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海域發現2億噸錳結核 計劃明年開採

人氣 3112

【大紀元2024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君宜編譯報導)在日本專屬經濟區(EEZ)一個孤島附近的深海礦床中發現了超過2億噸富含稀有金屬的錳結核(manganese nodule),其中鈷含量相當於日本國內約75年的消費量,鎳相當於約11年的消費量。

東京大學和日本財團於週五(6月21日)下午在東京舉行聯合記者會宣布了這一消息。2016年,東京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在日本最東端的東京都小笠原群島南鳥島附近海域發現了錳結核礦藏。

日本財團於今年4月至6月進行了詳細勘探,最終確認在水深5500米、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的海底有2.3億噸錳結核。根據對所採集樣本的分析,估計鈷的資源量為61萬噸,鎳為74萬噸。

日本財團將尋求與擁有深海錳結核開採技術的歐美公司合作。最初的開採成本估計超過50億日元(約3100萬美元),主要由日本財團投資。東京大學將繼續從學術角度支持該項目。

該團隊計劃於2025年開始試開採,每天回收數千噸錳結核,供應日本的金屬精煉廠。日本財團還計劃成立一家私營合資企業,目標是最早在2026年實現項目的商業化。

錳結核(又稱多金屬結核)是一種用途十分廣泛的戰略資源。拳頭大小的錳結核由鐵和錳的氧化物組成,含錳約20%,鈷和鎳不到1%。這三種元素都用於製造電池,包括電動汽車電池。

除了錳結核,南鳥島近海還發現了豐富的「富鈷結殼」(一種含有稀有金屬的礦塊)和「稀土泥」(含有廣泛用於高強度生產的材料)。然而,成本和技術問題使得深海採礦及提煉成為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責任編輯:葉紫微#

相關新聞
關稅致生產轉移 沃爾沃電動車推遲對美交付
美宗教自由報告揭露中共打壓神韻演出
玻利維亞士兵占領中央廣場 總統稱面臨政變
Fed壓力測試:美大型銀行都可抵禦經濟動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