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副總理訪華 點明德中經濟關係惡化主因

人氣 1581

【大紀元2024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週六(6月22日),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Robert Habeck)在北京會見中共官員,再次重申了德國在歐盟對華關稅和中共支持俄羅斯等方面的立場,他同時也向中共表明了德中經濟關係惡化的主因。

這是哈貝克任內首次訪華,正值德中貿易關係的不確定性不斷加劇之際。哈貝克週六在北京先後與中共發改委主任和中共商務部長等官員會面。

德中經濟關係惡化的主因

哈貝克週六表示,北京在俄烏戰中對俄羅斯的支持是德中之間經濟關係惡化的主要原因。他還對中共這一做法所帶來的經濟後果進行了警告。

「同樣重要的是,在這場戰爭中支持俄羅斯的中國(中共)要明白,德國和歐洲的安全利益已經受到這場衝突的直接影響。」哈貝克說。

他向中共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明確,正是北京對俄羅斯戰爭的支持,才促使歐盟和德國尋求在原材料和關鍵商品方面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哈貝克還說,重要的是要明白,你無法將這些問題分開,「甚至我們的直接關係也已經受到了負面影響」。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使嚴重依賴俄能源的德國大吃苦頭。社民黨聯合主席拉爾斯‧克林貝爾(Lars Klingbeil)在俄烏戰爆發後總結說,「德國需要大幅減少對獨裁國家的依賴」,包括中國。俄烏戰也讓德國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敦促該國減少對華依賴。

5月9日,路透社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數據推算出,美國多年來首次超越中國,成為德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3月,德國與美國的進出口貿易額合計達630億歐元(約680億美元),對中國的則略低於600億歐元。

 2016年至2023年,中國連續8年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然而在2023年,中德之間的貿易額開始顯著下滑,同比減少了15.5%,最終僅領先美德貿易額幾億歐元。

德國聯邦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5月份德國對華出口較去年同月下降14.0%,至75億歐元。美國仍然是「德國製造」商品最重要的買家,5月份德國對美國出口額達130億歐元,同比增長4.1%。

歐盟對華關稅不是「懲罰」

哈貝克是歐盟宣布將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EV)徵收高額關稅後,訪問北京的首位歐洲高級官員。

中共週五在他抵達之前警告稱,與歐盟在電動車方面的摩擦不斷升級可能引發貿易戰。

哈貝克週六在氣候變化與綠色轉型對話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表示:「重要的是要明白,這些不是懲罰性關稅。」

他表示,九個月來,歐盟委​​員會詳細審查了中國企業是否從補貼中獲得了不公平的利益。歐盟審查所產生的任何反補貼稅措施「都不是懲罰」,並補充說,此類措施旨在應對北京方面給予中國企業的優勢。

「應該實現共同的、平等的市場准入標準。」他說。

哈貝克對鄭柵潔表示,歐盟提議的關稅旨在與中國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鄭柵潔否認了中共補貼造成不公平競爭的指控,並表示,歐盟提議的對華電動車徵收進口關稅將損害雙方利益。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對中國電動車反補貼調查的暫時結果。歐盟說,中國的電動車價值鏈受益於不公平的補貼,這對歐盟純電動汽車生產商造成了經濟損害的威脅。歐盟委員會在當天宣布,將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額外的臨時關稅。臨時關稅將於7月4日生效。歐盟的反補貼調查將持續到11月2日,屆時歐盟將決定是否要對中國電動車徵收為期五年的最終關稅。

哈貝克告訴中共官員,歐中雙方應該就歐盟報告的結論展開對話或談判。

與鄭柵潔會面後,哈貝克又與中共商務部部長王文濤進行了交談。王表示,他將在週六晚上通過視訊會議與歐盟貿易專員瓦爾迪斯‧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討論關稅問題。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和彭博社的報導。)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德國防部長提出新兵役制 要求做好戰爭準備
德國爆醜聞 在中國環保項目被指造假 損失慘重
德國副總理哈貝克首次訪華 面臨六大問題
德國對華出口大幅下滑 5月下降1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