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八國聯軍中的美國(九)——美國正式調兵北京前後(上)

北明

人氣 9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3月14日訊】殺戮中的孤城北京

聯軍兩千人乘火車趕赴北京卻被攔截和圍困的消息再度震驚世界。而當世界把眼睛投向中國的時候,義和團湧入北京燒殺搶掠的暴行(見本系列上篇),使得世界失卻了和北京的聯繫。從6月10號美國國務卿約翰 海發電報明確指示康格,在義和團暴亂中,美國絕對不做任何有違美國歷來在華行爲和原則的事,絕對不於與列強結盟。然而在這之後的數日,約翰海沒有收到康格的任何回電。康格在其後曾經發了數封陳述情況的電報,不過它們是在三個多月之後才抵達美國的。它們的價值只是在時過境遷之後,成爲史學家手中的歷史見證,爲一百年後仍然不明真相的中國人解當時的情況,留下一個機會。

世界各地也沒有任何關於北京的實況報道。6月15日,約翰 海預感到情況不妙,往北京發電詢問康格:“你需要更多軍人嗎?與海軍指揮聯繫並回報”(Mr. Hay to Mr. Conger. Department of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June 15, 1900)。

孤城北京中的外國公使館更是被層層包圍,與外界徹底失去聯繫。5天以後,困守公使館的各國公使再度召開會議,商議解決辦法。德國公使提出,各公使館代表聯袂前往總理衙門要求保護。雖然情況危機而且十分必要,但是有日本書記官殘酷被殺、暴屍道旁的前車之鑒,爲人身安全考慮,各國公使對德國公使提出的集體行動的建議表示拒絕。德國公使克林德(Freiherr von Ketteler)堅持面見總理衙門官員而單獨行動。他去聯絡的行動成爲他生涯中做的最後一件事:他一去無返,他在自己乘坐的豪華大轎上被清軍一槍打死。這是外國公使最後一次企圖依靠清政府解決問題而訴諸聯絡溝通的結局。這個結局正式地、徹底地掐斷了各國聯合請求清政府解決義和團暴亂的念想。

然而世界當時並不知道德國公使已經在北京大街上飲彈身亡。國際社會等待的是更壞的消息。而各當事國則斷然拒絕再等待。

美國方面仍然沒有北京的回音。約翰 海轉而求助清政府駐美國大使吳廷芳,希望得到北京公使館的任何消息,但是徒勞無功。消息中斷將近一個月的時候,約翰 海通過義和團控制的電訊給清朝二號人物,總督李鴻章發密碼電報,請他轉交美國公使館的康格。這位元國務卿十分謹慎,他在密碼電報中對沒有康格平靜而沒有表情地說了三個英文字:Communicate tidings bearer(與信使聯絡。Mr. Hay to Mr. Conger, Department of United State, Washington, July 11, 1900)。但數日過去,仍然沒有任何回音。其他各國對駐本國的中國大使的求助也同樣沒有結果。

圍城之下,沒有消息等於就是不祥之兆。國際社會開始流傳義和團已將駐北京所有公使斬盡殺絕的傳言。幾個星期過去,仍然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得到自己的公使館的任何消息。人們開始確信那些不脛而走的傳言是真的(“The life and Letters pf John Hay”by William Roscoe Thayer, 1915)。

7月19日,美國總統麥金利(McKinley)任命柔克義(Rockhill)爲美國駐華專員。約翰 海指示柔克義說,他將啓程赴中國,並依照他所接受的口頭指令行事(Mr. Hay to Mr.Rockhill. Department os United State, Washington, July 19, 1900)。

確證“死而復生”的公使館

7月20日,絕望的約翰 海突然收到一封密碼電報。電報是中國駐美大使轉交的。電文是康格寫給約翰海的:“一個月以來,我們一直被圍困在英國公使館,中國軍隊的槍擊和炮彈聲不斷。只有迅速解救才能阻止大量屠殺。”電報落款日期是四天以前的7月16日。(“The life and Letters pf John Hay”by William Roscoe Thayer,1915. 下同)

這封電報如同一個炸彈,啟動了在絕望中歸於平靜的國務院。人們奔相走告說美國公使館還存在,在北京的美國人還活著。但是最初的興奮過後,人們開始冷靜下來發出疑問:這封電報是真的原自康格之手嗎?中國駐美大使轉交的這封一個月以來的唯一一次消息,雖然是以密碼形式遞交到國務院的,但是難道義和團沒有佔領他們圍困的公使館嗎?如果佔領了,難道他們不會發現轉移密碼電報的工具嗎?如果發現了,他們就沒有可能以康格的名義起草這封電報並脅迫清政府轉交嗎?爲什麽這封電報只提及“中國軍隊的槍擊和大炮聲”而沒有提及義和團?

