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飲食文學家楊玉華專訪:從作家到華埠的守護者(上)

人氣 325

【大紀元2023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宜君紐約報導)「我感覺我在家中吃的每一樣食物都有個故事。媽媽會說:『喝粥(jook),這樣你才能活得久』,或是『喝冬瓜湯能修復你的氣色,而且能讓你的身子在夏天燥熱中保持清涼。』」——《中華廚藝》(The Wisdom of The Chinese Kitchen)中如此寫道。

為了記錄第一代移民美國的父母才有的廣東菜私房食譜,將傳統中國飲食的智慧傳承給下一代年輕華人,華裔美籍飲食文學作家楊玉華(Grace Young)放下熟悉的法國料理,一頭栽入中國飲食文學的世界,至今24年。

1999年出版的食譜文學《中華廚藝》,內容包攬了楊玉華家族的150道食譜與中國食養文化。甫一出版就獲得了國際烹飪專業人士協會(IACP)食譜類評審獎。自此,楊玉華在美國華人飲食文學領域中展露頭角。

《中華廚藝》(The Wisdom of The Chinese Kitchen)一書封面。(Courtesy of Grace Young)

她繼而出版《鑊氣》(The Breath of Wok),將興趣轉向與美國人分享中式鐵鍋才有的「鑊氣」奧妙,而獲得「炒菜大師」(Stir-Fry Guru)的美名。楊玉華家中的一口鐵鍋甚至成為全球最大的博物館與教育研究機構——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館藏物。

蒜香雞與鹵鴨上榜 楊玉華鍾愛的五家華埠餐館與必吃美食(下)

2022年,楊玉華在有「飲食界奧斯卡」之稱的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獎(James Beard Fundation Award),獲得了年度人道主義獎(Humanitarian of the Year)的殊榮。

楊玉華獲獎的主要原因,是她為了重振華埠的餐飲經濟而「投筆從戎」——從書桌前走到紐約最古老的「中國城」(Chinatown,廣東人稱「華埠」)街弄之中,實地勘察華埠餐館的蕭條,透過鏡頭下的畫面與媒體的力量,讓美國人在疫情中對華人餐館與小商家投以更多的關懷與關注。

《大紀元時報》原本打算在5月「亞太裔歷史月」期間,推出楊玉華的專訪,並帶讀者一窺資深飲食文學作家最喜歡的5家華埠餐館與必吃美食。但是作家在舟車勞頓後,身體微恙而不得不延後採訪。

線上採訪當天,楊玉華的語氣謙虛卻熱情,即使家中愛貓有時會調皮地打斷採訪,這位知名作家都沒有露出不耐煩的情緒,而是娓娓道來她受熱愛下廚的雙親影響,自小耳濡目染地培養了對粵菜的喜愛。

少女時期,楊玉華受「美國版傅培梅」名廚茱莉亞.柴爾德啟蒙,一腳跨進法式料理的世界⋯⋯

楊玉華沒想過,她有一天會為了幫助疫情中的華埠餐館與害怕成為偏見受害者的亞太裔美國人,而在既有的獲獎飲食文學作家頭銜上,再加上「社會運動者」這一稱號。

2022年1月31日,中國黃曆新年除夕當天,紐約市華埠披露街商圈人煙稀少。(林宜君/大紀元)

像珍惜家人般地熱愛華埠

3年前,紐約COVID-19疫情正值高峰期,曼哈頓的華埠出現大量餐館倒閉潮,連當地最知名的宴會酒樓金豐(Jing Fong)都宣布停業,商圈核心的勿街(Mott St)空無人煙,宛如鬼城。

「我從電視上看到很多華埠餐館因為疫情影響,很多人對中國餐廳有偏見,都不願意上門,所以這些餐館的生意變得非常蕭條。我就覺得我得去幫助他們。」楊玉華說。

她成立「支持華埠基金」(Support Chinatown Fund),與社區青年組織「歡迎來華埠」(Welcome to Chinatown)合作,成功募資3萬美元,為當地長者派送3000份餐點。

2020年2月底,紐約海報博物館「Poster House」在策畫有關中國近代發展的海報展覽時,曾向楊玉華請益。當博物館也不得不因為疫情限制關起大門時,楊玉華提議直接到華埠採訪,讓華人直接向鏡頭吐露他們在疫情中掙扎求生的心路歷程。

最終,兩方共同製作紀錄片「冠狀病毒:華埠的故事」(Coronavirus: Chinatown Stories),內容涵蓋餐館業者與小商家業者的訪談、華人社區在疫情中互助等主題,地點除了有紐約市曼哈頓華埠、布碌崙的「中國城」班森賀,還有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華埠。

「真的很感謝Grace,希望她能繼續這樣的善行!」班森賀社區中心「松柏之家」董事會主席李宗保(Don Lee)說,楊玉華幫忙他籌款給社區長者派送了近6萬份免費餐點,還因此拯救當地的華人小餐館。

餐館老闆從冷漠到交心

紀錄片拍攝期間,有7成的餐館因不堪生意蕭條,在採訪的隔天停業,也有業者不願意狼狽上鏡,而拒絕接受楊玉華採訪。華埠粵菜老字號「合利」(Hop Lee)就讓楊玉華的拍攝團隊吃了閉門羹。

