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投資理財七大誤區

人氣 64

【大紀元2017年02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穆華、唐佳德國報導)在生活中,人們在思考一些事情時會產生理所當然的結果,比如1加1等於2。但是在投資理財方面,這種定勢思維經常會把人們引入思想誤區。《世界報》近日公布了德國經濟研究所(DIW)經濟學者Mara Grunewald的研究調查,總結出德國投資者最容易犯的7大思維陷阱,對我們也有借鑑意義。

投資是高智商的遊戲,在這個遊戲裡,需要戰勝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德國經濟研究所總結出的這7項,歸根結底都是被自己的心理狀態和思維陷阱所誤導了,要走出這些誤區,最該看清的還是自己。下面就為大家一一解讀這7大誤區:

1,  易被「錨定效應」誤導

得過諾貝爾獎的著名心理學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n)和他的同事特威爾斯基(Amos Tversky)曾經做過實驗,讓大學生判斷非洲國家在聯合國中的比例。

在第一組同學面前輪盤轉到10,他提出第一個問題:你們覺得非洲國家所占比例高於、還是低於10%。第二問題是非洲國家所占比例是多少。

在第二組同學面前輪盤轉到65,他提出第一個問題是非洲國家所占比例高於、還是低於65%。第二個問題也是非洲國家所占比例是多少。

實驗結果是:第一組學生平均認為聯合國裡非洲國家占25%。第二組同學平均認為這個比例是45%。

結果顯示,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很明顯受到了第一個問題中輪盤數值的影響。人們把這個現象叫做「錨定效應」,意思是說第一個問題的數值像錨一樣把人們的判斷給固定住了。

股市中也存在著錨定效應,股票投資時,最初的數據和信息常常會像錨一樣固定之後的考慮,導致人們不能對後來獲得的信息進行調整,從而導致損失。比如投資人把股票價格和買入成本錨定,也就是說,投資者賣出股票是以買價為參考點。
套現獲利的感覺確實令人陶醉,但不管是持有還是拋售某種股票,都應該基於該股票未來的前景,而非目前的利益得失。

2,  易受「心理帳戶」影響

就算人們的儲蓄帳戶裡還有足夠的存款,但很多人還是經常透支轉帳帳戶(Girokonto)。這是很不合理的,一方面透支轉帳帳戶時支付的利息比較高,另一方面現在儲蓄帳戶的存款利息也很低,甚至是零。正確的做法是,保持轉帳帳戶不被透支,在轉帳帳戶的錢快不夠時,要把存款從儲蓄帳戶裡轉移到轉帳帳戶裡。

研究學者Drazen Prelec和George Loewenstein在1998年進行了一項調查,詢問度假歸來的人們願意事先為度假付錢還是事後再付。為了享受沒有負擔的假期,63%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在度假開始前就把所有款項付清。

但是在購買洗衣機上,調查人員詢問同樣的問題,結果只有24%的人願意事先一次性付清帳單。這是因為是否付完了錢,並不太影響人們使用洗衣機的感受。而付完全款後再度假獲得的心理愉悅影響了人們的消費行為。

在人們心裡有一個心理帳戶,會區別對待同樣的投資。也就是說人們透支轉帳帳戶,或是決定提前付款,並非是因為個人的資金現狀,而是基於心裡感受。如果要冷靜投資、正確理財,就得避免被心理感受所影響,而是根據客觀現狀做出判斷。

3,  不願意出售虧損股票

擴大盈利、減少損失——這聽起來很合理,但投資者在實際交易時的行為往往正相反。1997年經濟學家Martin Weber和Colin Camerer證實:投資者明顯會更長時間持有那些會帶來損失的股票,即使市場行情看跌。也就是說,投資者更加傾向於賣出盈利股票,繼續持有虧損股票。為什麼會這樣呢?

