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上半年釀10死 國道大型載重車事故多

高公局表示,大型載重車裝載一定貨量後,可能導致車體重心偏移、煞車性能容易衰退而影響行車穩定性。圖為國道1號北向282.3公里處,21日下午發生一輛大貨車自撞護欄事故。(國道警察局/中央社)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6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莊璦筠台灣台北報導)交通部高速公路局24日公布統計,近期大貨車、聯結車行駛國道事故頻傳,今年截至6月18日止已發生8起事故,累計10死、15傷。交通管理組科長賴建宇表示,事故主因多為分心駕駛造成操作不當,如衝出邊坡、自撞護欄等,提醒駕駛人開車務必保持專注。

交通管理組科長賴建宇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就事故樣態分析,大多為分心駕駛導致操作不當衝出邊坡、彎道翻覆、自撞護欄、車身打橫等情形,因此呼籲大型載重車行駛上路務必保持專注、小心駕駛,以保障自身與他人行車安全。

高公局表示,大型載重車裝載一定貨量後,可能導致車體重心偏移、煞車性能容易衰退而影響行車穩定性,且大型車視線死角較多,駕駛若未注意周遭路況、未依速限行駛或操作不當,發生事故的風險即大幅提高。

高公局提醒,行駛途中應隨時注意周遭車流與路況,勿分心做其他事,如使用手機、撿拾物品、雙手離開方向盤等。不疲勞駕駛,如裝載貨物,應平均置放、嚴密覆蓋、綑紮牢固,並注意長、寬、高度及重量限制,切勿超載,此外,務必遵循速限,過彎減速。

雙北微型電動二輪車 6年事故3500件

不只大型載重車事故威脅民眾生命及財產安全,據雙北警察局交通大隊統計,從2018年起截至今年5月,微型電動二輪車事故在台北市累計1,394件、582人傷亡;新北市則有2,201件、1,881人傷亡,此外,新北今年1至5月違規取締866件,以外籍人士居多。

《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2022年完成修法,正式納管電動自行車並更名「微型電動二輪車」,北市交通局科長朱宸佐表示,依規定需登記、領牌、投保強制車險,且年滿14歲以上才能騎乘,需佩戴安全帽、不可騎上人行道、自行車道(河濱自行車道除外)、不載人、不載貨,最高速限為25公里。今年11月30日起未領用號牌上路者,最重處罰3,600元,並禁止行駛。

據監理所統計,北市約6千輛微型電動二輪車,目前約一成五未領牌。北市議員陳宥丞表示,市府應加強宣導相關配套,包括騎乘時速上限、停放地點、是否戴安全帽等,估計部分車主可能不知道要領牌才能上路。

新北交大指出,騎乘者以移工居多,因不須考照、易購買,是移工偏好的交通工具,因此將製作多國語言版本文宣,針對外籍人士、青少年加強宣導登記、領牌。◇

責任編輯:曉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