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中全會前外交人事大洗牌 專家分析

人氣 8092

【大紀元2024年0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中共定於7月開二十屆三中全會,在這之前,外交人事頻頻異動。專家認為這些人事變動對改變中共外交困境沒多大意義;而三中全會是否任命新的外交部長以及對前外交部長秦剛的處理值得關注。

外交人事大洗牌 分析:難解中共外交危機

中共外事系統包括中央外(事)辦、外交部、中聯部、港澳辦、國台辦、國際發展合作署以及地方政府的外事僑務港澳辦。今年以來,相關人事頻變。

駐古巴大使馬輝近日已出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簡稱中聯部,下同)部長助理;上月駐印尼大使陸慷升任中聯部副部長。

3月14日,年初離任中聯部副部長的郭業洲,已任中央外辦副主任。3月18日,新任發言人林劍正式露面。

駐南非大使陳曉東、外交部部長助理兼新聞司長華春瑩先後任副外長,駐埃塞俄比亞大使趙志遠調任外長助理,原任外長助理的農融調任港澳辦副主任,另一助理徐飛洪出任駐印度大使,外交部領事司原司長吳璽升任國台辦副主任,原駐歐盟大使傅聰調任駐聯合國代表,原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回國接任博鰲亞洲論壇祕書長,外交部非洲司司長吳鵬候任駐南非大使。

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6月初被證實候任駐柬埔寨大使。近一個月來已向駐在國辭行的大使還有駐瑞士大使王世廷、駐萊索托大使雷克中、駐柬埔寨大使王文天、駐馬耳他大使于敦海、駐日本公使楊宇。

駐伊朗大使常華調任駐沙特阿拉伯大使,原駐沙特大使陳偉慶出任外交部西亞北非司司長,而該司原任司長王鏑則接任駐加拿大大使,駐伊朗大使則由原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接任。

中國問題專家王赫6月21日對大紀元表示,這波外交人事調整的量很大,但對於解決中共整個外交危機無濟於事,他們都是正廳和副部級,本身對外交大局影響不大。

「現在的問題是中共的外交總體思路上沒有突破、沒有頭緒。習近平要搞『大國外交』,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非常被動。最明顯的就是最近烏克蘭的和平會議,全世界將近一百個國家和組織參加,但是中共不去,還起負作用,搞得烏克蘭總統公開斥責中共。它整個外交方向上都出現了問題。這會令下邊的大使很難發揮作用。」

他認為,駐中東國家的中共大使變動值得關注。沙特在中國有大筆投資,沙特過去有石油美元協議,現在開始用非美元來計價。

「中東就是一個火藥庫,中共不斷地煽風點火,暗中支持伊朗。現在沙特跟美國的石油協議如果發生變動,對國際經濟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中共現在渾水摸魚,在中東的外交布局裡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丁樹范6月20日對大紀元表示,從這些外交人事變動看,中共和「南方國家」的關係似在強化。

但丁樹范認為,中共近年透過人事調整,把一些號稱外交智庫的機構都官僚化了。「以外交部下屬的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為例,院長都是前駐小國大使,把該院的重要性降低了,使該院官僚化。」

現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波,女,1970年1月出生,畢業於外交學院,1992年進入中共外交部工作。2023年8月,自駐塞爾維亞大使任上離任,改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兼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祕書長。

華春瑩要赴歐任職?

中共外交部仍缺領事司司長、非洲司司長,由於華春瑩升任副外長,她兼任的新聞司司長亦勢必要交棒。港媒《明報》評論稱,華春瑩是唯一未有駐外大使經歷的副外長,目前主管歐洲事務,可能會接任副部級的駐歐盟大使,補強履歷。

王赫對大紀元表示,中共讓華春瑩當歐盟大使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中共也是在拉攏歐盟作為一個外交重心。比如歐盟對中共電動車設限,中共的反應相對比較溫和,中共對歐盟還有所企圖,要做一些爭取的工作。

丁樹范上個月曾對大紀元表示,按照中共的晉升機制,華春瑩的晉升其實沒有破格。她不像傅瑩當過幾個大國的大使,但似乎外交部現在想要有一個女性的副部長,「華春瑩是有點被當樣板來處理。」

三中全會處理秦剛?

前中共外交部長秦剛去年夏天突然被罷黜,有關他出事的內幕指向有婚外情、泄密等,但外界對此無從證實。

美媒《政客》(Politico)6月20日在秦剛最後一次公開露面(2023年6月25日)一周年臨近之際,做了一個回顧的報導,質疑秦剛到底怎樣了。因為中共外交部最初將秦的失蹤歸咎於健康問題,然後對他的命運保持沉默。

王赫對大紀元表示,秦剛事件本身令中共外交系統人心不穩,相信秦剛的處理在三中全會肯定要有個說法出來。

新外長會否「難產」?

今年3月的中共人大會議及後來的人大常委會議,都曾被猜測會任命新的外長,但結果沒有。拖延大半年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於7月開,除了經濟議題,是否涉及人事也引人關注。

丁樹范表示,現在看三中全會不會任命新部長,但即使有新部長,王毅仍是習近平之下的外交主導者。

王毅去年3月已從外交部部長升任中央外事辦主任,並晉升政治局委員。在秦剛去年7月被免職後,王毅兼任外交部部長。

王赫說,習近平要搞所謂大國外交,外長非常重要。王毅已70歲,年齡很大,中共一定要找個新外交部長,至少要有潛在的接替者。之前大家認為是中聯部部長劉建超來擔任,結果一直沒有變動,這說明經過秦剛事件,習對新人選不太放心。

王赫認為外交系統現在人員大肆變動,但外長看來「難產」,顯示當局缺乏一個長遠的安排。

「因為王毅這個年齡,肯定是隨時要退了,應該有個梯隊安排,但是目前都看不到,可以說中共在外交系統的班子規劃做得很爛。」

《中國紀檢監察》雜誌去年11月刊發駐中央外辦紀檢監察組組長張際文的文章,批評外事系統幹部選拔任用「任人唯親、排斥異己、封官許願、說情干預、跑官要官、突擊提拔或者調整幹部」等。

責任編輯:李仁和#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劉建超將任外長?專家:習怕出現另一個秦剛
台灣大選前夜 布林肯暫返華府會見劉建超
秦剛李尚福再被除名 專家析因:習家軍內訌
秦剛事件疑雲不斷 中央委員身分何時被剝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