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谷歌齊上陣 開發人工智能下圍棋

人氣 521

【大紀元2016年0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海寧編譯報導)現在超級計算機似乎無所不能:1997年,IBM製造的「深藍」在國際象棋(又稱西洋棋)中擊敗了國際特級大師卡斯帕羅夫,戰績為三勝三和,卡斯帕羅夫未能贏得一局;2011年,還是IBM開發的「華生」参加美國遊戲節目Jeopady!,有史以来第一次和人類選手对决。華生以一勝二平的紀錄,擊敗了連續獲得75場勝利的參賽者。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但是至今,超級計算機對中國圍棋仍然望洋興嘆。對於這種看似簡單、規則不多的遊戲,最好的人工智能設備仍然無法同人類選手比肩。臉書和谷歌公司均已成立項目組,開發能稱霸圍棋的軟硬件。

圍棋起源於古代中國,是世界最古老的棋類遊戲,屬四藝之一(琴棋書畫)。圍棋還有「弈」、「碁」、「手談」等多種稱謂。正史中關於圍棋的記載最早出現於《左傳》之中,時間約為公元前6世紀。

圍棋盤由19條橫線19條豎線組成,棋子落在橫線與豎線的交叉點上,方格中不能放入棋子。圍棋子分為黑白兩色,黑、白各180子。雖然規則簡約,數學學者已證明,圍棋在所有棋類遊戲中複雜度最高,其可能出現的走法超過宇宙中可觀測原子數量億億倍。想在這些可能的對局中找出必勝之道,就連「深藍」和「華生」也只能自嘆弗如。

本森(Matthew Bengtson)是費城圍棋俱樂部主席。他是位鋼琴師,同時是國際象棋大師。28歲時,本森迷上了圍棋。他說,下圍棋和棋的機會不多;和國際象棋與跳棋不同的是,圍棋中執黑先發者並無明顯優勢;此外,圍棋對局時千變萬化,很難出現棋局完全重複的情況。

圍棋比國際象棋要復雜得多。一般認為,掌握圍棋需要更接近於人的模式識別和直覺判斷能力。因此,美國技術公司在開發人工智能時,很多都把圍棋作為他們的終極目標。

臉書公司的圍棋項目使用了兩種最新的計算技術:深層卷積神經系統和蒙特卡洛樹搜索。前者用類似人腦的模糊算法來學習和識別棋盤上大尺度模式的重要性,後者則根據前者的信息制定出某一特定區域的具體戰術。臉書開發者透露,100次對局中,他們的技術已經能擊敗當下最好的開源圍棋軟件95次。

去年11月,谷歌公司的DeepMind研究組也宣布將開發針對圍棋的人工智能系統。

本森說,他喜愛圍棋還有另一個原因。現在的超級計算機已經讓國際象棋失去了「神秘性」,而圍棋的神秘性將持續下去。#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未來這5種工作將被人工智能機器取代
具人工智能的芭比娃娃能和小孩談心
華埠博物館圍棋講座 嘉賓分享樂趣
豐田斥資10億美元 在美研發人工智能技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