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獲諾貝爾和平獎顯示歐洲人意圖以美制美

標籤:

【大紀元10月12日訊】(中央社記者張聲肇紐約特稿)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向來都不對外公開評審意見,但是今天宣佈美國前總卡特獲今年和平獎後,委員會主席柏奇公然道出有意藉卡特批評美國的現政府,不但打破其「中立」立場,也顯示日益「反布希」的歐洲人企圖「以美制美」,改變布希政府的「好戰」立場。

歐洲人不喜歡布希,不只是因為他和錢尼、倫斯斐等「鷹派閣員」對伊拉克的強硬立場,也因布希政府對京都環保議定書、核武禁試、國際戰犯法庭等持「反時代潮流」的立場。卡特多次被提名,今年才從一百五十六名候選人當中脫穎而出,擊敗布希、前紐約市長朱利安尼和阿富汗總統卡薩伊和處理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有關的人物,的確凸顯了評審委「另有所圖。」

柏奇(GunnarBarge)告訴新聞界,卡特因為代表「和布希總統的好戰相反的立場」才獲選。他還說,「我希望(這個獎)會加強卡特所想要講的話。」

卡特接受媒體訪問時,果然說他如果在國會,對強硬的伊拉克決議案,不會投贊成票。他說美國應在聯合國架構內謀取國際社會可以接受的共識,來解決伊拉克問題。

反倒是前柯林頓總統夫人,現任參議員希拉蕊投下贊成票,不過也強調軍事行動只能當作其他手段都失敗之後的「最後手段。」

柏奇明指布希政府對伊拉克表現出「不管世界輿論如何,我們就是要換掉海珊政權」的單邊主義霸道精神,而他認為美國應該根據「接受調停、國際合作」的原則來處理伊拉克問題。

柏奇既然帶頭打破評審委不公開評審意見的傳統,另一名不以為然的委員--義特恆(Inger-MarieYtterhorn)--接受一家電台訪問時說,「依我看,(柏奇所言)並不是委員會的意見。」

這是不是五名評審委員之間的內鬨,外人不得而知,不過主席宣佈完得獎人後率先開口,道出頒獎的「政治目的」,的確是罕見的特例。

諾貝爾獎委員會爆出這齣「干政」暨「內鬨」戲之後,在網頁上刊出這則聲明:「諾貝爾委員會會議,對各項獎的提名人選擇誰得獎的討論內容細節,千萬不能提起,各項獎評審委員會裡面的意見差異,也絕對不能以任何方式洩露出去。基於這個理由,委員一概不參與宣佈得獎人之後的公共辯論。」

就算柏奇和義特恆從此閉口,這次諾貝爾和平獎的「政治風波」,已經覆水難收。至於柏奇希望藉美國前總統「制衡」現總統,能否奏效?這就要看卡特和布希之間的互動了。

布希總統聞訊,打電話恭賀卡特「獲此殊榮。」不過,根據白宮發言人弗萊謝的描述,雖然「那是一場友善的對話」,布希和卡特這通電話只講了兩分鐘。(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俄裔夫婦涉間諜罪被捕 澳總理指責俄干涉內政
【環球直擊】25年風雨路 法輪功學員華府燭光夜悼
【全球新聞】新冠捲土重來 中共官方承認多人亡
【晚間新聞】拜登警告中共 助俄將付出代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