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 產權不清必然引發資源與環境破壞

鄭義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27日訊】200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靳爾剛、蘇華合寫的一本書,書名是《職方邊地–中國勘界報告書》。介紹研究了中國各省、各縣確定邊界的情況。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邊界不清就是產權不清,而產權不清,就必然會引起爭奪乃至於破壞。在這本書裏,列舉了許多因邊界不清而引發的衝突。可以說,無論農區、牧區、林區、礦區,只要邊界不清就會引起衝突,從大規模械鬥,到背後有政府支持的大型械鬥都屢見不鮮。對於生態與資源研究來,這本書裏提到的許多破壞性掠奪性開發很有意義。如青海門源縣與甘肅天祝縣交界的金礦區,甘肅與內蒙的草場,還有到處可見的大規模森林破壞等諸多實例,都說明邊界不清,資源產權不明對環境與資源是破壞性的。這與我對中國生態環境與資源的研究不謀而合。

我曾經注意到一個兩縣之間因煤礦資源而爆發的大型械鬥案例: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甲縣引進的先進採煤機械被炸毀,幾台掘井機和幾名值班人員被炸得粉碎。毫無疑問,這是正在和甲縣搶采越界煤礦的乙縣所幹的。於是甲縣民殺過界河,見到乙縣的採煤工就打,見到煤井就砸。結果乙縣死傷20餘人,70%的礦井被破壞;甲縣報了一仇,也扔下了3具屍體。大戰之後,甲乙兩縣都開始進行“劃清界限”的教育。歷史上一直通婚的兩岸鄉民,頓時成為仇人。至少有百對以上熱戀中的青年被無情地分開。界河上出現了探照燈和武裝巡邏隊。地下的煤礦則加緊搶奪。雙方都實行“越界挖煤”,並吃肥棄瘦,致使煤炭回收率僅有20%。不過兩年,這片擁有中型儲量的煤田就宣告報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的甲乙兩縣誰也沒占到便宜。作家何建明在他的報告文學《共和國告急——中國礦產資源開發憂思錄》中寫道:

“全國處在省界縣界地帶的礦山,大小共有3 000餘座,這些礦山80%以上有糾紛和嚴重糾紛。邊界礦山的破壞性是任何礦山所無法比擬的,國家每年約有19座中型以上的礦山因此而枯竭或消亡,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兩個億。有人推算,再過二十年,我國的省界、縣界處的礦山將有一半以上變成廢礦。”

邊界不清引發的瘋狂的掠奪性的開發,對資源和環境的破壞都是災難性的。但是,另一類產權不清、產權不合理所引起的破壞則更加嚴重。土地、森林、草場都是公有的,但按照現行政策是承包給私人經營使用。任何人都不難理解,這就必然引起掠奪性開發、破壞性經營。近20年來大面積國土生態環境惡化,在不同程度上都與此有關。

在中共建政之前,省界、縣界上的資源和環境並沒有遭到像現在這樣的巨大破壞,因為即便省界縣界不清,但具體的財產比如森林、土地、草場、礦山都有明確的主人,或者屬於村社,或者屬於私人,搶奪這種產權清晰的財產,屬於非法侵犯他人財??,是明顯的犯罪行為,必將受到立即的法律制裁。

權不清必然導致掠奪性生,這是一條簡單的經濟定律。在今天的中國,權不清所造成的是最野蠻原始的爭奪。一方面,民逐漸看破了公有制即官有制的秘密,對社會不公充滿憤怒;另一方面,民又深知,在目前的制度條件下,奪回權毫無希望;於是,事情就逼向了最壞的可能:強盜式的搶奪與同歸於盡式的破壞。

摘自《自由亞洲電台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鄭義: 為什麼會發生鄱陽湖漁民圍攻警察事件? (11/23/2001)    
  • 天然林產權不清 云南千畝林海遭哄砍濫伐 (3/29/2001)
  • 相關新聞
    天然林產權不清 云南千畝林海遭哄砍濫伐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