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AI浪潮下的黑手仔街 變身Maker尋寶天地

2018年3月成立「自由路五金商圈」,成為全台唯一聚焦「五金」的市集商圈。(黃玉燕/大紀元)
人氣: 16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1年0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台中有條「黑手街」曾走過台灣經濟最風光的歲月,也是台灣經濟奇蹟幕後重要推手。過去很多中台灣有很多工廠、工地的機械都會來下訂,如今如小木屋等休閒娛樂事業,或是個人改裝摩托車,也都會找上「黑手街」。加上政府推動創客MAKER政策帶動下,「黑手街」成了專業人士及學生動手做的尋寶天地。在AI浪潮夾擊下,他們仍是最基礎、最具彈性、求新求變,不被世代淘汰的一群小尖兵。

近年DIY風氣盛行,加上校園推廣動手做、創客風,走進黑手街像進入一座寶庫。若想要一台木頭鑽孔機,就先找到鑽頭專賣店買鑽頭,接著到隔壁商店買馬達,也許斜對面就是電料行,可以買到插頭和開關,轉角找到賣風扇和基座的,最後挑一些五金零件工具等等,即可自行組裝完成。有趣的是,鑽頭可能來自日本的淘汰品,馬達是從美國報廢機械拆下的,經過組裝拼湊而成;而這些零件往往不及新品價格的1/2,可謂價廉物美。

2018年3月成立「自由路五金商圈」,成為全臺唯一聚焦「五金」的市集商圈。(黃玉燕/大紀元)

全台唯一「五金」商圈市集

台中黑手街源自50年前中區柳川旁的「溝仔邊壞鐵仔街」,以販賣進口廢五金機械零件為大宗。1970年代,近百店家搬遷到台中火車站旁的公有建國市場,無法進駐市場的,就承租市場旁的軍有土地,於是有了「黑手街」。

1989年、九二一大地震之前,黑手街就開始覓地遷移,2011年位東區自由路四段合資的建地交屋後,陸續進駐的有72間商店,其餘有的退休、有的歇業,另有10家商店也在對街開店營業。2018年3月成立「自由路五金商圈」,成為全台唯一聚焦「五金」的市集商圈。而建國市場也在2016年拆遷,黑手街正式走入歷史。

自由路五金商圈入口處有小熊裝置藝術。(黃玉燕/大紀元)

少了逛街人潮  專業消費交易不減反增

明德五金是建國市場的老班底,十年前搬進自由路五金商圈後,老客戶也跟著第一代老闆過來。第二代小老闆陳永福說話時眉宇間透著信心,「景氣不好不代表所有行業都不好,這段時間機械業不好,但是汽機車業都不錯,建築業需要的水電材料量也很大,所以少了消費逛街的人,生意和過去其實也都差不多。」

明德五金是建國市場的老班底,十年前搬進自由路五金商圈後,老客戶也跟著第一代老闆過來。(黃玉燕/大紀元)

取下牆上一排不同規額的螺絲釘樣本,陳永福說,這是組裝小木屋用的,還有像公園健康步道、湯姆熊這些休閒或是娛樂場所,組裝時也都用到不同的螺絲;因此這幾年也都在累積新客戶,但最重要的是要跟上時代需要、求新求變,因為永遠都會有不同行業找上門。而台灣很強的部分,像是歐美需要的電子產品、食品設備,或是組裝摩托車外銷東南亞都非常有競爭力,至於研發或是Maker,大陸都很會模仿,加上他們原物料成本低,所以會有淘寶,讓台灣吃不消。

對於AI的襲擊,他說那是不同領域,五金生意並不會因追求智慧化而被淘汰;只是五金行業競爭越來越大, 明德五金累積40年的信譽,在螺絲競爭市場中,逐漸建立自己的特色,就像一些獨特資材,客戶往往都要找上明德才能獲得解決。而這些特殊的、壓成本的東西,其實也是生意上的賭注。

搬進五金商圈四年的勝吉電機行,賣工業小風扇、變壓器是大宗,林姓女老闆說,過去在建國市場,有很多觀光客和買菜的婦女,順便來逛逛的人潮很多;現在逛店人潮雖不及過去一半,但是成交量並未改變,來買的都像Maker,是專業需要或是學生,不過她也透露,開店還是需要有量,Maker都是客製的,較難有利潤。

搬進五金商圈ˋ4年的勝吉電機行,賣工業小風扇、變壓器是大宗。(黃玉燕/大紀元)

中古五金市場老少通吃   七年級生偏愛台灣新品

勇進五金行是2年前最後一批進駐商圈的商店,第二代老闆曾智源說,上一代經營內容是外匯品居多,也就是販賣進口報廢的器材或零件為主,像拆船後的船錨、鍊條之類的,因為過去美國、日本的工藝勝過台灣,因此很多台灣人喜歡外匯品,因為拆下來的品項好、價格也比新的便宜一半,如今這些拆解品主要客戶都是中年以上的。

「七十年次的不能接受用中古的,因為同樣要花錢,為何不用新的呢?」曾智源說,現在消費族群變年輕了,上門的多是30、40歲以下的族群,他們多半不希望再用二手品,基本上都是買新的。

在實用面向,外匯品多是工廠使用比較多,而會買新產品的多半是建築業,因為需要攜帶輕巧的機械工具,認為同樣的價錢當然要買台灣新的,何必去買日本的中古貨?加上他自己有維修服務,所以也不會想去賣中國製造的次級貨,給自己添麻煩。

離開經營二十多年的建國市場店面,他說,搬遷雖有不確定性,但是因為販賣的都是專業的商品,所以與過去的生意比較,雖然過路客減少了,但是會從那邊跑過來的顧客,來到這邊都會買,所以生意整體上並未受到影響。

「七十年次的不能接受用中古的,因為同樣要花錢,為何不用新的呢?」勇進五金行老闆曾智源說。(黃玉燕/大紀元)

永續傳產商圈    穩固B2B招手零售群

自由路五金商圈成立後,在入口意象、街道標示與商圈節電等項目,陸續獲得中興大學人社所與臺中市府相關補助與規劃。為了招攬客人,商圈設地下停車場,推出前半小停車免費,這項優惠超越許多商圈。

商圈主委楊勝雄指出,現在傳統產業的買賣方式與過去不同了,如何結合現在的需求,走未來更長遠的路?過程中會遇到瓶頸,所幸有大學協助設計規劃,對商圈綠化與藝術性提出建議;他希望可以保留過去傳統市集的風貌,且配合時代需要發展不同的商業型態。未來除了強化商圈既有B2B 的商業模式,也希望藉由主題活動,帶動商圈的零售來客族群。

市府經發局指出,台中東區在日治時期就聚集上百家工廠,以製造金屬零件為大宗,為中部早期五金、電子、電料等產業的集中區,形成著名的「黑手仔堀文化」。這群白手起家的五金業者,代表台灣本土的奮鬥不懈精神,期望未來「黑手仔堀文化」能夠在與商圈管委會共同努力下,透過主題活動增加商圈店家及民眾的參與度,活絡商圈的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鄭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