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信息部隊偷師美軍 專家:落後至少10年

人氣 147

【大紀元2024年06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中共為了實現武力犯台及全球野心,大力發展軍力,新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隊對標美軍,試圖實現美軍的現代化聯合作戰能力,但有諸多因素使其不能達到目標,未來能否具備實戰能力、打贏戰爭,還是未知數。

今年4月19日,中共突然將2015年成立的戰略支援部隊一分為三(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將原有的第五軍種降級為三大獨立兵種。

2015年中共軍改將原來歸屬不同部門的網絡戰、信息戰、電子戰、情報系統、太空戰系統,納入了戰略支援部隊,造成了管理、指揮的混亂以及腐敗。

根據中共國防部的解釋,信息支援部隊的任務是「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呼應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的「統籌網絡信息體系建設運用,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

大概就是組建一個統一的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平台,打破軍兵種、部門和行業之間的技術壁壘。

軍事專家、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武力犯台的論述中,提到了聯合信息作戰。因為在武力犯台時,中共的海空軍遠離中國大陸行動,需要安全的通訊,彼此之間可以做即時的情報交換。

「所以它要在台灣周邊進行一場區域性聯合作戰的時候,信息系統就變成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沒有這個基礎設施,現代化聯合作戰打不起來。」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兼所長沈明室。(沈明室提供)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兼所長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信息戰或信息作戰有三個面向:首先是利用資訊系統進行攻防作戰比如網路戰、駭客戰等;第二種就是把資訊系統融合在作戰或武器系統裡面,將原來的機械化作戰變成數位化作戰,讓聯合作戰效能更高;第三種就是利用資訊本身進行攻防,跟心理戰有點相像。

他表示,中共現在在融合資訊科技以數字化作戰,以及聯合作戰效率方面比較弱。

中共軍隊偷師美軍 專家:聯合作戰或信息技術方面落後美軍至少10年

此次軍兵種細分,與美國相應的軍事單位對標,如軍事航天部隊對標美軍太空司令部,網絡空間部隊對標美軍網絡司令部等,偷師美軍的痕跡明顯。

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所中國軍事事務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吳志遠(Joel Wuthnow)在「戰爭困境」(War on the Rocks)上撰文說,中共組建信息支援部隊,首先觀察與學習了信息支援系統的升級、及美軍聯合全域指揮與控制的概念;其次,俄羅斯在烏克蘭衝突中的糟糕表現表明,無法提供有效的戰場信息支持存在的風險;第三,發現了自身系統的局限性;第四,黨魁指示軍隊在2027年之前具備擊敗台灣的能力。

中共軍報早有相關的討論,諸如軍兵種之間網絡通聯不暢、信息共享不了,硬件不統一、軟件不兼容、信息難共享,「聯不上、看不清、打不準」,離打贏信息化智能化戰爭有差距。

沈明室表示,感覺中共還是過去機械化時代的聯合作戰方式,從佩洛西訪台後中共的軍演中,看不出它能像美軍一樣有一個指揮資料鏈系統,快速連結從中央軍委到戰區、到集團軍、合成旅,再連結到空軍、海軍的飛機、船艦。

「美國已經有多域作戰,融合了太空高空偵察機、低空偵察機、無人機、地面接收站,跟通信整合,讓整個作戰的決策速度、兵力投射,甚至摧毀的速度更快,目前中共在這方面不足。」

沈明室表示,中共新的戰機、直升機、戰艦本身,有沒有足夠的資訊化硬件或資料鏈系統,因為屬於機密,外界無從得知。

「從來沒有聽說它的隱形戰機怎麼跟地面衛星接收站、地面部隊、海上的軍艦整合。它現在雖然也有預警機,但感覺還是機械化戰爭末期的形態,恐怕連美軍在波斯灣戰爭的那種形態都達不到。」

2024年2月24日,美軍的B-52轟炸機與羅斯福號航母(CVN 71)艦隊在菲律賓海域聯合演練。(美國海軍)

揭仲表示,現代化聯合作戰的整個架構,都是美國所發展出來的,美國現在有最完整的現代化聯合作戰體系架構,超越世界各國。美國在現代化聯合作戰或信息技術方面,至少領先中國大陸10年到15年。

