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俄高層輪番來訪 越南為何舉足輕重

人氣 4595

【大紀元2024年06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駱亞採訪報導)俄羅斯總統週四(20日)閃電式訪問越南,隨後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卿康達週五到訪,稱「美越夥伴關係從未這麼密切」。過去一年,美中俄領袖輪番訪越。專家分析,兩大陣營在印太對壘中,越南角色至關重要;美中俄都在加緊爭取越南,美越關係在升級。

普京訪越剛走 美亞太副卿到訪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週四訪問越南,與越南國家主席蘇林(To Lam)簽署了一系列協議,同意加強在教育、科技、石油和天然氣勘探等領域的合作,還同意為在越南興建一個核科技中心制定路線圖。

普京表示,兩國在亞太地區「發展可靠的安全架構」方面有著共同利益,這一架構的基礎是不使用武力、和平解決爭端,不建立「封閉的軍事政治集團」。

不過,外界感到奇怪的是,普京抵達越南和之前訪問朝鮮都是在凌晨兩點。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研究所所長蘇紫雲日前對大紀元表示,這個非常古怪,原因到底是什麼?目前各方都還在分析。

普京訪問越南受到美國政府的強烈反對。美國駐河內大使館抨擊,指普京是企圖打破因入侵烏克蘭而遭到國際孤立的努力。

普京前腳剛走,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週五(21日)抵達河內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

週六,康達在河內記者會上在被問及對越南外交政策以及接待普京一事的看法時表示,「只有越南能夠決定如何最好地維護其主權和推進其利益」。

拜登去年9月訪問越南時,雙方將美越關係升級成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路透社引述康達的話說,美越關係升級是「歷史性的重大」決定。

美國國務院週四聲明,雙方將討論下月在老撾萬象舉行的東盟部長級會議的共同目標。

普京拉攏越南 三大目的

越南和莫斯科之間的友好關係可以追溯到蘇聯時代。蘇聯培養了包括越南獨立之父胡志明等共產黨幹部,越南戰爭期間又提供武器與美國對抗,至今仍是越南軍事裝備的主要提供者。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1995年至2023年間,越南從俄羅斯進口武器金額達到76億美元,占越南海外採購總額的80%以上。

越南與中共一樣,在聯合國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表決時,大多投棄權票。

蘇紫雲認為,「普京拉攏越南的部分,主要是希望越南可以提供一個金融轉收的新基地。」

6月13日,美國宣布擴大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以阻止中國等國家與莫斯科做生意,之後莫斯科交易所宣布將暫停美元和歐元交易。

蘇紫雲說,現在俄羅斯變成多角式轉匯,可能是先用人民幣,然後到越南再轉為美金。這樣等於越南可以變成國際轉帳的據點。

此外,越南目前沒有提供彈藥給俄羅斯,只有北韓承諾提供武器。蘇紫雲說,第二個目的,普京可能尋求越南提供砲彈。因為越南陸軍以往的裝備、口徑都是一樣的。

不過蘇紫雲評估,「越南應該不會去跨過這條紅線,因為它跟美國的利益高於俄國跟中共的利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想河內方面大概就是維持對普京的外交一致上的禮貌而已。」

另外,俄烏戰爭在升級,美國及歐盟近期加大了對烏克蘭的支持。台灣雲林雲科大財金系教授鄭政秉表示:俄羅斯必須更廣泛的結盟。現在它在政策上已經整個轉向亞洲,尋求多方面的支援。

美亞太副卿:美越夥伴關係從未這麼密切

康達在越南還表示,他希望維持美越關係的發展勢頭,確保雙方達成的所有協議都得以執行。「我們持續認為美越夥伴關係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密切」。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Janet Yellen)週四說,美國升級與河內的夥伴關係,並將其視為供應鏈多元化和減少對中國依賴的合作夥伴,並未以河內結束與莫斯科或北京的關係為條件。

蘇紫雲對大紀元分析,越南原本跟中共有主權爭議,同時跟俄羅斯又是戰略夥伴關係,所以美國儘可能把越南拉攏過來,而不是用脅迫的方法要求越南切斷跟中俄的連結,這樣效果會比較好。

