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自己煮 9個實用法則 體驗新的旅遊樂趣

文/張玉

人氣 422

【大紀元2024年06月3日訊】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裡,旅行已經成為生活中放鬆與增廣見聞重要的一部分。在現代旅行的多彩畫卷中,旅行中自己烹飪也成為一種新興的旅行用餐方式,當然,如果你只住一晚,或許可以選擇外出用餐,但如果在同一地方待得久一些,自己動手烹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旅行中自己烹飪不僅能享受自製美食的樂趣,還能在旅途中節省不少開支,同時實現健康和節約的完美平衡。

下面分享九個實用的旅行烹飪法則,幫助你在旅行中輕鬆地烹飪美食。

選擇配備廚房的住宿

外出旅行,如果計劃旅行中自己烹飪,除非自己駕駛露營車、旅行拖車出行。那麼預訂住宿時,一定要確認是否有廚房設施,一般短租公寓,青年旅社,還是酒店套房都有簡單廚房的選擇,提供一定的烹飪設施。即使是最基本的烤麵包機、水壺和冰箱也能滿足一些基本的烹飪需求。

帶有簡單廚房的酒店套房。(shutterstock)

規劃你的旅行餐點

提前做計劃,根據你預定的住宿廚房設施,規劃你的菜式,並購買必要的食材,這不僅能幫助你節省開支,還能讓你的餐點更加多樣化。

旅途中,選擇那些不需要使用太多食材和烹飪工具的餐點。比如:煎蛋卷、簡單小炒、麵條、米飯和意大利麵料理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自製三明治、沙拉或卷餅這些簡單、免煮的食物也是理想的選擇。

一片土司,半個牛油果(酪梨),兩片番茄,一個煎蛋,這些簡單的食材組合,就是一道適合早、中、晚餐美味又健康的餐點。

一片土司,半個牛油果,兩片番茄,一個煎蛋就是一道美味的營養餐。(shutterstock)

攜帶常用食材

如果行李空間允許,可攜帶常用的一次性調料包或小包裝食材,如:一次性的鹽,胡椒調料包,小包裝的意大利麵等。

自己開車去旅行,可多帶一些食材,可準備容易烹飪的乾糧,如大米、麵條和意大利麵。小包裝調味料,如,小瓶裝鹽,胡椒粉,橄欖油,香醋,等等。這樣你只需要一些熱水和少許調味料,就能做出一頓簡單的餐點。

攜帶簡單的烹飪工具

可攜帶一些簡單工具,如開罐器、蔬菜削皮器等小工具。

自己開車去旅行,還可多帶一些簡單的烹飪工具,除了上面提到的開罐器、蔬菜削皮器,還可帶上旅行用餐具套裝、可摺疊碗、矽膠食物夾,迷你磨刀器等,喜歡吃米飯,還可以帶一個小的電飯鍋(電鍋)。

旅行時可攜帶一些簡單工具,如開罐器、蔬菜削皮器等小工具。(shutterstock)

探索當地市場

不同地域的市場都像是一幅展開的畫卷,講述著那裡的生活故事,展示著其獨特的色彩、聲音和氣味。在旅途中,逛市場和超市尋找食材不僅能讓你發現新鮮、應季的產品,還能讓你深入體驗當地的生活方式。

選擇當地市場的特產來烹飪,不僅能為你的料理增添一份地道的風味,也能讓你的旅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這樣,旅行就不只是遊覽名勝古蹟,還包括了通過食物來感受和體驗不同文化的機會。

探索當地市場,選購新鮮的當季食材。(shutterstock)

控制購買量

準備好你的購物單,記住你將在此地停留的時間長短。如果你只停留數晚,那麼無需購買大包裝物品,如一大瓶食用油等等。儘量減少食物浪費,合理規劃食材的購買和使用。

善用剩餘食物

剩餘食物有時候會帶來困擾,但也可以變成其它菜式。比如,那些沒吃完的雞蛋可以煮成水煮蛋,作為第二天的早餐,或者加入一些茶葉和香料,製作成美味的茶葉蛋。

剩下的披薩,加熱後也能成為快速又方便的早餐選擇。這樣一來,不僅減少食物浪費,還能換個口味享受美食。

注意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新環境中烹飪。要特別注意食材的新鮮度、妥善儲存食物以及保持烹飪區的清潔。

記得在烹飪前後洗手,使用乾淨的烹飪工具和容器,以及確保食物徹底煮熟。這樣不僅能保證食物的新鮮,也能減少食物中毒的風險。旅行讓您接觸到各種食物來源,確保使用的食材安全至關重要。

不必每餐自煮 體驗當地美食

雖然在旅途中自己烹飪可以幫助節省費用,但偶爾外出品嘗當地的美食同樣是旅行的一大樂趣。你可以合理分配每天的飲食計劃,比如自己製作兩餐,然後選擇一餐在外享用。這樣不僅能夠讓你享受自己烹飪的滿足感,還能讓你有機會逐一體驗當地的特色早餐、午餐和晚餐。這樣的旅行方式,讓你在享受自製美食的同時,也能深入探索和體驗當地的飲食文化。

體驗當地美食,品味當地獨有的飲食文化和風味。(shutterstock)

不論你是因工作需要短暫停留它鄉,還是為了休閒度假而遠行,嘗試這些旅行烹飪法則可以為旅程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不僅有助於控制預算,還能增添自製美食的樂趣,豐富您的飲食體驗。讓您的旅行更加健康和充實,為每一次出行增添新的色彩,留下美好的回憶。◇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世界美食好吃的秘訣盡在主廚這7種烹調技巧
低地料理:不必去南卡州就能吃到的蟹肉濃湯
美味道地菲國料理 舌尖探索菲律賓旅遊魅力
12款世界經典蛋糕 甜品控都吃過了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