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餐飲「插旗」香港相繼結業 分析:走資途徑

人氣 2614

【大紀元2024年06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蔡文昕、林怡香港綜合報導)疫情後大陸品牌紛紛來港「插旗」,香港旺區的大陸品牌如雨後春筍,但是部分品牌例如「檸濛濛手打香水檸檬茶」、餐飲品牌「蘿蔔向南」、小食店「咕嚕丸子屋」等,近期在開店未夠一年之際就相繼結業。有分析認為,餐飲邊際利潤少,加上大陸品牌近期一窩蜂來港開店,市場未必一下子吸納到。另外,有分析指來港開店,是在大陸日益嚴厲的外匯管制下,將錢調到境外的方法。

綜合資料,去年中起至少有42個大陸餐飲品牌來港開店,例如「探魚」、「木屋燒烤」、「四季椰林」、「太二酸菜魚」等,選址旺區如油尖旺、銅鑼灣等,開店過百間。

市民:貪新鮮試一次就算 對大陸品牌無信心

去年底在旺角鬧市開設的「蜜雪冰城」,開業初期店外有長長人龍,但是近期消退。本報在旺角訪問光顧「蜜雪冰城」的市民阿俊,他表示該店飲品「便宜過外面的的手搖(飲品)店,這杯檸檬水9元,便宜一半」,並認為味道同其他店舖「差不多,都可以」。不過對於主打手打檸檬的飲品店開得多,他就認為是新鮮感導致,「香港人喜歡嘗試新事物」。

他說,有光顧大陸來港開設的酸菜魚、燒烤,但坦言是「貪新鮮試試,試一次就算」,至於近期大陸餐飲品牌在港接連結業,他認為是市民「吃不慣那個味道、不適應」導致。

從事銀行業的簡先生說,香港始終有自由營商的環境,部分大陸品牌在港數月就結業,他認為是市場決定。他亦不會抗拒大陸品牌來港開業,但是自己不會光顧,明言對其有「有色眼鏡」,雖然低價位,不過對材料沒有信心,「香港店面租金又貴、員工又要薪酬,不可能賣手打檸檬茶7元一杯,不make sense(合理),未必給一些天然的材料給你」。他並懷疑,部分品牌走低價位路線已經超過半年,證明其仍然有錢賺,故「原材料做了手腳都未定」。

大陸分店數百 來港觸礁

在大陸及香港有五十多間分店的「檸濛濛手打香水檸檬茶」去年6月進軍香港,在本港多處開分店,並以月租7萬元,承租旺角彌敦道恒隆大廈約300平方呎的地舖,租約原定到2025年4月,但是今年1月開始就叫價5萬元,尋求新租客頂租,現時則無再開業,不少地產代理在舖面貼出廣告招租。

另外,在登打士街登打士廣場地下開店的大陸湘菜品牌「蘿蔔向南」,去年底以月租約25萬元,承租面積逾1,700平方呎的舖位,原定租至2026年12月,但是短短數月,如今已經重新招租。

廣州小食店「咕嚕丸子屋」在大陸有逾500家分店,去年9月用月租約6萬元,在鄰近油麻地港鐵站的彌敦道上開舖。但是該店4月底已經重新放租,並可予下手租客連同店內生財工具一併頂租。

此外,在大陸有逾400間分店的連鎖烤肉店「西塔老太太」在尖東新文華中心的店舖,月租30萬元,去年4月進駐,但近日傳出欠租多月,業主正重新將舖位放租,但烤肉店在獲新租客承接前,仍然營業中。

羅家聰:大陸人做事「一窩蜂」難解釋

經濟分析師羅家聰在Youtube「香江望神州」節目指出,該些大陸品牌未必掌握香港市場,其口味同香港人習慣的不同,「來來去去都是是那些大陸東西,如果以前無,你突然間有一個,就貪有趣會試下。以前香港都試過有一些雞蛋仔、珍珠奶茶(流行),都會hit(火爆)一輪」,但是之後很少人會每天光顧,熱潮過後通常衰落。對於大陸品牌紛紛來港開店,他認為大陸人做事「一窩蜂」,很難解釋。

