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英國鐵路工人薪金低? 反覆罷工為哪般?

2023 年 2 月 1 日,作為全國罷工的一部分,一名鐵路工人在雷丁火車站前參加了英國工會 ASLEF 召集的糾察隊。(ADRIAN DENNIS/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氣: 5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8日訊】英國倫敦鐵路工人工會公佈了近兩個月的罷工計劃,醫護人員、大學教師和公務員的新一輪罷工也在籌劃之中。初到英國的人,可能會對英國頻繁的罷工感到吃驚。特別是英國的鐵路罷工,斷斷續續的幾乎沒停過,一部份民眾對於頻繁的罷工感到厭倦,認為影響市民出行,但有些人對罷工表示支持,認為是工人表達訴求的一種方式。對許多留學生來說,大學教師的罷工讓人頭疼,花了昂貴的學費等來的卻是老師們的一次次罷工。對於英國本地人來說,罷工顯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大多數人已習慣於提前做好出行準備,將罷工對自己生活的損失降至最低。人們為什麼頻繁地罷工呢?工人的工資待遇是否真的很低?他們的訴求最終是否得到解決?帶著這些問題,筆者簡略研究了英國罷工的歷史和相關數據。在此以鐵路工人罷工為例,談一談筆者的粗淺見解。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英國工人罷工最重要的原因有三:工資低、工作不穩定(如裁員等)、工作時間長。一些工人還因工作環境差、歧視等原因罷工。

近20年罷工原因分類。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ONS)

英國罷工潮歷史

罷工在英國歷史上早已存在,已成為人們政治生活的一部份,這在上世紀初基礎設施興建和礦產開採流行的年代尤為明顯,而一戰和二戰又加劇了工人生活和權益狀況的惡化,從而使罷工成為他們爭取自己權益的有力手段。到20世紀之交,工會運動已經發展成熟,擁有超過200萬會員——其中包括許多非熟練和半熟練工人。工會能將工人們聯合起來,成為他們的傳聲筒,為他們的權益發聲。

歷史最著名的鐵路罷工發生於1919年一戰時期。當時由於政府決定削減工資,以應對戰爭開支,但鐵路工會不同意這一計劃,導致了為期9天的大罷工,最終政府妥協維持現狀。這一期間工會也提出工作時間的訴求,最終使得一天工作八小時制政府法律。1926年發生的罷工可能是英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跨行業罷工,據估計,當時有170萬工人罷工,以支持礦工工人的工資得以維持不變。歷史背景同樣是一戰,受政策影響,礦工企業主不得不降低工人薪水。在礦工協會(Miners’ Federation of Great Britain)與政府談判破裂後,最終,為期9天的罷工在當年5月份爆發。由於罷工勢頭過猛,當時的政府感到了一些威脅,首相Stanley Baldwin甚至稱罷工正通向無政府主義和毀滅(the road to anarchy and ruin)。由於這場罷工違反法律,只能草草收場。有消息稱,罷工後的礦工待遇依然降低了。

近年來英國最大的一場罷工發生在2022年,其背景是疫情、通貨膨脹等原因導致的生活成本成長,進而導致實質薪資降低。罷工始於當年6 月,主要由鐵路、海事和交通運輸工人聯盟成員投票決定。罷工期間,火車服務的運作量為正常運力的 20%。在此之後的幾個月到一年閒,教師、NHS護理人員和公務員也因不滿工資水平而加入了罷工團隊,形成了跨行業的全國大罷工。與之前不同,這場罷工的持續時間較長,而且涉及多個公共服務行業,有些行業工會甚至仍然沒有停止罷工。

英國因罷工造成工作小時損失的歷史數據(小時)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ONS)

鐵路工人工資真的低嗎?

