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天祐機構拒提供安樂死 卑詩父母狀告醫院

溫哥華聖保羅醫院(St.Paul's Hospital)是一所天主教醫療機構,不提供安樂死服務,根據與省府的協議,可以協助病患轉院。(邱晨/大紀元)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君成綜合報導)近日,一對父母正在起訴溫哥華天祐醫療機構(Providence Health Care)和卑詩省政府,原因是該醫療機構拒絕為他們的女兒實施安樂死(醫療輔助死亡,英文簡稱MAID)。

時間定格在2023年4月4日。34歲的薩曼莎.奧尼爾(Samantha O』Neill)已和晚期宮頸癌奮戰到了最後一刻。

母親蓋伊.奧尼爾(Gaye O’Neil)在接受Global News採訪時說:「她想要活下去,但卻被告知『你已經到了生命的最後階段,我們已無法為你再做任何事了』。」

薩曼莎選擇安樂死。她想以自己的方式,在家人的陪伴下度過她最後的寶貴時刻。

生命的最後一天

那一天,父母去醫院探望她。「我們走進房間,看到她坐在床上,瘋狂地給朋友們發郵件道別,而且她閉著一隻眼睛,因為她已經斜視了。」蓋伊說。

此時的薩曼莎,背部的一塊椎骨已經骨折,兩個腎臟中都裝有腎造口引流袋,前一天針對這兩個問題她又做了手術。

「兩次手術都非常痛苦」,蓋伊說,「她(薩曼莎)受夠了。」

薩曼莎希望在病房內進行安樂死。但她所在的聖保羅醫院(St.Paul’s Hospital)是一所天主教醫療機構,不提供MAID,她需要轉移到聖約翰臨終關懷中心(St.John’s Hospice)才行。兩家機構均隸屬於天祐醫療。

她的父母說,這次轉移讓女兒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充滿了痛苦。「當時時間緊迫」,蓋伊說,「他們必須把她送到聖約翰醫院接受MAID,所以,他們又叫我們回去。(我們看到)她正坐在馬桶上,蓋著毯子。」

女兒坐在馬桶上的這一幕,讓他們震驚與痛心。

「我們被允許快速道別,所以我對她說,『薩曼莎,我很抱歉你遭遇這樣的事情』。她說,『好吧,事情就是這樣』。」蓋伊說。這是他們和女兒的最後一次對話。

因為醫生知道轉移途中的痛苦,出發前,薩曼莎被注射了鎮靜劑。起訴書中顯示,她在途中「痛苦地扭動和呻吟,需要再注射一針鎮痛劑」,幾次注射之後便再也沒有恢復意識,也無法最終同意實施MAID。

「一切都縮短到了幾分鐘,然後我不得不對坐在馬桶上的她說再見」,母親傷心地回憶說,「我確實告訴了她我愛她。她也告訴我她愛我,但僅此而已。」

父親吉姆.奧尼爾(Jim O’Neil)說:「這件事讓人無法接受,完全沒有尊嚴,太可怕了,想想都覺得很心痛。」

時隔14個月,蓋伊在接受採訪時依然難掩傷痛,「這很殘忍,也很無禮。這是非法的,因為在加拿大使用MAID是合法的。」

父母起訴:不提供安樂死是侵犯女兒的憲章權利

夫妻倆和當地一名姑息治療醫生一起採取了法律行動,狀告這家由信仰組織運營的公立醫療機構——聖保羅醫院,侵犯了女兒的幾項憲章權利,包括宗教自由和人身安全。

卑詩省的MAID政策要求醫療機構避免轉移病人,但由信仰組織運營的機構可以豁免。

達芙妮.吉爾伯特(Daphne Gilbert)是渥太華大學的一名法學教授,也是代表薩曼莎父母發起訴訟的法律團隊成員之一。

她在接受Global News採訪時說,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宗教醫院,但薩曼莎別無選擇,她是救護車送去聖保羅醫院的,因為那是離她家最近的醫院。 吉爾伯特認為,強迫病人因為MAID轉院時,讓病人感到羞恥,她指出「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

死者的父親認為,如果是因為信仰問題而不能提供安樂死,那麼天祐醫療機構應該和省政府簽訂協議,規定在提供MAID的時間內,省政府擁有該房間的床位。

「尊重人們的宗教信仰權利,不要以為只有一種方式來表達我們的信仰——我們來自不同的角度,我們都有不同的信仰,我們都有不同的信念。天主教徒也有不同的虔誠程度,尊重這一點。」他說。

天祐醫療機構重申:不提供安樂死 可改善轉移流程

天祐醫療向媒體重申,作為一家天主教醫療保健提供商,其設施中不提供MAID,但表示確實在和溫哥華沿岸衛生局合作。

該醫療機構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在轉移過程中出現問題或擔憂,兩家組織將盡可能改善轉移流程。」

省衛生廳長狄德安(Adrian Dix)表示,在薩曼莎的經歷之後,天祐醫療與省衛生廳達成了一項協議,允許聖保羅醫院希望接受MAID治療的病人出院,轉到溫哥華沿岸醫療機構專門建造的臨床空間接受治療。

「MAID是一種合法的臨終選擇」,狄德安說,「在卑詩省,它受到嚴格監管,但它是一種合法的臨終選擇。我們的工作是確保我們省的人能夠獲得MAID。」

卑詩高院判例:患者和醫生的憲章權利都需考慮

加拿大於2016年6月17日通過了MAID,以允許符合條件的成年人在其生命不可逆轉的情況下,由醫療專業人員協助終止生命。

卑詩省最高法院在2012年6月對卡特案的裁決引發了MAID合法化。此案判決書中說:「證據表明,深思熟慮且有良好動機的人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即醫生協助死亡是否符合倫理道德。」

判決書中寫道,「加拿大、英國、其他一些英聯邦國家和美國的主要醫學協會都反對醫生協助死亡。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的一些個體醫生持不同觀點,允許醫生協助死亡的司法管轄區的一些醫學協會、醫生和政客也持不同觀點。」

卑詩省最高法院指出,沒有任何內容「會強迫醫生提供協助死亡服務」,並且「患者和醫生的憲章權利」都需要考慮。

法學界:安樂死設計複雜的倫理問題

加拿大法律規定宗教醫院可以拒絕提供MAID。卑詩大學(UBC)法學院講師布萊恩.伯德(Brian Bird),與基督教法律聯誼會執行董事兼法律總顧問德里克.羅斯(Derek Ross)共同撰文說,是否參與MAID是一個深刻而複雜的倫理問題。

他們說:「最好不要將這些(宗教)醫院理解為單純的『設施』,而應理解為一群共同致力於治癒和護理的人們所組成的社區,(他們)認為終止生命違背了醫學的基本原則。」

伯德和羅斯指出,MAID合法化時,其前提是「嚴格限制」並受到「幾乎絕對禁止」。然而,隨著相關法律的不斷修訂,MAID已經從一種可能將醫生送入監獄的犯罪行為,演變為所有醫療機構都必須提供的一種做法。

世界醫學協會則「堅決反對安樂死和醫生協助自殺」,並表示:「任何醫生都不應被迫參與安樂死或協助自殺,也不應該有義務為此做出轉診決定。」

調查顯示在2021年,在10,064名因MAID結束生命的加拿大人中,超過35%的人將「家人、朋友或照顧者感到的負擔」列為導致他們決定死亡的一個因素,超過17%的人提到「孤立或孤獨」。◇

責任編輯:李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