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在南海一再施壓 專家析背後原因

人氣 830

【大紀元2024年06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簡採訪報導)中菲在南海的緊張局勢急劇升級後,專家認為,美國目前尚無需立刻啟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但是該地區所有利益攸關方有必要團結起來,阻止南海出現不穩定趨勢。

6月17日,菲律賓海軍人員向擱淺在第二托馬斯淺灘(Second Thomas Shoal,中國稱仁愛礁)的軍艦上的駐軍運送補給,遭到中共海警阻止,雙方發生劇烈衝突。

菲方指責中方刺穿了菲方船隻,並奪走了七件槍枝,並造成一名菲方海軍士兵重傷,屬於「赤裸裸的侵略行為」,菲方並要求歸還被奪走的裝備、並賠償損失。

事發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週三(19日)與菲律賓外長通電話,再次強調了根據《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對菲律賓具有防衛承諾。

週一(24日),菲律賓指控中共6月17日的行為是蓄意的。

中共在南海一再施壓

美中問題高級專家、美國邁阿密大學政治學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告訴大紀元,「中國(中共)長期以來一直在向菲律賓施壓、施壓、再施壓。」

美中問題高級專家、美國邁阿密大學政治學教授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 (圖片由本人提供)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爾特奉行親北京政策,在美中之間多次轉變立場,導致菲律賓與美國的關係一度惡化。2022年上任的小馬科斯總統更多地靠近傳統盟友美國。

金德芳教授說,小馬科斯得到了美國的支持,「他確實想反擊(中共),但他這樣做的手段非常有限。而且他不確定能在多大程度上依靠美國——因為美國捲入了俄烏戰爭,以及以哈戰爭。」

印度新德里尼赫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中國問題研究教授謝鋼(Srikanth Kondapalli)告訴大紀元,中共的策略是向菲律賓等國施壓,直到它們逐漸屈服。

他分析,「中共的做法將是雙管齊下的——一方面通過外部軍事演習施加壓力,一方面並通過滲透到對方國內,通過國內影響來施加壓力。」

中共挑釁菲律賓 意在台灣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共在南海頻頻挑戰菲律賓,是為了對台海衝突進行試探,以探測美國保護盟友的決心,對此金德芳教授認為,這種說法很有道理。

「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問題。但台灣的情況與菲律賓的情況截然不同,台灣已經表現出比菲律賓更願意(回擊中共),也更有能力反擊。菲律賓有一種習慣——就是讓(美國)替他出頭,換句話說,他們讓美國與中國(中共)打一架,但自己基本上置身事外。所以我認為美國在台灣的利益比在菲律賓的利益大得多。」

「中國(中共)不介意在南海試水,可以這麼說——就是試探一下,看看(美國)會有什麼反應。我確實認為台灣和菲律賓不完全屬於同一類別。」

美軍介入南海戰爭的臨界點是什麼

兩國海上衝突之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菲律賓外長馬納洛(Enrique A. Manalo)的通話記錄顯示,美國稱中方的行動導致升級,「危險且不負責任」,並強調了美國根據《共同防禦條約》對菲律賓作出的堅定承諾。

小馬科斯2023年5月訪問美國期間,雙方重申了兩國長達數十年的安全同盟關係。拜登總統表示,美國對菲律賓的防禦承諾「堅如鋼鐵」(ironclad)。

印度新德里尼赫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中國問題研究教授謝鋼(Srikanth Kondapalli)。(圖片由本人提供)

謝鋼教授表示,美國對啟動軍事防禦條約這些問題上,在實踐中是非常謹慎的,而且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援引這些條款。

此外他認為,「美國今天在該地區沒有蘇比克灣那樣的基地」,這樣造成一定執行上的難度。蘇比克灣曾是美軍南海的重要前哨,於1992年被關閉。

金德芳教授表示,菲中之間的激烈衝突,加劇了南海的緊張和敵對,但是「菲律賓正在試圖平息局勢」。

那麼什麼時候是美國軍事介入的臨界點?金德芳教授認為,只有中共對菲律賓進行大規模入侵的時候,才會導致美國啟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並進行軍事干預。

「除了中國(中共)全面侵略之外,沒有其它情況會引發美國軍事介入。」

美國可在哪些方面支援菲律賓

金德芳教授認為,除了軍事介入,美國其實可以做很多事情來幫助菲律賓。「例如,對於那艘被困在第二托馬斯礁的馬德雷山號(Sierra Madre)船上的船員,美國飛機可以護送(菲律賓船隻),給那些船員進行補給。我不認為中國(中共)會攻擊美國飛機。」

「這艘看起來都要支離破碎了,美國還可以幫助加固船隻。所以這些都是美國可以做的事情。」

謝鋼教授分析,「自奧巴馬總統以來,歷屆美國政府儘管表面上進行航行自由行動和飛越任務,都對南海爭端表現出『視而不見』的態度,這讓中國(中共)膽大包天。該地區所有利益攸關方有必要團結起來,阻止南海出現不穩定趨勢。」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自由之刃」美日韓多域聯合軍演首次登場
涉中共監獄奴工產品 知名工具品牌在美被起訴
追查國際揭露中共國家立體監控體系的黑幕
日圓貶值至38年新低 日本更換外匯事務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