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健署補助7醫院 推初次罹癌家庭照顧

人氣: 5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4年06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台灣罹癌者5年存活率提升至逾6成,也意味著癌友與癌症共存時間延長,如何從生存,轉變為罹癌後適應日常生活的轉變等挑戰,癌症照護勢必轉型,國健署針對1年內罹癌者的個案家庭為收案目標,補助7家醫院試辦以家庭為中心照護,由心理師、社工等組成團隊,提供社區資源評估及輔導。

台灣每年新增約12萬名癌症病人,癌症雖蟬聯10大死因之首42年,但因醫療科技進步,罹癌者存活率已明顯提升,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台灣罹癌病人5年存活率,從民國91年至95年的49.2%,提升為106年至110年的62.1%,當癌友與癌症共存時間延長,也代表著發展慢性病照護模式刻不容緩。

國健署癌症防治組組長林莉茹表示,過去在癌友服務中發現,癌友確診時的狀態,如年齡、家庭中的角色及地位等,造成病人及家屬心理上不同的影響。個案確診後的心理介入及支持相當重要,應以不同癌症類別、不同醫院特性發展照護模式。

為此,國健署今年起將推出不同癌症類別、不同醫院特性發展的照顧模式,以1年內、初罹癌的癌友家庭為對象,由心理師、社工、醫療人員及個案管理師等組成醫療團隊,透過門診、住院、社區等場域介入,治療身體疾病的同時,以醫療團隊提供癌友心理需求及強化家庭支持,讓癌友無後顧之憂安心治療疾病。

國健署今年補助的7家醫院,在台灣北中南部皆有名單,分別有馬偕紀念醫院、亞東醫院、羅東博愛醫院、光田綜合醫院、彰化基督教醫院、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服務涵蓋癌症別有乳癌、頭頸部癌、大腸癌、婦癌、肺癌、兒童癌症等。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