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青年遭網霸 自我傷害傾向高10倍

新北市立五峰國中師生共同呼籲停止網路霸凌。(董氏基金會提供)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4年0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導)透過社群平臺分享自己的生活與觀點,幾乎已是現代青少年的生活日常,但隨之而來的是青少年情緒也容易受到影響,甚至形成網路霸凌事件。董氏基金會統計,被網霸青年半數感到生活受影響,且憂鬱與自我傷害企圖高出5~10倍。提醒青少年在社群互動時要建立自己的界線,以保護自己的身心。

青年在社群抒發觀點,遭到網友訕笑辱罵,容易影響心情。
青年在社群抒發觀點,遭到網友訕笑辱罵,容易影響心情。(董氏基金會宣導影片提供)

網路霸凌的傷害影響到現實生活,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說明,青少年習慣透過網路分享自己的生活與觀點,甚至談到理想的夢幻職業時,網紅/Youtuber 都在前三名,這顯示年輕世代對網路世界的嚮往,但值得注意的是,層出不窮的網路霸凌,對青少年身心的影響不可小覷。

青年在社群抒發觀點,遭到網友訕笑辱罵,容易影響心情。(董氏基金會宣導影片提供)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2021年全臺國高中職生網路霸凌及憂鬱情緒現況調查,結果發現網霸對青少年影響甚鉅,曾被網路霸凌者中,有50%總是、經常感到壓力對自己生活造成影響;同時有明顯憂鬱情緒須尋求專業協助的比例與出現自我傷害企圖者,更是分別高出未曾受過網路霸凌者近5倍與10倍。

醫師:為孩子立界線

兒童心智診所醫師黃雅芬指出,與沒有網路的時代相比,憂鬱青少年明顯增加。網路霸凌問題難以解決,因父母無法掌握孩子在網路上的心態變化,即使成人也難辨別網路上互動對象的真實身分和意圖,青少年常因此面臨更大的人際壓力,需要父母與師長的幫助。

師長介入三原則:

一、建立信任關係,讓孩子願意求助。二、關注孩子生活變化,提供及時協助。三、大人也應認識、或略懂網路和AI科技,陪伴孩子且示範正確應對方式,共同成長。

培養心理韌性 接受「你跟我」不同

男團「棒棒糖」成員威廉(廖亦崟)認為,網路也是真實的世界,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他以自身經驗為例,在發表言論前會考慮未來是否會後悔或刪除,不應隨意評論不熟悉的事物。他和姪女相處時,不會禁止孩子使用網路,而是教導他們正確使用,並培養同理心,讓她們懂得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希望怎麼被對待?」

他也提醒,不要認為所有人的看法都應該與我們自己相同,應該要有勇氣與培養心理韌性,接納不同聲音。

校長:讓同學從自身談網霸

董氏基金會自2020年起進行網路霸凌傷害防治工作,今年邁入第四年,與多所學校合作,希望藉此提升青少年心理韌性及網路霸凌防治觀念。新北市五峰國中校長呂治中分享,「預防網路霸凌管理員」培訓,讓同學有機會從年輕人的觀點出發,談談面對網路霸凌要注意些什麼、 心情頻道聊天室則提供同學適當紓發情緒的空間。

新思科技亞太區資訊技術長張靜美表示,網路訊息快速散播的特性,導致網路霸凌傷害性常令人難以估計,這次合作前進校園舉辦「憂鬱看招-骰出好心情」紓壓實境體驗活動,希望增進師生對憂鬱症與網路霸凌防護的正確認知。◇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