他指出,大陸企業通常過度擴張,「一開2、30間」,在開支管理方面有很大問題,即使香港租金較以往低,從高位跌至少三分一,但對比大陸仍然貴,「你大陸的企業,在大陸賺錢能力是否很高?大家都看到」。

檸濛濛曾講香港開店開支大 羅家聰:市場未能吸納

以在旺角開店一年已經要撤退的「檸濛濛手打香水檸檬茶」為例,在屯門、荃灣、葵涌、紅磡、觀塘、銅鑼灣、天后均有分店,旺角更有另一分店開在弼街。其在旺角恒隆大廈店關店前,於今年5月在小紅書上透露,香港分店的月租由3.6萬至13萬元不等,比大陸高5至20倍,裝修費15萬至25萬元,每間分店3名員工的月薪開支6萬至8萬元。

羅家聰指出,香港一般餐飲很多「虧著做」,邊際利潤很少,生意稍微不穩就很難堅持,過往結業的不少。新開的店舖的食品「錢銀數目小」,成本亦不會高,但是飲品之類不是必須品,「始終不是那三餐,你食又得,不食又得,但你的盈利、銷售未必穩定」,並說「那些糖水奶茶,飲得多都厭」,之後就有淘汰潮。加上此類店舖「你一開得,人家又跟,大陸來開的很多,開一兩間覺得很新鮮,但是如果開十間、二十間,大家就會覺得fed up(厭倦),市場未必一下子吸納到」。

零售表現差過疫情期間 食肆收益仍然未及疫前

疫情後本港復甦緩慢,零售銷售情況更惡化,4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數字為295.76億元,按年跌14.7%,更是疫情期間的2020年7月以來,按年的最大跌幅。以4月的數字相比,更加差過疫情期間的2022年4月。

*2024年4月為臨時數字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大紀元製表)

至於食肆收益方面,今年3月為93.42億元,比去年同期的93.61億元微跌,但仍然未及疫情前2017至2019年間同期的91.94億至105.89億元。

(資料來源:政府統計處,大紀元製表)

分析:大陸品牌可調錢離開大陸

香港復甦表現仍然疲弱,但是港府仍然向大陸企業推介來港開業。

當中投資推廣署在2023年11月,曾經到江蘇省南通市與江蘇省政府合辦研討會,鼓勵江蘇省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同場有江蘇和府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學林,分享赴港拓展海外業務的經驗。翻查資料,其旗下的「和府撈麵」在大陸六十多座城市設四百多家門店,香港的「和府撈麵」亦在今年2月於銅鑼灣開幕。

到今年4月,投資推廣署到四川成都,與四川省商務廳舉辦「香港優勢助力四川餐飲企業出海」交流會,宣傳香港餐飲行業投資發展機遇,並鼓勵四川餐飲企業把握機遇,通過香港提升品牌國際知名度,再進軍海外市場。

但是專欄作家高天佑21日在《信報》撰文,質疑在香港經營成本高的環境下,大陸餐飲品牌難以兼顧在大陸主打的「平」、「靚」、「正」,難以有利可圖,認為相關企業可能有戰略考慮,例如以香港為「橋頭堡」,進一步「走出去」擴展海外市場。更甚是在大陸外匯管制日益嚴厲下,將錢調到境外,便解釋到有品牌開業未夠半年便退租結業。@

責任編輯:陳玟綺

相關新聞
【時事軍事】精確導彈在太平洋擊中移動艦艇
親共暴徒毀法輪功真相點獲刑 其上訴被駁回
香港民主派47人被控案 戴耀廷今開始陳情
【軍事熱點】莫斯科平壤結盟 首爾浮現擁核想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