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聘一港人可輸入三內地工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26日訊】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昨天證實正在研究放寬輸入外勞以吸引廠商回流的政策,並且「不想拖太久」。他承諾一旦放寬輸入外勞,會有機制防止僱主濫用有關政策,以廉價的外勞替換香港員工。有工會人士擔心放寬政策等於同各大行業「開路」,實行後會引至外勞大量湧入,嚴重影響本地工人的生計。

葉澍??稱不會夾硬來

據太陽報11月26日報導﹐葉澍??與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唐英年,在早前已四出與工會及僱主團體會面推銷「一拖三」(聘請一本地工人可輸入三名內地勞工)的輸入外勞政策,指出有關政策可以吸引已北移的工業回流本港,同時創造就業機會。中央政策組昨天舉行名為「香港的就業問題與政策啟示」的大型研討會中,「工業回流」及「輸入外勞」亦是主力討論項目之一。

葉澍??指出,推出放寬輸入外勞政策前定會取得工會的同意,一定不會「夾硬來」。他說:「政策一定要有正面影響,可以為市民帶來新職位我們一定會有機制防止僱主利用外勞取代本港工人,畀??時間我,我都唔想拖咁耐。」葉澍??進一步指出,向外傭徵稅的問題仍在檢討中,至現階段仍未有定案,政府會考慮社會、經濟及外傭薪酬相對外國的水平,才作出合乎香港利益的決定。
憂慮為其他行業開路

香港職工會聯盟總幹事鄧燕娥卻對放寬輸入外勞政策持保留態度。她說:「雖然現時討論的範圍,只適用於如製衣等有潛質回流的工業上一旦放寬現行輸入外勞政策,即變相為其他行業開路,造成外勞湧入的問題。」鄧燕娥指稱,現時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外勞政策,新政策旨在挑戰現有的制度,並沒有任何實質的好處。

工聯會副理事長梁富華亦指出,政府至今仍未提出過任何具體的建議,可以輸入外勞卻不影響本地工人的收入,更坦言有關建議的「可行性好低」。

勞工顧問委員會資方成員陳鎮仁認為,香港需要一個更富彈性的勞工政策,解決人才的「樽頸」問題才可以帶起本地就業,沒有人才就等於間接鼓勵僱主搬遷,對本地就業毫無好處。但他同時亦指出:「工業回流講緊??唔係低層次的工業,呢類工業回流無望,應該??眼於高增值、重視知識產權的行業!」(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中研院完成改造肥胖基因人體細胞實驗
義大利鞣革業今年總產值將下跌百分之六
台灣主計處:全球產能過剩 投資將持續萎縮
徐義雄指新台幣匯率應貶至40元以提升競爭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