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森宣布解封加州基本框架

「最具挑戰性 對所有人都是艱難階段」

紐森在4月14日的記者發布會上表示,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將會對「居家防疫」令做出調整。圖為走在街頭的兩位老人。(Photo by Justin Setterfield/Getty Images)
人氣: 102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0年04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周鳳臨綜合報導)4月14日,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兌現上一日承諾,宣布中共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下,逐步解封加州的基本框架和指導原則,但紐森並未如部分人所期望的,提出恢復加州經濟活動的具體日程或者路線圖。

加州實施「居家防疫」令已經接近1個月時間了,初步看來,這些措施已經成功延緩了疫情擴散,加州中共病毒新增確診病例趨勢平緩。但可能並不能如多數人所願,能夠很快恢復之前的正常生活狀態。

紐森在當天的記者發布會上表示,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將會對「居家防疫」令做出調整。他說:「在我們考慮重新開放部分加州的時候,我們必須以科學和數據作為指導,我們還必須接受這一點,我們將與以前的狀態有所區別。」

紐森提出,必須在6個指標均滿足的情況下,「居家防疫」令才能得以解除:
* 要能夠做足夠多的檢測,監控疫情,保護社區;能夠追蹤和隔離與確診者密切接觸人員,並對確診者、被隔離者進行診療;
* 有能力防止病毒在高危人群中傳播;
* 醫院、醫療系統有能力應對疫情高峰;
* 有能力研製新的療法,並滿足患者需求;
* 商店、學校及托兒機構,能夠做到保持社交距離;
* 有能力決定何時重啟某些措施,比如,若有必要,可能會重啟「居家防疫」令。

到4月14日上午為止,加州死於中共病毒的患者新增了71人,總數達758人;舊金山灣區10縣共有5,341人確診感染,其中148人死亡。

「今天我們死亡人數達到一個新的紀錄」,紐森說:「我們尚未走出泥沼,但我們也認可,(封鎖)不能成為永遠的常態。」

加州公共衛生部主管索尼亞‧安格爾(Sonia Angell)表示,加州抑制疫情的做法奏效,但必須小心行事,不能讓疫情死灰復燃。

安格爾強調說:「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馬上開放,讓所有人都回到街道,繼續之前的生活方式。因為,事實上,我們如果取消所有的措施,我們將再次迎來疫情高峰。我們現在的選項是,目前能夠討論將如何逐步修改目前的禁令,讓大家都稍稍輕鬆一點,但仍能夠繼續保護加州人的健康。」

安格爾並稱,加州能夠獲得平緩的疫情曲線,這是一個可喜的成果,但她也承認,禁令對加州經濟、低收入人群,以及醫療系統造成巨大損失,這種狀況無法長期保持。

安格爾說,計劃中的對禁令的改動,不能讓加州人回到中共病毒疫情之前的生活狀態中去,「這是以一種保證大家的健康基礎上,向前走的步驟,但會有改動」。

紐森總結抗疫的幾個階段,稱第一個階段採取的策略是,對從中國武漢疫區過來的人進行遣返;第二個階段是緩解階段,是在發現第一個社區傳染病例時,就開始採取的策略,逐步加碼到讓老年人待在家中,隨後到關閉學校、群聚性活動等,以減緩病毒傳播速度,隨後到全加州範圍的「居家防疫」令,以及要求出門社交距離等。

紐森稱,第三個階段是為應對疫情高峰做好準備的階段,不僅擴充各地區醫院的收治能力,還建設了臨時醫院等設施,以滿足潛在的更多患者的需求。

「下一個階段,就是今天我要跟你們談及的階段,我將其稱之為『樂觀階段』(optimistic phase),也就是我們已經經過了疫情高峰,準備開始過渡到疫情壓制階段。」紐森說:「最終到我們獲得群體免疫,以至於成功研製了疫苗。在這之前的過渡時期,我們見到了盡頭的希望的曙光,充滿了樂觀和希望,希望這一切都能夠過去。這個過渡階段,也是所有階段中最艱難、最具挑戰性的階段。」

紐森稱,目前保證公眾健康的努力重點,將調整到以下幾點:
* 保證醫院有能力收治患者;
* 防止高危人群感染病毒;
* 建立保證健康、公眾安全的保護機制;
* 減少疫情對社交、精神,以及經濟方面的危害。

紐森同時警告,別指望生活會很快恢復常態,「可能會在禁令嚴格、寬鬆之間來回調整一段時間,每個個人都需要盡到自己的責任,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對於那些被暴露的人,更應該盡到自己的責任」。

對於恢復大規模集會、觀看體育比賽或者音樂會等活動的呼籲,紐森表示,可能在研製出疫苗,以使人們獲得對病毒的群體免疫力之前,這些活動可能都不會恢復。全美國的衛生官員表示,如果一切順利,恐怕最早在2021年春季之前,疫苗都不可能準備就緒。◇

註:新冠狀病毒,也稱武漢肺炎病毒,大紀元認為叫「中共病毒」更準確。因該病毒來自中共統治下的中國,更因中共掩蓋疫情導致病毒向全世界擴散,並造成全球大流行。

關注我們facebook主頁,及時獲得更多資訊,請點這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