「美國已有現成的完整架構,只是把原本90分的東西提升到95。但對中國大陸來講,要從頭建立一個架構,要從60分慢慢提升到80分,挑戰跟難度就會比較多。」

更最重要的變量是,在技術進步方面,最能利用人工智能和其它新技術的一方可以獲得決定性優勢,現在美軍已經領先。

沈明室表示,中共在兩會期間提到,中共軍隊未來要在太空、人工智能、網路還有海洋方面要積極發展,就可以知道,中共軍隊在這四個方面跟美國的落差非常大,尤其人工智能又受到美國芯片出口管制,當然會對中共在發展高科技武器或信息整合方面會有很大影響。

揭仲表示,美國現在也知道中國大陸(中共)想追趕,就藉由經貿戰、科技反制的方式,限制中國大陸跟AI相關的一些科技的發展,去拖慢它的速度,讓美軍繼續維持至少10到15年的優勢。

指揮系統如何協調 還是未知數

信息支援部隊屬於所謂戰略性獨立兵種,與陸海空火四大軍種之下的步兵、炮兵、陸戰隊、空降兵、導彈部隊等兵種不同,它的級別是比較高的副戰區級,直屬中共軍委直接領導和指揮。

目前還不知道信息支援部隊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最終用戶,也不清楚它如何與中央軍委、各軍種和戰區進行協調,以及如何有效地支持全球行動。

揭仲表示,信息支援部隊與之前的戰略支援部隊類似,直屬於中央軍委,沒有像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那樣把部隊配屬到戰區,讓戰區平時可以督導這些部隊。只有出狀況的時候,才由中央軍委下令,戰略支援部隊組成一些支援單位到戰區協助執行任務。

揭仲分析說,因為中共刻意要削弱戰區的獨立地位,不讓信息支援部隊在平時就接受戰區的指令,讓戰區的行動能力受到限制。它不想再變成像軍改之前五大軍區一樣,基本上自給自足,什麼都管,都有占山為王的條件。

「軍改的一個重點,就是不斷在削弱戰區的獨立性,讓中央軍委可以完全控制戰區,特別是大規模軍事行動,就一定要有中央軍委可以掌控。」

2024年3月5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張又俠(左)、何衛東(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中共人大會議開幕式。(Pedro Pardo / AFP)

沈明室表示,目前信息支援部隊才剛成立,在戰區或集團軍演習中,它怎麼配合作戰,作戰命令是由從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直接指揮、還是戰區指揮?如果由聯合參謀部來指揮,而不是聽第一線作戰指揮部的,還是存在條塊分割,當然效率就會比較低。

「如果中央軍委嚴密管控,第一線部隊沒有自主的指揮權,任何事情都要透過指揮系統回到中央軍委,由聯合參謀部請示軍委主席或中央聯合指揮官後才能下達命令,就會影響到作戰效率。一旦通訊中斷以後,恐怕下級部隊就會無所適從。」

揭仲表示,中共軍隊的設計,重要的事情都要中央軍委,中共戰區指揮官在戰時,很多的事情不能獨自做決定。

揭仲分析說,中共一定階層以上的部隊,都有一點點集體領導,用黨委來限縮指揮官的權力。戰區的決策單位其實是戰區黨委,戰區司令只是黨委成員之一,黨委在重大問題上做出決定之後,再交由戰區司令執行。這跟西方國家在戰時戰區指揮官有很大的權限是不一樣的,所以理論上中共軍隊的指揮效率可能有問題。

揭仲表示,這樣的設計是要確保軍隊對黨的效忠,中國共產黨可以牢牢掌控解放軍,至於軍隊的指揮效率就比較次要。

「特別是西方的軍事理論家會認為,你把決策系統控制得這麼複雜,協調起來很難。尤其現代化聯合作戰,從發現狀況到做出決策到發動攻擊,中間時間越來越短,和這種領導方式本身就是衝突。」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中國是科學超級大國嗎?
上海大暴雨 居民家中進水拿盆往外舀水
貴州古鎮被渾濁的洪水淹沒 畫面令人揪心
一小型客車在鶴哈高速發生交通事故 5死12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