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比水賤 丹麥奶農處絕境

人氣 91

【大紀元2015年09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童景丹麥報導)近期,由於丹麥牛奶產量增大,造成牛奶價格急速下滑,各超市也紛紛降價讓消費者受益。 但從上週五(8月21日)開始,丹麥的超市Rema1000 將牛奶的價格提升了0.5丹麥克朗,這部份提升的價格將繞開牛奶生產企業Arla,而直接補貼給丹麥的奶農們。 Rema1000 的做法與其他超市普遍降價的做法背道而馳,也與其一貫的做法相反,因此引起了丹麥社會各方的激烈討論,牛奶要不要降價各方說辭不一。

供過於求 市場調整失衡

牛奶在丹麥被譽為「白色的金子」,是丹麥的支柱產業之一。但由於丹麥比歐盟更嚴苛的環保規定,丹麥牛奶價格的國際競爭力越來越弱,牛奶企業正面臨著被淘汰的局面。丹麥農業研究與實踐機構SEGES的數據分析顯示,奶農的牛奶價格目前下降到每升2.13丹麥克朗,已有86%的奶農出現虧損,也就是說3300家丹麥牛奶場只有近450家能夠盈利。

今年四月,隨著歐盟十幾年來牛奶配額生產限制的取消,丹麥奶農的牛奶產量在短期內每週增長了500萬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2%,大量的牛奶湧向丹麥的乳品企業Arla。過去,由於歐盟的限制,一些丹麥大農場長期以來並沒有開足馬力生產牛奶,限制取消後,在固定費用基本沒有增加的情況下,牛奶產量一下子提高了10-20%,從而導致每升牛奶的單價迅速下降。

丹麥牛奶廠協會主席卡坦.葩爾森(Kjartan Poulsen)對丹麥日德蘭郵報表示:「對某幾家農場而言,增加產量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對整個行業而言,這就像自殺。 市場已經很飽和了,價格也一直在下降,現在更多的牛奶流向市場,勢必造成進一步下降的局面。」

但是Arla的副總裁嚴.陶福特.諾爾高(Jan Toft Nørgaard)和農業食品機構主席彼得‧菲利普(Peder Philipp)都認為,相對國際市場而言,丹麥的牛奶500萬噸的年產量相比國際市場7億噸的牛奶需求只是滄海一粟,要想贏得國際市場,丹麥還可以繼續增加產量,降低價格。

丹麥奶農危機 中國也是誘因?

據丹麥農業報今年5月的報導,丹麥奶業巨頭Arla的財務總裁弗雷德里克‧洛茨(Frederik Lotz)曾表示,丹麥牛奶價格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來自中國的需求沒有到位,他說:「中國過去購買了大量的牛奶,他們積累了相當大的庫存,以供中國消費者慢慢消化。 在庫存被消化之前,我們很難預測他們會再次購買。我們知道他們還會回來,但是甚麼時候卻是個問題。 從中長期來看,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感到樂觀。 但現在他們還沒有出現在市場上,因此價格壓力很大。」

丹麥農業食品機構經濟主任托馬斯‧遂貝(Thomas Søby)也對金融網站finans.dk表示:「丹麥目前的現狀不是丹麥的原因,而是世界食品危機的一部份,主要是一些大國造成的。中國的退出讓整個市場倒吸了一口氣,價格也因此下降。 俄國也沒讓情況有所好轉,現在是非常時期,外國的壓力鋪天蓋地地向我們壓來。

連鎖超市降價 Rema1000反升

隨著丹麥牛奶的供過於求,丹麥各超市也紛紛降低售價。在消費者能購買到低價的丹麥牛奶的同時,各界也開始為奶農們擔心。 丹麥連鎖超市Rema1000為此反其道而行,主動提價,並告知消費者,提升的0.5丹麥克朗將直接補貼給丹麥奶農。

Rema1000的採購經理安德森‧嚴森(Anders Jensen)向丹麥瑞草(Ritzau)新聞社表示:「這是一個長期行為,我知道對於廉價超市的店主而言,漲價是罕見的,但丹麥的農業由於跌價面臨經濟困境,如果我們不嚴陣以待,我們的奶農將被市場淘汰,我們的消費者或許在將來再也無法買到他們想要的丹麥牛奶。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

但也有民眾表示,不按照市場經濟而企圖進行人為的控制是行不通的。 一位名為尤納斯‧索恩森(Jonas Nymand Sørensen)的丹麥人在日德蘭郵報的臉書上寫道:「這樣的措施是根本錯誤的,這是弄虛作假,時間會讓奶農們越陷越深。市場供求槓桿每次都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丹麥農業食品機構經濟主任托馬斯‧遂貝(Thomas Søby)對金融網站finans.dk表示:「基本上我們可以這樣說,當超市裡一升牛奶比一升水還便宜時,那麼就是有問題了。」

受Rema1000的影響,丹麥超市龍頭企業Coop也準備推出印有特殊奶農標誌的「奶農牛奶」,消費者可以自由選擇購買這一款牛奶來支持丹麥的奶農們。
丹麥奶農們的命運將會如何,本報將繼續為您關注。

責任編輯:林彬

相關新聞
持續降雨毀壞丹麥農作物
丹麥小麵包和可可奶
丹麥食品價格下降
待丟食物當食材  丹麥餐廳開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