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誰輸誰贏﹖ IBM獲全勝 SUN 受最大衝擊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8月28日訊】ZDNet China8月27日消息,去年﹐很多公司的CIO開始加緊為數據中心尋找IBM MVS﹑AS/400 O/S﹑Sun Solaris﹑HP/UX和微軟的Windows NT/2000的替代品。最近的種種跡象表明﹐這個替代品很有可能是Linux–一種可以在目前所有硬件上運行的操作系統。

讓我們看看最近一段時間Linux應用的快速增長﹐並分析一下這對於在你們的企業裡採用Linux的決策有怎樣的影響。

影響剛剛開始

Linux天生就是為企業打造的一個產品﹕它的零售系統和線纜網絡﹐還有成千上萬的潛在功能設備。Sherwin Williams是北美最大的顏料製造商之一﹐5月時﹐它宣佈選擇IBM為它的2500個分店建立全新零售系統。這可能是數據庫市場上﹐Linux迄今為止贏得的最大訂單之一。

而且除了運作銷售點的系統之外﹐Linux還要運行這家公司的配色軟件﹐並向員工提供Linux版本的電子郵件和瀏覽器。Sherwin Williams此舉節省了數百萬美元的軟件授權費用﹐它可以用節省下的金額﹐另外進行系統升級維護和客戶服務。

在功能相對較弱﹐價格也相對較便宜的網絡終端用戶設備上﹐運行Linux將會節省另外一大筆費用。Linux在金融服務領域也開始大顯身手﹐而這個領域之前一直是Unix的領地。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和Merrill Lynch都把他們的主要系統轉換成了Linux。

贏家和輸家

不要認為只有微軟會受到Linux解決方案的影響。在金融服務這個市場的舞台上﹐Sun也猶如芒刺在背。由於更多的軟件公司提供Unix產品﹐金融服務業開始發現他們可以使用廉價的Intel PC+ Linux﹐來取代他們已購買多年的Sun SparcStations和操作系統。

既然市場正在向Linux招手﹐這種影響也會在整個行業內反應出來。如果Linux能夠很快得到廣泛地應用﹐有些公司將會損失慘重﹐而另一些公司﹐將會成為大贏家。

輸家﹕先是Sun﹐然後是微軟

絕大部份Linux支持者都非常痛恨微軟﹐但短期內﹐受Linux衝擊最大的卻是Sun。

對於公司來說﹐Linux採用的是一種傻瓜式解決方案﹐用戶可以在便宜的﹑裝有Linux的Intel處理器機臺上運行﹐效能與昂貴的﹑裝有Solaris完全一樣的軟件類似。無論如何﹐微軟在零售市場的表現並不出色﹐零售市場被來自諸如NCR和IBM這樣的公司所統治。這些機器都把Linux作為嵌入式平臺加入到系統中。

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Linux將會大大減少微軟的Windows 2000﹑“.Net Server”和“.Net Framework”在數據庫市場上機會。因為在數據庫操作系統的市場上﹐有太多公司會從Linux這種開放﹑非私有的﹑不須支付許可證費用的操作系統上受益。

贏家﹕IBM﹐戴爾和軟件製造商

誰將會從這個開放源代碼標準中得益﹖IBM將是個大贏家﹐它已經在Linux上投資了10億美圓﹐現在是開始收穫的時候了。如果數據庫系統採用Linux﹐IBM的硬件﹑咨詢服務和軟件都將會有很大的獲益。

在服務器和工作站(不是桌上型計算機)市場上﹐諸如戴爾﹑新惠普這樣的公司﹐將有機會以Linux逐漸取代現有的成千上萬服務器和工作站。當然﹐軟件廠商需要在Linux/Intel平臺上開發許多產品﹐而他們現在已經開始在進行了。

當今的CIO們更有可能考慮在他們的系統中採用Linux操作系統。我認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很多軟件/硬件廠商的產品已經為Linux做好了準備。

Linux的諷刺命運﹖

但是採用基於Linux的數據庫系統﹐還是面臨著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把開發一個操作系統作為一項公眾服務﹐這樣做法的新鮮度最終會過去。當開放源代碼的狂熱過去以後﹐有一﹑兩件事就會發生了﹕首先﹐如果Linux想要發展的話﹐那些得利於它的公司–處理器製造商﹑硬件OEM製造商﹑IBM和軟件製造商–將不得不為了贏利目的﹐出資成立一家新公司來使這個操作系統更完善。

第二種可能發生的情況就是﹐這些公司為了把自己與別人區分開來﹐各自開發一些不兼容的Linux版本。這就像80年代的UNIX一樣﹐也就是人們為了滿足對一個能夠有大量應用軟件操作系統的需求﹐最後只得又放棄Linux﹐不得不只有一個選擇–微軟的Windows。這樣的情形也不是不可能發生的﹗這恐怕是Linux發展廠商必須正視的問題。(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IBM在臺北展示全球第一款Linux手錶計算機
Linux市場去年整体下降今年將反彈
Linuxcare東山再起 专作IBM服务器的生意
Sun啟動LAMP計划搶佔Linux市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