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DRG恐現醫療人球 台專家籲完善制度

人氣: 11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6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蕭軒台北報導)高齡化時代來臨,醫療費用亦高額成長,健保署期待健保新的給付制度(DRG)改善現行醫療浪費的情況。然而,DRG卻遭醫界強力反彈,憂心複雜度高的重症病人恐淪為醫療人球,重症醫師出走,而好的醫療中心或將面臨病房一床難求的局面。專家表示,新政府面對DRG,並設計更完善的制度。

《今周刊》報導,在DRG還沒實施之前,台北榮總醫師陳威明就開始將DRG精神用在手術,病人若要做微創人工關節手術,住院包含檢查、開刀等,原本需要3到4天,他都會盡量縮短病人住院天數,節省健保支出和替病人省錢,但他對DRG制度也有意見。

DRG制度何以令醫師搖頭?原因在於DRG將改變健保給醫院的「給付方式」。原本醫院治療病人花多少錢,健保就給付多少;現在即將改成,醫院治療好疾病嚴重度相同的病人,給相同給付。換句話說,醫院花更多成本救治病人,就會虧錢,但醫院使用較少的成本醫好病人,就會賺錢。

值得注意的是,若是複雜度高的疾病用DRG給付,醫院勢必賠錢,這也是許多名醫呼籲重症不應該納入DRG制度的主因。專家指出,到時恐面臨醫師願意救、身為老闆的醫院卻不願意,引發病人淪為人球、重症醫師出走潮、好的醫學中心加護病房一床難求。

專家說,制度應重新設計得更完善,給付不打折、不懲罰重症醫師,健保署也要力行新政府「溝通、溝通、再溝通」的態度,跟醫界和外界保持良好互動。◇

責任編輯:芸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