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心動魄的財富分化運動正在中國上演

人氣 23404

【大紀元2017年0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楊一帆綜合報導)2月14日,鳳凰國際智庫發表「秦朔朋友圈」發起人、作者秦朔題為「拐點已至,一場驚心動魄的財富分化運動正在中國上演」一文。

文章稱,中國財富增長遭遇拐點,瑞信研究院去年11月發布的《全球財富2016年報告》顯示,中國財富以下三個數字7年來第一次出現下降:

中國家庭財富總量(23.39萬億美元)下降2.8%,縮水6,800億美元;中國成年人平均財富(22,864美元)同比下降3.7%;中國擁有100萬美元淨資產以上的百萬富翁數量減少4.3萬人。

瑞信認為,中國家庭財富縮水的主要原因是股價調整和貨幣貶值。數據顯示,2016年A股流通市值蒸發2.43萬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全年貶值6.83%。

文章稱,中國人財富高增長的最大驅動力是房地產、資本化和人民幣升值。據瑞信報告,中國人均不動產財富為13,100美元,不動產價格上升是財富增長的最大驅動力。

以上海為例,2016年新建商品住宅平均銷售價格分別為:內環內87,547元/平方米,內外環間62,265元/平方米,外環外26,778元/平方米,和2000年的3,000元/平方米均價相比,令人瞋目結舌。

資本市場也是財富的放大器。2000年中國資本市場有1,086家上市公司,年末總市值只有四五千億美元。而目前A股上市公司已有3,000多家,2016年底總市值為8萬億美元左右。此外,新三板已經有1萬多家企業。資本市場極大地膨脹了這些創業者和企業高管的財富。

按瑞信報告,2005—2015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約33%,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值超過40%。

財富管理機構的研究顯示,由於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傳導、全社會生產性投資的回報率不斷下降、股市調整和樓市調控、人民幣貶值預期的加強,這些因素導致最近一兩年中國的財富增長速度明顯放緩。

一家大型財富管理機構認為,從管理資產的規模來看,每年的增速已經從40%、50%回到20%多,接下來可能回到10%甚至個位數增長。

作者認為,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的上升空間不大,房價既有的漲幅過大,資本市場的估值也不低,中國財富在一定程度上被「高估」,中國人的財富增長可能正在遭遇階段性調整,進入「新常態」。

文章稱,中國人的財富占有存在明顯結構性分化,且不斷地拉大。 財富和收入之間的離散度在加大,勞動形成的收入增長遠遠趕不上資產創造的財富增長,「人掙錢」遠遠趕不上「錢生錢」。

中國的財富分化之大世界罕見。儘管2016年股市不景氣,持股市值在50萬—100萬元、100萬—500萬元、500萬—1,000萬元、1,000萬—1億元的持有人數量都是下降的,但是持股市值1億元以上的賬戶數反而增加了30.3%。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馬太效應」正越來越極端,就是越富的更富。 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財富分化的總體態勢不會改變,甚至可能進一步地拉大。如何避免弱勢人群的處境進一步惡化,這是一個現實生存與發展問題……

大陸正在上演財富征伐運動和財富大洗牌

去年9月9日,中共官媒轉發公眾號「智谷趨勢」題為「【解局】警惕!資本『脫實向虛』,樓市瘋狂可能只是前奏?」一文。

文章說,2015年如果留給人們印象最深的是驚心動魄的股災,那麼2016年,眼下正在上演排山倒海般的「脫實向虛」財富征伐運動,其典型是錢流入樓市股市。

文章將眼下的「脫實向虛」定性為一場由保險資本、地產資本、金融機構發起的財富征伐運動,普通民眾和中小企業被裹挾其中 。

文章警告, 「脫實向虛」財富征伐運動轟轟烈烈,但潛伏資產泡沫化、產業空心化及貧富分化加劇等五大危機。

去年10月8日,財經人士蔣國雲發表文章表示,大陸正在上演財富大洗牌, 過去30年,大陸一些人成為富人,源自於外在環境,包括低廉的土地成本、低廉的環境破壞成本、低廉和無控制狀態的資源獲取、技術和產品的低成本仿製和抄襲,以及政府監管和法制缺失等。

在這種模式的財富轉移中,地區間、城鄉間的差距被進一步拉大,少數城市的繁榮掩蓋了大多數城市的蕭條。而30年來積累的問題相當嚴重,包括房地產全面泡沫、產能過剩、環境惡化等等,這也正是過去那些富人如今面臨財富大洗牌的主要原因。#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中國中產階級日益增加的焦慮
經濟學人:中產階級之怒可能摧毀中共
大陸財富征伐運動上演 樓市瘋狂只是前奏
分析:大陸正上演財富大洗牌 誰將是輸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