「俄國跟中共在越南也有利益衝突,比如中共在南海訴求的部分主權區域,其實那邊有俄羅斯油企正在開採原油,所以在面對這樣多角關係情況下,美國的策略是比較符合效益的。」

蘇紫雲說,美國提供了市場、軍售,這些對越南當然是有吸引力,如果越南自己判定跟美國的合作更為重要,自然跟中俄的這種所謂夥伴關係就變得是據聞而已,這就是比較高超的一個手法。所以才會說國際關係或外交其實是一種藝術。

美國從去年開始跟越南的關係進一步升級,美國的航空母艦之前就已經拜訪過越南岘港,雷根航空母艦又再度拜訪岘港。去年9月,拜登親自去越南訪問,簽署了很多合作協議,其中最特別的是美國有可能會出售F16戰機給越南。

鄭政秉認為,「從幾方面來看,美越之間的結盟關係會越來越深。經濟合作也會越來越深,外交同盟上也會,軍事對抗上也有一些積極的意義。」

兩大聯盟對壘 美國戰略是嚇阻中共

在東亞地區,中共近幾年向鄰邊擴張動作明顯。在南海建島與菲律賓衝突、環台軍演恐嚇台灣、東海騷擾日本等,促使這些國家和地區與美國結盟。而拜登政府在繼續推行川普後期提出的印太戰略,東亞扮演重要角色。

鄭政秉對大紀元表示,美國的東亞戰略最主要是以嚇阻中共為主,希望多方面的牽制北京,讓它不會貿然對台灣或對南海出兵,其中越南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中共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跟美國對抗,也在聯合俄國對抗美國為主的G7,這個對抗從經濟、軍事上等多個角度進行,不管是十國或金磚聯盟。這帶有廣泛戰略、政治外交跟軍事意涵的新的聯盟對抗。」

但是,中共到底要跟俄羅斯結盟到什麼地步?「我覺得它最近也是在猶豫徘徊。因為中國對美國跟西方的經濟依賴非常重,基本上會輕輕地把跟越南在南海之間的矛盾儘量放下來,去廣泛結盟。」

鄭政秉認為,俄國跟中國想要建立自己的支付系統,擺脫未來美國跟西方的經濟制裁,都有很強的動機去拉攏越南,反而越南自己在多方面得到各方的青睞,所以可選的策略非常多。

越南「竹子外交」 美國影響力上升

過去一年,美中俄領導人走馬燈式的訪問越南。越南去年9月接待了美國總統拜登,12月接待了中共黨魁習近平,期間還將日本提升為與美中並列的六個全面戰略夥伴之一。本週四俄羅斯總統普京到訪。

「越南在這場遊戲中玩得相當出色。」《金融時報》引述新加坡的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研究員阮克江(Nguyen Khac Giang,音譯)說。

越南多年來試圖採取平衡外交的立場。在中美日益深化的競爭中,2016年,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提出「竹子外交」的概念,稱竹子具有「根堅、樹幹粗壯、枝條柔韌」的特點。

在阮富仲的領導下,越南把與美國、澳洲、日本和韓國等盟國的關係,提升至最早與俄羅斯一樣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這是河內所賦予的最高級別外交關係。

至於中越關係,鄭政秉認為,1979年中越戰爭後,越南跟中國的關係維持了表面和好,但他們之間仍存在巨大的民族情結,跟南海利益上的衝突。另一方面,越南因為地緣關係,導致越南不管是出口跟進口,中國都是非常重要的夥伴。所以中越有矛盾,但又有共同利益。

目前中國是越南的最大貿易國,俄羅斯是越南的最大武器供應國。但是西方盟友越來越重要。

近年來,在西方「去風險」的策略下,越南成為蘋果等跨國公司青睞的目的地,因為這些企業希望遠離中國,實現供應鏈多元化。而越南希望獲得世界重要製造業中心地位。

澳洲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東南亞計劃主任派頓(Susannah Patton)表示,河內在處理與北京關係方面一直很精明,在「反抗和順從之間」取得了適當的平衡。

派頓說,越南利用與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來制衡北京。「越南受益於其全方位的外交政策立場,並使自己與許多夥伴維持密切關係。」

鄭政秉則認為,「美國正在加速結盟當中。目前與中國跟俄國聯合起來比的話,美國對越南的影響力是在上升當中。」

責任編輯:方曉#

相關新聞
越南國會主席助理被抓 外界憂再掀政治風暴
越南對華進口激增 專家:中企規避美關稅路徑
越南政局進入動盪期 親中派與親美派權鬥
越南在南海加速造島 分析:中共霸凌遭反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