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NGO法律1月生效 人權法治團體命運堪憂

人氣 1671

【大紀元2016年1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在中共通過具有爭議的新法律《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令外國非營利組織陷入不確定之後,當局週二(12月20日)發布了一份允許這些組織從事的活動清單。但是,數量驚人的活動被歸為敏感領域,比如法律服務。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中共最近發起猛烈的運動抵禦外國影響力。新法律被廣泛認為是用來針對人權和法治領域的團體。

法律服務領域的團體被要求獲得司法部的贊助和監督。資深法律改革倡導者們稱這個規定對非營利組織充滿敵意。

外國團體為這份清單已經等待了好幾個月,以便它們可以申請註冊。新法律將在1月1日生效,因此它們只剩下十天的時間註冊。許多團體由於擔憂無法按時登記,已經削減計劃。

專家說,長期駐華的外國團體不到1000個,其中大多數遊走在法律的灰色領域。

新法律是在四月份通過,它要求外國駐華非營利團體向警方登記,並掛靠一個業務主管單位。

自從2015年以來,中共當局已經監禁、拘禁或審訊了幾十名人權律師,指控他們勾結外國民間團體,散播民主,破壞共產黨。西方外交官和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說,他們擔憂法律服務團體在新法律之下將被取締。美國等政府批評新法律旨在遏制公民社會。

大約有200種活動被當局批准,從保護水資源、救災、職業培訓到人口遷移。雖然清單當中絕大多數活動被視為政治安全,但是也有一些敏感領域,比如性別平等、殘疾人權利。這些領域跟法律工作一樣,越來越受到當局的審查。

香港中文大學公民社會學者安東尼‧斯皮爾斯告訴《華爾街日報》,這幾個敏感領域被批准,「至少為法律權利團體繼續從事某些工作打開了空間」。

不過斯皮爾斯和其他專家說,真正要確定哪些活動被允許,僅看這個清單還不夠,最終要看業務主管單位是否接受非營利組織的贊助請求。

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早先表示,希望由中國非政府組織,比如智庫和專業協會來擔任業務主管單位。但是相反的是,幾乎所有業務主管單位都是政府機構。這些機構不喜歡冒險,可能將拒絕許多外國組織的贊助請求。#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美國務卿對中共境外NGO管理法表示擔心
默克爾訪華 要關注中共的一條新法律
無懼中共打壓 台以觀察員身分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
聯合國邀台NGO演講遭中共打壓 衛福部抗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