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客家龍神壇揭幕 客家人的龍神信仰

苗栗市長邱鎮軍和與會嘉賓與市公所15節龍隊完成牽龍儀式。(許享富/大紀元)

人氣: 69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20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2020「苗栗火旁龍」系列活動,正式將「牽龍」納入火旁龍七部曲,為使苗栗火旁龍文化更加完整,苗栗市公所1月31日在貓裏喵親子公園旁舉辦客家龍神壇-「牽龍安座」儀式,由邱鎮軍市長等人為參加「苗栗火旁龍」的龍隊授贈錦旗及披掛禮巾,象徵牽龍到位,完成苗栗火旁龍第二部曲。

活動中先由客家龍隊帶來全套路的暖場表演後,苗栗市長邱鎮軍、縣議員余文忠及中油探採研究所所長陳大麟—–等與會嘉賓為「客家龍神」點燃燭火。

客家龍隊的精彩表演,揭開客家火旁龍的納牽龍序曲。
客家龍隊的精彩表演,揭開客家火旁龍的納牽龍序曲。(許享富/大紀元)

「客家龍神」由白米排出龍頭、龍身、龍爪、龍尾,以大壽金摺為龍角,以香枝折為龍鬚,龍身插上錢幣作為龍鱗,形體莊嚴但不失親切。隨後由市長邱鎮軍及貴賓們為「苗栗火旁龍」龍隊代表授贈龍旗及披掛禮巾,象徵牽龍到位,完成牽龍儀式的各龍隊,在火旁龍期間需謹遵規矩,恭謹行事,共同為苗栗火旁龍建立優質龍隊的形象。

邱鎮軍指出,藉著龍神信仰,可以理解客家人是生活在天(神)、地(龍)、山水之間的浪漫族群,因此苗栗市公所自2020年起正式將「牽龍」納入苗栗火旁龍的第二個步驟,成為苗栗火旁龍七部曲 : 糊龍、牽龍、點睛、迎龍、跈龍、火旁龍、化龍。

客家火旁龍七部曲:糊龍、牽龍、點睛、迎龍、跈龍、火旁龍、化龍
客家火旁龍七部曲:糊龍、牽龍、點睛、迎龍、跈龍、火旁龍、化龍。(許享富/大紀元)

邱鎮軍表示,苗栗火旁龍納入「牽龍」步驟,不僅可以讓形制上更為完整、更具客家特色,並藉此將苗栗市打造成「文化龍城」,讓「客家龍神」從苗栗客庄的守護神提昇至客家的守護神,進而擴及成為全民守護神。

苗栗市長邱鎮軍活動期間贈送限量繪馬祈福卡與客家神龍御守。
苗栗市長邱鎮軍活動期間贈送限量繪馬祈福卡與客家神龍御守。(許享富/大紀元)

龍神文化創意總監謝文正指出,客家人有龍神信仰,之前是隱性的,但是現在客家人不認識龍神,他們與聯大和苗栗市公所合作做研究,把龍神文化好好鋪神,讓全國客家人一起認識自己的文化,因此在糊龍之後,把龍神請來,客家人叫做牽龍(請龍神來),請龍神祝福。

龍神文化創意總監謝文正說明:客家龍是客家精神與客家文化的精髓。
龍神文化創意總監謝文正說明:客家龍是客家精神與客家文化的精髓。(許享富/大紀元)

謝文正表示,慶典活動主要活動在正月15,舔龍跟著龍走,龍要熱鬧,民眾也跟著去熱鬧,象徵一年從寒冬進入春天要熱鬧開來,大地復甦,象徵新的一年開始了。

謝文正說明,米龍是跟道長做研究的古禮,在龍頭裡有放一隻龍骨,讓這隻米龍注入靈魂(精神領域的東西)。請來之後才能點睛(糊龍開光),然後舉行慶典活動,客家人的文化孕育其中,再將龍請回天上叫做化龍。

客家龍神壇,龍神內有一龍骨蘊含客家精神風範。
客家龍神壇,龍神內有一龍骨蘊含客家精神風範。(許享富/大紀元)

謝文正說,龍神是客家人重要的信仰,是客家人的DNA,讓客家人與其他族群區別;它們會去尋找山龍神,要和山地結合在一起,客家人才是中華文化天人合一的境界的那一群人,呈現的方式讓世人好理解,是教育世人的方式。

謝文正提到,把客家真正的精神與文化帶到節慶裡,這才是真正的客家人,全球客家人共同的DNA;該活動讓客家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是客家人和天地相處的生活哲學,就是在龍神信仰上表現出來。

苗栗火旁龍第二部曲「客家龍神壇」於2月1日至2月10日在貓裏喵親子公園旁舉辦一系列祈福開運活動,活動期間每日9時到下午5時,現場有街頭藝人表演定時表演、投幣求籤贈送限量繪馬祈福卡及客家龍神御守等活動,歡迎民眾闔家大小前往走春祈福。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