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賭場追債投石問路 華人易被張冠李戴

人氣 57

【大紀元2016年1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家住新澤西的彭先生月前被一賭場入稟法院,追討他3,400多美元賭債。不久他收到一封法庭信,要他12月29日上庭。從未涉足賭場的彭先生憶起,他曾從媒體上讀到過《賭場追債投石問路 華女虛驚一場》的文章,於是按照文章所述,與賭場方的代表律師溝通,最終賭場方承認弄錯信息,答應撤銷案件。

彭先生的母親彭女士昨天(21日)到中華公所,請中華公所的英文秘書譚煥瑜幫她再次核實,賭場方確實將同名同姓的人「張冠李戴」,方才放下心來。

彭女士昨天說,她的兒子11月中旬收到追債信,深感奇怪,在網上搜索到一篇文章《賭場追債投石問路 華女虛驚一場》,其中提到,一名華女收到賭場的「烏龍」追債信,花了700美元請律師調查,沒有任何進展。律師樓又要求她再付3,000美元出庭費,該華女感覺律師收3,000美元出庭費太貴,就沒有應訴到庭答辯,結果被法庭缺席審判她敗訴,罰她償還6,000多美元「欠債」外加利息。無奈之下那名華女到中華公所求助。結果,在中華公所英文秘書譚煥瑜的幫助下,不費一分一毫就輕鬆解決問題。

彭女士說,她的兒子也按照譚秘書的辦法,先向賭場方的代表律師聯系,發現賭場方根本「找錯人」,除了姓名拼音一樣外,出生日期和社會安全號碼的後四位數字都不一樣,溝通之后,賭場方的代表律師承認弄錯信息,答應撤銷案件。

譚煥瑜說,很多追債公司並沒有很嚴格地按照工卡(社會安全號)或生日去核對是否為當事人,他們實際並沒有掌握債務人的確切的財產線索,僅僅用名字查到該姓名的住址,就直接找此人討錢,投石問路,看一下債務人的反應。但華人名字很多有相同發音,追債公司「找錯人」的案例不少。

他自己就曾親歷過一回。「姓名和我一模一樣,我反問他欠債人多少歲?他說30歲,我告訴他:30歲時我還在越戰戰場上。」譚煥瑜說,對方見此就再也沒有騷擾過他。

譚秘書提醒民眾,碰到追債公司追債時,千萬不要主動提供自己的社安號碼「證明清白」,可以通過反問的方式。確定不是自己欠的債,那就應該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此時切忌驚慌失措,採取有效的步驟,澄清核對真相即可。◇

責任編輯:艾倫

相關新聞
全美醫保欺詐大掃蕩 紐約兩華人在193名被告中
莊文怡社區會 西人居民抱怨86街髒亂差
紐約市府恢復圖書館預算 週日可望重新開放
布碌崙火災四人受傷 鋰電池又是罪魁禍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