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建元:忠義護國的胡璉將軍

──儒將風範保衛台灣(二)

人氣 34

【大紀元2016年08月14日訊】在太武山的山巔,有1952年蔣中正總統於金門親題的「毋忘在莒」勒石,這是中華民國對於中國實現憲政民主共和的責任,從此太武山便有著中國民主燈塔的象徵意義,金門人和金門駐軍便是那世代相傳的守塔人。

太武山西麓山內埔,有1952年冬天修建的國民革命軍太武山公墓與太武忠烈祠,祠前廣場上則矗立著蔣中正1953年親題的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紀念碑,碑文為胡璉親撰之〈國民革命軍太武山公墓序〉,表彰著古寧頭、南日島和大膽島三次戰役中為守土衛國而在金門犧牲的國軍官兵。

胡璉對於這些跟隨他遠離故國流亡他鄉的兄弟家人,真情至性,殷殷告別,讀之不禁令人飲淚。文末告慰國殤,其所長眠之地,仍為中華民國之土地,青天白日永照彼等之上空。而太武山玉章路接伯玉路直下,入山處為胡璉兵團所立國父孫中山銅像,彰顯金門駐軍對於國民革命精神的傳承,再下遙對孫中山銅像有一碑亭,額曰「無愧」,碑文為文天祥〈衣帶贊〉和孫中山〈軍人精神教育〉,揭櫫成仁取義的無上價值與光榮。伯玉路底轉金城鎮郊浯江出海處,則是41年胡璉所建之莒光樓。

莒光樓由建築師沈學海設計,形制仿西漢麒麟閣,寓意「功成畫麟閣」,用以表彰金門歷次戰役中英勇官兵之事蹟。莒光樓樓匾由賴生明題字,1951年7月解放軍犯大擔島,守軍為第75師江西三谿部隊的225團第一營第3連史恆豐部,全島南北通訊為敵軍中斷,全賴17歲傳令小兵賴生明一人冒死負傷於槍林彈雨中穿越敵陣奔走聯繫,胡璉將大擔首功歸於賴生明,譽之為三谿之魂,而請其題字。這是胡璉的大將氣度,對下屬以國士待之,全軍以死士還報。

胡璉受黃埔軍校蘇聯式軍事教育之影響至深,強調軍官對於黨國意識形態的忠誠,怒潮學校就是一個以三民主義和中國國民黨黨義作為思想武裝的軍事學校,除去黨國時代的印記,其實就是要求軍官要有中心思想和使命感,且對於當代人類民族、民權、民生三大問題要有所認識和判斷,怒潮學校由兵團副司令官柯遠芬規劃課程,柯遠芬曾有〈現代戰爭思想〉的演說,宣示怒潮三大教育宗旨:

--原載《公民議報》

責任編輯:任慧夫

相關新聞
胡璉勳章鳳還巢  金門重新展示
失而復得  胡璉勳章加強防護
【歷史今日】金門砲戰 自由世界對抗共產主義
金門砲戰55週年 共產黨赤化臺灣企圖被粉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