既然罷工主要原因是工人們認為工資低,實際情況是這樣嗎?根據英國統計局(ONS)的數據顯示,2022年英國鐵路行業工資的中位數(即所有員工從最高到最低排列,位置居於中間的員工的工資額)為43,747英鎊,即使除去工資較高的火車司機,中位數為36,800英鎊,仍遠高於英國所有行業工資的中位數(即25,971英鎊)。根據英國工會聯盟旗下的TUC unionlearn顯示,火車司機的年薪高達61,880英鎊,甚至高於電氣工程師、眼科醫生、採購經理等傳統高薪職業。英國的一名火車運輸操作員(rail transport operatives)的平均工資為51,480英鎊,在所有工種工資中排在前15%。工作內容為協調分配工作人員、安排火車時間列表、監督火車運行狀況,下達列車出發指令等。此工種無學歷要求,最短的培訓課程(The Level 2 NVQs in Rail Services)只需300小時左右,約一年內可完成。

2022年英國鐵路行業工資的中位數為43,747英鎊。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ONS)

工會在社會政治中的影響力

由此看來,鐵路工人的薪水高於很多行業,但是卻頻繁罷工,給英國市民出行造成較多不便。這裡不僅有無意造成「矯枉過正」的可能,也有很多「有意的」政治因素。歷史上,通過工會增加個人影響力進而從政的例子也不少。例如,英國19世紀後期的一些工會活躍分子都先後進入政壇,工黨能夠逐漸壯大並成為主要反對黨,也藉助了工會的力量。一戰時,一些大型工會也一直是工黨的資助者。二戰時,運輸和普通工人工會總書記歐內斯特·貝文(Ernest Bevin)曾任勞工和國家服務大臣(Minister of Labour and National Service),負責人力資源分配。然而,工會的存在確實形成了與大企業主集體談判的條件,客觀上提高了工人們的話語權。我們熟知的最低工資、週末雙休、8小時工作制等都是工會力量的結果。工會提供各種法律服務可幫助形單影隻的員工在利益受損時最大限度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罷工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日本公交車司機的「軟性」罷工方法是自己繼續工作,但讓乘客免費乘坐公車,這樣使公交公司無法盈利,但又不妨礙市民出行,被視為非常文明的一種罷工形式。一些比較極端的罷工形式包括強行接管工廠並自行生產產品,或者協調多個行業形成更大規模的罷工,使整個社會停擺。然而,罷工並非意味著不遵守法律,也不可無限期罷工下去。英國法律規定工會組織的罷工需提前兩個星期通知僱主,且罷工期間僱員無工資。雖然英國法律保護僱員不會因為罷工而被開除,但如果罷工12週後僱員無法同意僱主所提出的最好待遇條件,僱主有權開除僱員。

國有化是否能解決罷工?

近日,工黨承諾,如果贏得大選,將會在五年內將絕大多數客運鐵路服務重新歸國家管理。按照工黨的規劃,將成立一個新的獨立機構「大英鐵路」(Great British Railways,簡稱GBR) 在未來幾年內接管目前私營公司持有的服務合同。這表明工黨政府有再次「國有化」英國鐵路的計劃。

英國鐵路曾在1947年至1997年的50年間採取國有化策略,那時的鐵路運輸服務交給國有公司British Rail管理。其國有化也是在當時工黨政府的推進下進行的。

但是由於面臨利潤低、效率低等問題,鐵路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例如,英國鐵路曾有三分之一的綫路基本處於閒置,僅有承擔全國運輸量的1%。此種情況下,政府則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補貼鐵路行業以彌補運營成本。

由於經營效益不好,後來的保守黨政府關停了相當大部分的鐵路服務和站點,試圖恢復鐵路財政狀況。1990年開始重新私有化,鐵路業投資迅速上升,加之技術提高,火車的速度、空間環境也有很大提升,乘客數量也迅速增加。

目前的保守黨政府認為盲目的國有化因為「沒有資金支持」,會導致進一步惡化乘客服務,英國可能會出現類似法國的無預警罷工。

總體而言,或許由於香港工會並未像英國工會這樣「強勢」,作為初到英國工作的港人,對加入公會並通過工會提供的各種服務為自身維權感到比較陌生。筆者經過多年的觀察認為,華人群體通常比較踏實,相信勤勞致富的道理,所以不喜歡參與公共和政治事務,認為和自己無關。但既然工會已經成為英國社會文化的一部份,了解工會的益處亦是快速融入英國社會的一個辦法。畢竟當遇到工作糾紛時,大家都需要一個「強大的依靠」來支持自己的合理訴求,或許工會就是這樣一個存在呢?◇

文|Tim

責任編輯:陳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