有不同看法。美國第五大銀行控股公司富國銀行的總經濟師孫聖源在接受本台採訪的時候歸納了以下幾點:孫聖源說:“主要原因有:第一是戰爭結束了,企業信心增加,從而帶動了投資。這是原因之一。第二個原因是,布什總統的減稅計劃。 第三是美聯儲採取的低利率政策。第四是美元走軟。”

孫聖源表示,諸多因素匯集起來大大改善了經濟增長的環境,從而使美國經濟從惡性循環進入良性循環。

對於2003年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專家們看法並不一致。在明天的財經縱橫節目中我們將做進一步的介紹。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國朝野對建設北京成國際金融中心有歧見
歐洲立憲失敗 歐盟調查損失
擺脫代工 創新研發迎向高科技玩具王國
中國人治色彩濃厚導致貧富差距嚴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