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男人

標籤:

【大紀元10月5日訊】一直納悶:北京跟上海的男同胞之間哪來的「深仇大恨」?也不問問,你見過幾個那邊的?有資格反感嗎?真是的!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長江與黃河就造就了兩種風格的男人。

雖說這兩座大城市的人口構成,都不以祖籍本地的市民為主體,但至少是入鄉隨俗了。

背靠著久遠的歷史,又離著中央最近,使得北京男人的政治覺悟特別好,又有點曾經滄海的愛誰誰;上海男人,倚仗著十里洋場的經濟品質,絕對是精細的商人做派。

北京馬路寬,行車猖狂(據說深圳更獗),車的主人風風火火;上海的單行小道,以前可是雙行的,養成了上海男人的謹慎,高架上也一如既往地求個穩妥。

首都城建明顯比申城敦實質樸,上海的建築就是比北京曼妙多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理,北京的男士(包括駐京的老外)普遍不像上海的男士那麼重視裝扮、品牌,當然有些搞藝術的男同胞,倒是格外搞笑……

三里屯為標誌的京城酒吧,很少有與清靜、幽雅沾邊的,樂隊、歌手休場時的背景音樂也少有不鬧騰的;衡山路、茂名路,喜歡30年代(特別是衡山路)的繁華與雅致,不太有喧囂的音樂。於是,北京男人嗓門大得有因果,而上海沒什麼好搖滾(可上回一支陰柔的上海樂隊來京,與北京幾支樂隊同台,似乎更受歡迎——好歹能聽清歌詞了)。

在北京,3歲的男孩都自稱「爺們」;上海30歲的男人還會在電視上喊自己或被喊為:男孩子!兩邊輩份,未免懸殊。

上海男人的溫柔體貼是全國馳名的,倒未必是女人氣,因為他們自己愛乾淨、講格調,也希望身邊的人周正。脾氣好,估計是過去居住環境擁擠給逼出來的一團和氣,後來發現和氣能生財,自然是不改了。加上吳儂軟語,非但顯不出霸氣,喳吧(話多而瑣碎)倒可能。

北京男人跟「侃爺」的名號總脫不了干係。北京男人特能天南地北地海吹鬍侃,因為見多識廣,又因為大嗓門摻著兒化音的捲舌,所以聲勢格外奪人。

拿紙巾為例吧:在上海,女士大可以不帶紙巾,有點風度的男士幾乎都會隨身在手機、皮夾之外帶包紙巾(或者車上有),以備不時之需。頂多批評一句:「一點不像女孩子,那麼粗心!」當你滿頭大汗,有溫柔一派的還會主動遞上呢。有點小家子氣?但確實有好處。在北京,女士也可以不帶,現買唄。爽是爽,遇上突發狀況……所以,還是帶著吧。

要把兩地的男士一分高下,是庸人自擾。其實各有千秋,最好是雙方取長補短,以餉「黃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玟首次沈陽之行有收獲 十足想嫁東北男人
姻緣專家:男士喜愛度榜首 女老師
河南五旬農婦騙婚  近四百男子人財兩空
擇偶 台灣男士最愛女老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