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組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將啟用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1月17日訊】(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七日電)中央研究院今天宣布,由台灣研發製造的兩座次毫米波陣列電波望遠鏡 (SMART)已經完成安裝及測試工作,即日起與美國史密松天文物理台所負責製造的六座電波望遠鏡同步運轉,正式進入全面科學觀測實驗重要階段,月底將正式在夏威夷啟用。

中研院強調,此陣列為全世界唯一的次毫米波望遠鏡陣列(Sub- Millimeter ARray of Taiwan, SMART)。十一月二十二日將會同美國史密松天文台(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Observatory) 在夏威夷舉行八座次毫米波陣列電波望遠鏡及基地辦公大樓的啟用典禮,屆時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將代表台灣參加。

中研院天文所所長郭新表示,中研院在一九九六年和美方史密松研究院簽訂合作計劃,由中研院天文所建造兩座「次毫米波」望遠鏡,美方提供六座,在夏威夷標高4300公尺的毛納基峰上,組成全球第一組「次毫米波陣列」,總經費高達八千萬美元,台灣團隊以四億新台幣建造兩台「次毫米波望遠鏡」加入陣列,至少使整體的觀測功能往上提升一點八倍。而過去次毫米波望遠鏡不能以圖像表現出觀測的天文現象,利用這座陣列就可以突破這項限制。

郭新指出,使用「次毫米波陣列」的波段所觀測到的現象,是其它的波段所無法做到的,觀測「次毫米波段天體」的輻射,有助於解答「恆星」形成的過程,以及恆星附近「星系盤」的變化,而台灣團隊可以擁有這個陣列百分之十五的觀測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興建這兩座望遠鏡涉及許多領域,包括組成材料、精密金工、結構分析、超導偵測器、微波工程、低溫物理、電子控制、以及最重要的系統整合。在史密松天文物理台的遠端協助下,望遠鏡的建造由中研院天文所、中山科學院航空研究所 (ARL)、中船公司、耐特公司、以及臺灣大學及清華大學的研究團隊共同協力完成。由於精密度要求很高,對參與這項合作的機構、大學院校和廠商來說,都是一大挑戰。

所有次毫米波陣列八座望遠鏡骨幹結構所用的碳纖強化塑膠管,均由耐特公司在中山科學院航空研究所的督導下製造完成。興建這個陣列的過程已為臺灣提供興建最先進設備的經驗,並為臺灣累積未來執行計畫所需的重要實力。

耐特公司原本製作自行車、網球拍和高爾夫球桿的廠商,在中山科學院航空研究所的技術移轉下,成功轉型,以複合材料開發出望遠鏡「主鏡面」的支架結構,而美方也把全部支架改採台灣廠商開發的產品。此外,「次毫米波望遠鏡」為了探索太空所開發出的接收頻率,高出一般無線電、手機或通訊等商用頻率數百倍,未來可望成為新一代的通訊技術,為台灣的通訊工業奠定更深厚的基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銀河系中心黑洞不再“安分”
哈伯望遠鏡追逐爆炸恒星  探索暗能量實質
草帽星雲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 用小型望遠鏡就能看到
中國和亞洲簡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