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余杰訪談錄﹕真話比文學更加重要(一)

余杰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11月21日訊】振亞:印象中很少讀到你對九十年代漢詩(如韓東、于堅、張曙光、臧棣等)和九十年代小說(如朱文、魯羊、李洱、李馮等)文本的解讀和評价,這是否与你的專業或興趣有關?你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余杰:是的,這几年來,從某种意義上說,我已經告別了文學。我對中國當代文學極其失望,我最近在一篇題為《中國當代文學的精神缺陷》的文章中指出,中國當代文學存在著以下五個方面的致命缺陷:(一)只有聰明沒有智慧(如錢鐘書、王蒙);(二)只有抒情沒有真相(如梁曉聲、余秋雨);(三)只有暴力沒有愛(如張承志、王朔);(四)只有“活著”沒有信仰(如余華、賈平凹);(五)只有此岸沒有彼岸(如路遙、北島)。我深切地感受到,看一部《悲慘世界》所受到的靈魂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禮,遠遠胜過讀一百部中國當代的作品。

還有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作家本來應當是值得大眾信賴的人,在西方一旦發生什么事件,人們宁愿相信作家的看法而不愿相信政治家的看法。這种信賴感說明作家是社會良知的捍衛者。但是,在當代中國,許多作家都已經小丑化了,沒有人信賴他們,人們把他們看作娛樂人物,与影星、歌星和體育明星一樣。

因此,我對自己的定位是,首先要做一個說真話的人。說真話,看起來很容易,其實很難,尤其是在我們這個習慣謊言的國度里,說真話必須付出沉重的代价。真話比文學更加重要。

振亞:溯著時間之流上下,你總會遇見魯迅先生,兩個人會聊些什么?若見到李敖和王小波呢?

余杰:我不會說那些別人都會說的贊美的話,我會坦率陳述自己的不同意見甚至是尖銳的批評意見。比如,見到魯迅,我會問他為什么一直沒有看透蘇聯斯大林帝國的真相,對這樣一個恐怖政權持美好的想象,而他的同代人如胡适和陳獨秀都已發現了蘇聯的黑暗和邪惡?見到王小波,我會告訴他,我最喜歡的不是他的小說、也不是他的雜文,而是他寫給妻子的那些信件。見到李敖——如果到台灣訪問倒是有机會見到他,我會批評他對女性的不尊重,批評他過度的自戀以及由此造成的對政治的狂熱,當然還有他文字的粗糙(雖然他自己認為自己的文字很好)。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听不同的意見,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正在學習的過程當中。

振亞:近年來,中學語文教育在批評和反思中正在進行漸進的改革,這也是你和錢理群先生、摩羅先生等學者傾盡心血關注的問題,最近有哪些思考?

余杰:中學教育是根基,是思想啟蒙的開端。中學語文教育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泛政治化”。長期以來,我們沒有把語文當作語文來教,而當作政治來教。這樣,語文課不僅沒有賦予孩子們用母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基本能力,也沒有傳達給孩子們正常的審美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我想,除了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之外,還應當有更多的知識分子來關注這一問題。

于是,在一九九九年,我与摩羅、孔慶東合作編寫了一本名叫《審視中學語文教育》的論文集,匯集了各界人士對中學語文教育改革的思考。然而,此書剛一出版便像捅了馬蜂窩一樣,頑固派們先后在《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報刊發表整版文章,進行口誅筆伐。就連為此書作序言的錢理群教授,也成為眾矢之的。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

其實,對方作出如此強烈的反應,除了意識形態上的分歧之外,更重要的還在于經濟利益——教材的壟斷經營,讓教育部下屬的出版部門每年獲利達數十億人民幣之巨。与電信、鐵路、郵政、民航這些壟斷巨頭一樣,這更是一處不為人所知的“黑洞”。他們生怕失去這塊“禁臠”,所以不惜扼殺一切改革的意見,不惜在政治上“上綱上線”,不惜犧牲几代中學生的前途。

讓語文回到語文,并不是一個复雜的問題。胡适早就有深入的闡述。胡頌平編著的《胡适先生晚年談話錄》中,有多處涉及國文教育。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三日,胡适說:“所謂國文,是要文章寫得好,可以給學生做模范;為什么要選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党國要人的文章也作國文念了,他們的人很重要,但文章未必寫得好。這些也編入教科書里去,其實是不對的。”第二年的三月二十一日,當胡頌平問“先生可否另選一部國文教科書”時,胡适回答說:“我倒可以選一部。我總以為傳記最難寫,應該多選些傳記、小說,一些有趣味的讓學生讀。我想選兩部,一部白話文,一部文言文。文言文可在《虞初新志》和《聊齋志异》中選几篇,比較有趣味。”可惜胡适一直沒有完成這一心愿。

后來,我們部分地完成了胡适的這個心愿。我們組織了一批优秀的大學人文學者、作家、中學語文教師以及中學生代表,一起編寫了一套《新語文讀本》。參照傳統教材的體例,但在內容上卻“脫胎換骨”。比如,我們選入了馬丁路德金著名的演講《我也有一個夢想》,選入了甘地傳記的片斷,選入了史鐵生的《我与地壇》,選入了近年來諸多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杰作……我們希望把人類文明的瓊漿放到孩子們面前,讓他們盡情飲用,讓他們感受到語文學習不是負擔而是享受。這套從初一到高三共十二冊的《新語文讀本》,三年前已經由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受到了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當然,目前它還不能成為正式的教材,但我們相信未來如果教材的選取能夠實現市場化的話,我們的這套選本會非常有競爭力。后來,還有小學版和大學版陸續出版,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人文讀本的體系。

大紀元首發 轉載請注明大紀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余杰: 那些信仰恐怖的人
【專欄】余杰﹕王府花園中的郭沫若
【專欄】 余杰﹕王實味:前文革時代的祭品
【專欄】余杰:解放軍原來是家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