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音樂治療 舞動孩子生命旋律

自閉症小朋友不講話或表達能力差,可利用旋律、節拍與即興歌詞帶孩子一起唱。(李怡欣/大紀元)

人氣: 46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7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高雄報導)眾所周知,音樂對身心有益。幾年前蔚為風潮的「莫札特效應」,由美國加州大學學者羅契爾(Frances Rauscher)等人在1993年發表於《自然》科學期刊。實驗指出,大學生聆聽10分鐘莫札特音樂後馬上接受空間測驗,分數高於聆聽放鬆法指南組與靜默組,不過只有短暫性效果。有學者則認為,此效應的另一種可能解釋,應與「聽音樂後心情變好」有關。

澳洲麥覺理大學研究更發現,兒童學習音樂有助大腦發育。受試兒童的腦部斷層掃描圖顯示,受過音樂訓練的兒童在聽覺和視覺上,比對照組更易識別周圍事物模式和規律性,加強認知、預測後續並做出反應的能力。

此外,「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更是一門專業領域,是由合格治療師依據個案設計課程,應用在特殊教育、臨床醫療、復健及心理治療等領域皆有顯著成效。

台灣音樂治療協會(MTAT)監事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音樂治療師李蕙如表示,音樂治療有醫學實證為輔,電腦攝影顯示「旋律」在上顳葉活動、「和弦」顯示在右腦廻,而「節奏」則在小腦和基底核,還有主掌「情緒」的大腦皮質、海馬迴、杏仁核和前額葉。於是,當我們用耳朵接收聲音,聽神經會將所聽到的訊息輸送到負責聽覺的顳葉,大腦分析訊息後,我們便理解「聽到了什麼」。

音樂治療師李蕙如表示,音樂治療在台灣需要更多人的了解,期望政府盡快建立法規制度。(李怡欣/大紀元)

她強調,音樂治療重在「互動」關係建立,治療師須與個案有共同專注力,個案不須懂音樂,過程使用樂器帶領個案學習認知、情緒、社交、肢體及溝通。根據個案差異,以聽、唱、節奏、律動或即興方式,用不同形狀、音色與功能的樂器來互動。

例如:手部動作差,就用鈴鼓訓練抓握與節奏;孩子若可理解治療師指令,一首簡單的歌詞哼唱加上樂器,一邊玩一邊跟著旋律完成指令,「不知不覺,孩子漸漸就能專注在進行的活動中並誘發語言。」

有著白皙皮膚與可愛大眼的4歲男孩凱凱,2歲時檢查出自閉症遲緩現象,半年前開始上音樂治療,凱凱媽媽說,「凱凱喜歡音樂,之前性子急、專注力不夠,現在已學會控制自己、不哭鬧,進步很快。」目前凱凱評估雖仍生長落後,可是已聽得懂、會表達。媽媽表示,一週陪孩子上3、4種治療課,就是為了未來銜接學校教育時,可以聽懂老師的話,「乖乖坐著」。◇

音樂治療取材樂器因個案需求不同而運用,與孩子一同吹小喇叭發聲、一邊吹泡泡。(李怡欣/大紀元)

責任編輯:杜文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