費盡猜疑之後,次日,約翰 海在乾脆直截了當給康格發了一封密碼電報,希望確證那封突然抵達的來電的真實性,確證康格及其公使館到目前爲止安然無恙。海在電文中說:“轉交電報收到,真實性值得懷疑。請回復,告知你姐姐(或妹妹—引者)的名字。”義和團可能從密碼轉譯書上學會密碼翻譯,但是不大可能知道康格家人的名字。約翰 海用這個辦法證實了公使館依舊安然於危難之中(Telegram.—Cipher. Sent through Chinese minister. Mr. Hay to Mr. Conger. Department of State, Washington, July 21, 1900)。

決定遠征北京解救公使館

既然公使館及其人員還在,虛驚過後,美國開始真正考慮派兵中國。7月21日在海要求康格確證自己姐姐(妹妹)姓名的同日,美國陸軍司令查飛(Chaffee, Adna Romanza)將軍接到魯特(Root)的命令,肩負“ 遠征解救”任務,即刻啓程中國。次日,美國陸軍將領威爾遜(James Harrion Wilson)也接到隨時待命出發的通知,屆時他將出任解救遠征的第二任指揮官。美國終於不再猶豫了。

史學家唐德剛在他的《晚清七十年》有關章節中說,“美國之最後入夥(指參加八國聯軍),實在是康格公使喊救命喊來的”;“美國入侵北京之戰,原是勉強加入的。”翻閱那一時期的美國文獻,不僅事實確乎如此,道理也確乎如此:康格坐困北京,守著他要對爲之負責的所有公使館內命在旦夕的美國人生命財産,經過與中國政府艱難的交涉而無效之後,康格豈有不向自己政府求救之理?而美國政府即便對於出兵中國十分被動,經過中斷消息這一折騰,不大可能在公使館及其人員生命“失而復得”之後,仍然坐視不救。

雖然北京亟待解救,決定調兵中國對於美國及其一貫的對華政策而言仍然是一項極爲重大的決定。美國還有相應的重要外交舉措要實施。

(作者為自由亞洲電臺專題節目主持人
下期預告:適時重申門戶開放政策,強調保護中國領土完整)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八國聯軍中的美國(八)——十萬義和團在京行暴,總理衙門人去樓空 (3/6/2002)    
  •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八國聯軍中的美國(七)——全方位升級的緊張局勢 (2/26/2002)    
  •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八國聯軍中的美國(六)——“絕對不結盟” (2/19/2002)    
  •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八國聯軍中的美國(五)——試圖迫使清政府採取強力措施 (2/12/2002)    
  •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八國聯軍中的美國(四)——警衛進京清政府認可 (2/6/2002)    
  •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八國聯軍中的美國(三)——希望落空,要求警衛公使館 (1/30/2002)    
  • 從趙薇事件看「愛國主義」 (1/25/2002)    
  •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 八國聯軍中的美國(二)——美國與中國懇談義和團問題 (1/23/2002)    
  •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 八國聯軍中的美國(一)——美軍參加“八國聯軍”在華行動的證据和更多疑問 (1/13/2002)    
  • 【紀元特稿】夏建: 美國加入八國聯軍在華行動的歷史考證 (12/27/2001)    
  •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 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六)——美軍在聯軍中的“侵略行為”闕疑 (12/17/2001)    
  •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 制約歐洲列強,保護中國關稅自主權,保證中國關稅收入——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二) (11/27/2001)    
  • 在國外的苦水中泡大—透視中國少男少女留學生 (9/18/2001)    
  • 天津大沽炮台首次發現外國軍人墓葬 (6/21/2001)    
  • 圓明園英文簡介避而不提八國聯軍暴行 (5/14/2001)    
  • 頤和園英文景點介紹未提八國聯軍暴行 網友不滿 (5/10/2001)
  • 相關新聞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 八國聯軍中的美國(一)——美軍參加“八國聯軍”在華行動的證据和更多疑問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 八國聯軍中的美國(二)——美國與中國懇談義和團問題
    從趙薇事件看「愛國主義」
    【美國外交行爲回顧】北明:八國聯軍中的美國(三)——希望落空,要求警衛公使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