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調查 下一步是什麼

人氣 172

【大紀元2024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皓月編譯報導)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去年9月提出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啟反補貼調查,於10月正式啟動。經過幾個月的調查,歐盟委員會6月12日宣布,將從7月4日起對進口的中國電動汽車徵收17.4%至38.1%的臨時關稅。

在美國將中國電動車關稅提高至100%後不到一個月,歐盟表示將對比亞迪(BYD)加徵17.4%的關稅,吉利汽車(Geely)20%、上汽集團(SAIC)38.1%。新關稅將在歐盟現有10%關稅的基礎上實施。

什麼是臨時關稅?

如果歐盟委員會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中國的電動汽車產品因補貼而對歐盟本地產業造成了損害,則可在歐盟反補貼調查開始後的9個月內徵收臨時關稅。

臨時關稅最長可實施4個月,屆時歐盟委員會將決定是否徵收正式關稅。在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一案中,決定的期限為11月3日。

臨時關稅只有在調查結束並決定徵收正式關稅時才會被執行。

如果最終確定的正式關稅比臨時關稅低,或者根本不需要徵收正式關稅,那麼之前計算的臨時關稅將會進行相應調整。

在此之前,海關通常只要求進口商提供銀行擔保。

臨時關稅也可以適用於之前的進口產品,即使這些產品在臨時關稅正式生效之前就已經進口,追溯期最長可達90天。

因此,在這一起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件中,如果決定追溯適用關稅,則可以從4月初開始計算。

作為中國向歐洲出口的最大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是唯一一家申請單獨待遇的生產商,歐盟委員會表示,該汽車製造商可能會在「經證實的請求」後,在稍後階段獲得「單獨計算的稅率」。

臨時關稅生效之前和之後

根據歐盟基本反補貼條例規定的程序,7月3日,歐盟委員會將在歐盟官方網站上發布一份有關臨時關稅預定水平的文件,詳細說明該起調查的過程及其結果。臨時關稅將於次日生效。

歐盟進口商、中國出口生產商及其代表協會以及出口國——中國等利益相關方可以在7月18日前對調查結果發表評論,他們還可以要求舉行聽證會。

歐盟委員會表示,調查人員在中國花費了大量時間,訪問了100多家公司,並完成了大部分調查工作。調查顯示,電動汽車供應鏈「在中國獲得了大量補貼,進口中國(電動汽車)對歐盟工業構成明顯可預見且迫在眉睫的損害威脅」。

臨時關稅生效後,委員會擁有徵收關稅的全部權力,但同時也會咨詢歐盟成員國的意見,並考慮它們的立場。歐盟成員國應在7月15日前提交其立場。

11月3日調查結束後的正式關稅

任何調查應在啓動後最多13個月內完成,因此這起反補貼調查將於11月3日結束。調查結束後,委員會可以提出正式關稅,通常為期5年。

如果歐盟27個成員國中有足夠多的國家反對這些措施,則可以阻止其實施,這將需要占歐盟人口65%的15個歐盟成員國的共同反對。通常情況下,不存在阻止措施實施的多數。

如果在正式關稅實施後,委員會認為這些措施不再必要,委員會可以啟動中期審查,中期審查可以在正式關稅實施一年後進行,同樣,如果發現關稅措施不足以抵消中國電動汽車所受的補貼,委員會也可以在一年後重新審查並調整關稅措施以更有效地對抗補貼。

歐盟委員會經常調查生產商是否通過出口零部件到其它地方組裝來逃避關稅。

對於歐盟來說,如果零部件價值的60%或以上是從應徵稅的國家進口的,且組裝的附加值不超過25%,則被認定存在逃避關稅的行為。

雖然此次調查針對的是中國本土電動汽車,但在中國生產並運往歐盟國家的特斯拉、寶馬和雷諾等西方汽車製造商也面臨更高成本。

責任編輯:任子君#

相關新聞
調查:80%德企支持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加徵最高38%的關稅
加拿大安省省長籲提高中國電動車關稅
消息:加拿大準備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