楊玉華回憶老闆Johnny Mui不僅拒訪,還要她離開。「他跟我說,現在都沒有生意了,還要採訪什麼?」

即使被拒之門外,楊玉華仍不改初衷,她捐出為紐約城市大學亞裔校友會演講的費用給合利,私下也多次入內用餐,與老闆成為了交心好友。

2021年4月1日,CUNY校友會、作家楊玉華(左一)將支票贈與合利餐廳經營者Johnny Mui(右二)。(林宜君/大紀元)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亞太裔美國人在疫情期間受到的不公對待,楊玉華也在社群平台上發起「#LoveAAPI」(我愛亞太裔)的宣傳活動。

對華埠與亞太裔的無私關懷,讓楊玉華在2022年獲得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的肯定,成為年度人道主義獎的得獎者。

同一年,楊玉華以文學成績與對華埠的關愛,成為以美國傳奇廚師茱莉亞.柴爾德為名的茱莉亞柴爾德獎(Julia Child Award)年度得獎人,並將5000美元獎金悉數分給全美5個關注華埠的亞裔組織。

2022年10月,楊玉華在史密森尼學會接受「茱莉亞柴爾德獎」(Julia Child Award)。(Jaclyn Nash/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

美國電視主婦名廚的啟迪

楊玉華之所以如此熱愛華埠與飲食文化,根源於她身為美國廣東移民第二代的生活經驗。

「我的爸爸、媽媽非常喜歡自己下廚,所以我也跟著喜歡做菜。」楊玉華回憶道。但她小時候只是喜愛家人自製的廣東家常料理,還不至於特地拜師學藝。真正帶她走向專業料理人的啟蒙者,是美國電視上的主婦名廚,也是電影《美味關係》(Julie & Julia)的主角——茱莉亞.柴爾德。

自小吃慣廣東菜的楊玉華,第一次從茱莉亞.柴爾德在電視中主持的烹飪節目知道,原來牛肉可以做成勃艮第紅酒燉牛肉,還有種甜點叫做舒芙蕾(Soufflé)!

她於是陷入這段「美味關係」,視茱莉亞.柴爾德為偶像,甚至寫信給電視台詢問名廚的布里歐許麵包配方。

11歲的小楊玉華一拿到食譜就照做,「結果讓全家非常滿意」,而她也與「食譜」結下一輩子的情緣。

楊玉華的《中華廚藝》獲得國際烹飪專業人士協會(IACP)的最佳國際食譜獎。2000年春天的頒獎典禮中,楊玉華(左)與茱莉亞.柴爾德合影。(Courtesy of Michael Wiertz)

到了13歲時,楊玉華向藍帶名廚徒弟約瑟芬.阿拉爾多(Josephine Araldo),提出以免費幫忙洗碗換取上課的機會,正式學習法式料理。此後,她輾轉在飲食行銷機構「Time Life Books」任職,並參與出版超過40本食譜。

彼時,她已經離開西岸到紐約生活,少了與家人頻繁互動的機會。有時得等到中國新年,楊玉華才有空回家與雙親吃年夜飯。

「每一次回家,家人總是為我準備最豐盛的佳餚。那時候,我才意識到,我把這一切當作理所當然,並沒有把父母的手藝傳承下來。」楊玉華說。

家族食譜裡的情味與智慧

「在美國長大,道格拉斯(Douglas,楊玉華哥哥)與我表現得更像美國人,而不是中國人。我們的口味、嗜好,還有目標,都像是美國人。」楊玉華在《中華廚藝》中寫道。

當家族同輩熱衷吃漢堡卻不懂做廣東菜時,楊玉華意識到要讓美國年輕華人走進傳統中國料理的世界,只能從她自己開始改變——第一步就是保留家族食譜。

楊玉華向雙親討教食譜時,鮮少談論過去的父母,主動與她分享她以前不曾耳聞的有趣故事。

「起初我以為只是從家人那裡得到所有我喜歡的菜的食譜,但最終卻變成是我認識父母的一種方式。」楊玉華說,「因為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通常不會說太多關於他們在中國的生活,或過去的事。但在一起做飯時,他們會說各種不同的故事。」

小楊玉華和父母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唐人街的宴會中。(Courtesy of Grace Young)

原來出身上海的母親在香港生活時,會在家中廚房裡觀察幫傭工作,而父親早在40年代,就在加州舊金山的格蘭德大道開了一間名為「Grant Cafe」的餐館。

楊爸爸與楊媽媽媽在說故事的同時,還會回頭找起老照片,與眼神充滿驚喜的女兒分享。

《中華廚藝》曾提及,自共產黨在1949年占領中國後,楊玉華的雙親與祖輩舉家遷美。家中第一個長孫,也就是楊玉華的哥哥是在美國出生,祖父為他取名「念中」,盼望這位在異鄉出生的長孫永遠不忘記中國。

因此,楊玉華筆下的食譜從華人米食文化談起,再到廣東移民的思鄉菜,還有家人耳提面命傳統飲食的食療價值,都是她對移民生活與家族歷史的凝望。

楊玉華的父母合影。(Courtesy of Alan Richardson)

責任編輯:鄭樺

相關新聞
五匪劫紐約華埠珠寶店 四匪均高齡
華埠市議員馬泰召開里民大會 百餘民眾參與
本週波士頓華埠治安報告(6/16/2023)
紐約市交通局華埠連結會議 社區反映柏路周邊交通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