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眼看名人

吳惠林:第三章 好與偉大的差別──話「喬丹」

人氣 14

【大紀元2024年02月04日訊】第三篇

「一把無名火,幾行辛酸淚」可用來形容NBA巨星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在2004年5月間首次旋風式訪台,卻意外帶給死忠球迷們所受的創傷。為何一場原本可以是皆大歡喜、賓主盡歡的難得聚會,最後竟然落了個無法善了的遺憾結局?

用錯心比無心糟糕

根據來自各方的訊息,整個事件的癥結應該可以用「不平則鳴」來概括,而球迷們的不平又可分為「國際」和「國內」兩部分。在「國際」方面,我們知道該這次喬丹的「亞洲行」含括中國、香港、台北,以及日本四站,雖說台北據聞是臨時插隊的,但既然已列在行程中,理當比照其他三地的有關活動內容,至少不能過於大小眼,何況台灣還是僅次於日本的「喬丹牌」產品第二大銷售業績市場呢!但相對於喬丹抵台所受到的瘋狂追逐歡迎場面,他在台北卻只在球迷面前「露臉」一百多秒,與其他三地簡直是天壤之別,即使相對於喬丹在台的23個小時,也實在少得可憐。在喬丹離台之後,大家心情沉澱下來自然愈想愈不是滋味,或許「民族主義」情結也扮演了推波助瀾效果。

在「國內」方面,幾個藝人不但長時間與喬丹相左右,還引領他逛「夜店」,而且有意無意中顯露出「得意」神情,看在甚至於連背影都瞧不見的花大錢球迷眼裡,根本就是「特權」;再加上世貿二館所謂「喬丹球迷會」,不但名不符實,還將前排留給特權人士,這就難怪花錢且花時間冒雨排隊進場卻只能遠觀的球迷們心生被歧視的憤怒了。

隨著喬丹的離去,媒體不再炒作之後,球迷的怒吼聲早已是明日黃花,表面上一切已都回歸平靜,但喬丹從球迷心中的「神」降為凡人,以及球迷們受創的心恐成永遠的痛,這一切都難平復,更難彌補。由事後諸葛紛紛提出的各種分析,都言之成理,但其實也都圍繞在一個中心點,亦即試圖解釋球迷們為何由高度的愛急轉為極度的恨。或許由喬丹自己在某廣告片裡的一句廣告詞,可以獲得較佳的答案。

那句廣告詞是這樣的:「好與偉大的差別在於用心」。這個詞說得真是太好了,不過,「說得出口」是否能「做得道地」,其間的鴻溝是既深且大的。以美國職籃NBA來說,「好」,甚至於「頂尖」的球員非常之多,但稱得上「偉大」的卻寥寥可數,而喬丹又是「偉大行列裡的排頭」,他的功績都是「用心」的成果,對於籃球的用心讓全球人士都感受到,而喬丹之所以獨鍾傑克森教練,乃因有禪師之稱的傑克森帶兵是用「心」,讓全體隊職員都能融合在一起,而喬丹則擔任球隊的帶頭者,在全體隊員團結一心發揮團隊精神下,才有六次總冠軍的戰績,而對待球迷當然是更加用心了。

由此觀之,說喬丹不懂得討球迷歡心,不會真心對待球迷,實在說不過去。那麼,這次所謂的「快閃旋風」事件,應是主辦單位的問題較大囉?不過,我們能說業者不用心嗎?不能!光由業者別出心裁設計商業宣傳節目就可知道很用心,只是「用錯對象」,或「用心不當」,因為不是對球迷用心,而是針對一般商品消費者用心,因而「用心安排」的節目根本不是球迷們所要的,是很典型的「供需嚴重失調」。其實,喬丹與球迷若能直接面對面接觸,那怕只是「一秒」,相信球迷都會窩心的永難忘懷呢!因而問題根本不在時間的長短,而是在「有心或無心」,而「用錯心」說不定比「無心」還糟呢!

該次的「喬丹快閃」事件,雖給台灣住民留下不良印象,但也提供我們再一次回顧喬丹之所以能成功的緣由,並尋出值得我們可以學習的精神。我們由2003年初的一場籃球饗宴回顧起。

全明星賽的焦點

為何眾星情願拱月?

那是2003年1月10日,在美國亞特蘭大市舉行的美國職籃NBA全明星年度大賽。儘管此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會迄當時已舉行了52年,照理說觀眾應已看膩了老把戲,但根據AC尼爾森的收視率調查,該年NBA東西區明星賽的收視率卻高達9.8個百分點,估計全美有四百九十萬家庭收看。這項紀錄打破了美國有線電視史上籃球比賽轉播的最高收視率,不過,該項佳績並未讓人覺得訝異,反而被認為理所當然,只因為該年的賽事被標誌為「喬丹明星賽告別作」,錯過就只能在錄影重播時收看。

為何全明星(不但包括全美籃球巨星,還涵括全球其他國家最頂尖球星)賽會變為喬丹的個人秀?為何眾星心甘情願的拱月?為何喬丹告別作能夠如此轟動?主因就在喬丹幾乎與籃球劃上等號,而NBA之得以迅速擴展,之得以成功的急速全球化,喬丹的貢獻功不可沒。由喬丹的各種封號,即可窺知喬丹對籃球的貢獻,而喬丹所創下的各項炫人紀錄雖已足資證明其在全球籃球界的地位,其實還不能全部涵括。除了球技外,喬丹在其他方面所散發的魅力,更是讓籃球市場發光發熱的因素。