問題在於,感受損失帶來的疼痛比獲得同樣盈利的喜悅更糟糕。一旦出現損失實現,說明投資者以前的判斷是錯誤的,即使投資者同時還有一筆投資盈利也平衡不了這種心理損失,所以人們寧可抱著虧損股票不放,並期盼股價止跌回漲。但結果往往是股價越跌越慘,股民最終被套牢。

4,  因「現在優先」而衝動

每個人都會有衝動,比如新年後人們打算要多做運動、多省錢,但只有很少人能真正做到,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雖然運動和節約的誘惑是巨大的,但不是今天,而是「從明天開始」。經濟學家把這個叫做「現在優先」(Gegenwartspräferenz)。

2004年學者Samuel McLure和同事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調查人們想要現在就獲得15美元的Amazon購物優惠券,還是想要四週後得到20美元現金。從經濟角度看,更合理的選擇是獲得20美元現金。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人選擇了15美元的優惠券。他們想要現在就感受愉悅的感覺,甚至在醫學上也證實了,這樣人們可以分泌更多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種腦內分泌物,可以讓人感覺興奮愉快。

如何克服這種心理?經濟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給出了建議:投資者應制定自動執行、節約率逐年升高的長期計劃。與短期計劃相比,投資者在長期計劃中更容易做出合理的經濟行為。

5,  並不可靠的「本土偏好」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經濟學者Kenneth French和James Poterba調查發現,79%的德國股票屬於德國投資者。在美國,購買本國股票的比例甚至達到了94%。這種現象被稱為「本土偏好」。本土偏好(Home Bias)是指投資者傾向於投資本土而非海外市場。當然,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這種現象可能不像以前那麼明顯。

造成本土偏好的原因可能是很多投資者認為,他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本國企業,但這種了解本國企業的感覺經常被高估了。據德國股票所的統計,從1991年到2000年,德國DAX企業15年長期回報率來看,收益一直呈下降趨勢。

比如還有一些職員會把養老投資投入到自己工作的企業裡,但一旦公司破產,他們不但會失業,投資也很可能打了水漂。正如人們所說「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嘗試跨國界的海外市場也是降低風險的一種方式。

6,  因過於自信而高估自己

高估自己可能是每個投資者最大的敵人。一項專業調查顯示:82%的駕齡超過一年的司機認為自己超出一般水平。很顯然,大部分人高估了自己的水平。很多投資者會覺得,如果一切順利,是由於自己有經驗、知識。如果失敗了,可能是偶然。這也導致通過投資成功積累的能力經常被高估。

學者Brad Barber和Terrance Odean公布的一項2001年的調查顯示,從1991年至1997年間,經常買進賣出、非常活躍的投資者的平均利潤率為11.4%,而甚少交易、謹慎等待的非活躍投資者的平均利潤率為18.5%。這是兩位學者對3.5萬投資者調查後得出的結果。

為了儘量減少這種頻繁地很快賣出又買進產生的交易費用,投資者最好避免每天查看自己的投資帳戶,而是謹慎等待。

7,  受媒體影響而隨大流

私人投資者有時會把錢投入在媒體報導的企業裡。Joseph Engelberg和Christopher Parsons在2010年曾經研究媒體報導對投資者的具體行為影響。當地方報紙休斯敦紀事報報導寶潔公司的盈利時,休斯敦的交易量與平時相比上漲了28%。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聖安東尼奧(San Antonio)的聖安東尼奧新聞快訊則沒有報導,那裡的交易量也沒有上漲。

這說明人們很容易被媒體影響,而隨大流盲目跟從。但投資者不應該僅僅依靠那些吸引人注意力的新消息做出判斷,而是要冷靜觀察、整體考量。也許就像股神巴菲特所說的那句名言:我跟大多數的投資者一樣,也會貪婪和恐懼。但是我跟大多數投資者不同的是,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

了解德國社會的最佳途徑——大紀元歐洲生活網。

責任編輯:王亦笑

相關新聞
德國補財政黑洞 地方政府讓市民出血
德國掀起房地產投資潮 買房好時機莫錯過
2013年德國股票看漲 專家:投資要小心
來德國投資移民有哪些優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