以球技來說,由被點名承接喬丹棒子的四小天王之說詞可知其菁華,湖人隊的「小飛俠」布萊恩說想傳承喬丹的籃球智慧,他表示從喬丹身上學到很多,也了解到勝負往往取決於心理層面,特別是喬丹那種能洞燭機先的敏銳觀察力,是成為偉大巨星的關鍵。魔術隊的麥葛雷迪最想學習喬丹的中距離作戰能力,他指出喬丹生涯初期憑著敏捷性與創意,切入、灌籃如入無人之境,但直到練就穩健的中距離作戰能力後,才邁向顛峰,此時也才能同時達到傳、切、投皆隨心所欲境界,在球場上也才能所向無敵。

至於暴龍隊的「新飛人」卡特和塞爾提克隊的皮爾斯,前者欣賞喬丹的滯空能力,卡特以彈性勁爆聞名,但他說自己雖跳得高,卻無法像喬丹一樣翱翔天際,而喬丹的滯空能力在灌籃時詮釋得最完美。皮爾斯則對喬丹能將體能與技巧完美融合感到佩服,他自認球技夠,但體能條件與喬丹就差一截,無法像喬丹一樣跑、跳,所以每當喬丹起飛總是能展現體能與技巧的極限。

一個顛峰成就者的特質

只要你敢於承擔、敢於出手

由當時世界籃壇最炙手可熱的這四位小天王,都只能各自瞧見並學習喬丹的一項特色觀之。不過,喬丹終究還是人,仍然逃不過年歲的摧殘,當時四十多歲的身手已不復當年勇,然而儘管出神入化的球技只能由影片重溫,喬丹的精神內涵與打球態度所顯現出的拼搏精神與智慧,卻讓人們見證了一位「顛峰成就者」的特質。有位學者將喬丹的成就歸納成四個特質:一是熱愛籃球,二是精進不懈,三是敢於冒險、敢於出手、不怕失敗、堅持不屈,四是做真實的自己。他將喬丹的特質引伸至任何人都可學習的部分,此即:平時就精進不懈、培養實力,等教練把關鍵的致勝一擊交給你時,只要你敢於承擔、敢於出手,你就是球場上的喬丹。

我們知道,籃球賽是團隊比賽,必須所有球員分工合作,發揮無私精神才能臻於極致,喬丹之所以能帶隊獲得六次總冠軍,讓所有隊友都能心悅誠服的融入團隊,是一大關鍵。這種讓他人都信任並願意共同達成使命的特質,雖不是人人都能擁有的,也可能是與生俱來的,但一般人仍然可以在後天經由培養、學習得到幾分吧!特別是「心誠」更可學到。

喬丹的豐功偉業是在芝加哥公牛隊時期成就的,除了喬丹本身的條件及特質外,如上文所言,有禪師稱號的傑克森總教練更是一位關鍵性人物。傑克森現今是已經有過三連霸的湖人隊總教練,而湖人之能稱霸,就是傑克森出掌兵符讓「歐(尼爾)布(萊恩)連線」發威,使三角戰術再現江湖之故。而喬丹之所以在第二次三連霸之後宣佈退休,主因就是傑克森離開公牛隊,可見喬丹深知傑克森的重要。不過,傑克森也不是自己一個人就能調教球隊,例如需要發明三角進攻戰術的溫特斯之協助。因此,不論是當年喬丹領軍的公牛王朝,或當時歐布帶頭的湖人三連霸,都是傑克森指揮下教練團的傑作。然而團隊之能完美運作,仍靠靈魂人物的運籌帷幄,喬丹和傑克森都是箇中翹楚。我們更不可忽略的是,NBA這項事業之得以輝煌蓬勃發展,擔任會長的史騰居功甚偉,就是他把NBA這個龐大機構運作得生動活潑、可看性高,也是他把NBA成功地全球化。

生產性自戀

關鍵性人物為何能有如此大成就?

這些關鍵性人物為何可以有此種大成就?是否具有某些性格特質?他們又如何善用這些特質?對於他人來說,是否也可以「有為者亦若是?」心理學家且擔任諸多大企業顧問的麥考比(M. Maccoby)在其理論與實際兼顧的《生產性自戀》(The Productive Narcissist)一書中就曾以傑克森打造公牛王朝的故事作為案例之一。麥考比以「生產性自戀」性格來描述成功企業家和任何一個組織,甚至於各界的成功條件,因為具此種性格者有某些優點,他歸納出八項,分別是改變全世界及開創新意的願景、獨立思考(或勇於冒險)、熱情洋溢、領袖魅力、強烈的學習慾、不屈不撓、對潛在威脅保持警覺,以及幽默感。對照上提NBA企業裡的諸位傑出人物,是否都有這些性格?

以喬丹來說,他表示在其職籃生涯中,有超過九千球出手未中、輸了三百多場球,有三十次以上教練和球友信任他,讓他投關鍵的最後一擊,卻失手了,而他強調,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敗成為其成功祕訣。這是麥考比說的不屈不撓、勇於冒險,其實也是我們常聽到的「失敗為成功之母」的古訓呀!而喬丹二度復出時球迷一片反對,因擔心其一世英名毀掉,但他強調「在生命中,我學到的功課是:不讓任何人來決定你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能做,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與抉擇。我不想活在別人的期望或幻想中,我走我自己的路。」這不也合乎開創新意的願景、獨立思考、勇於冒險、不屈不撓等特質嗎?不過,建設性自戀者也有弱點存在,麥考比列出不肯聆聽、太在意批評、疑神疑鬼、憤怒及謾罵、過度強調競爭及過度控制、孤立、誇大及撒謊、缺乏自覺及講究排場等。如何存優去劣,如何獲知自己是否為生產性或建設性自戀性格者,由喬丹來台事件是否提供了啟示呢?就煩勞讀者們自行咀嚼了!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朱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