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服裝品牌店在大陸的「陣亡」名單

人氣 17658

【大紀元2015年09月20日訊】近日,中國綢都網發表署名張強(微信號:「cn168tex」)的文章,談及大陸服裝行業現狀,並簡單羅列出一份不算齊全的服裝品牌店舖陣亡名單。

文章說,2015年的大陸服裝行業,用一半火焰一半海水來形容十分貼切,一邊是一些服裝企業熱火朝天忙投資、忙併購、忙轉型,另一邊卻是無數的服裝品牌欲哭無淚,深陷關店狂潮。

文章還表示,昔日明星企業紛紛關店轉型,除了感歎實體經濟難做之外,更發現大陸紡織服裝業整體環境不樂觀,紡織服裝企業面臨著三大難題:訂單缺失,全開工難;利潤微薄,降庫存難;銀行收緊,融資難。種種問題和困境,致使整個行業洗牌的趨勢勢不可擋。

該篇文章全文如下:

關店,或意味著悲情退出,或意味著斷臂自救,或意味著重心轉移,或意味著斡旋調整。不管是刻骨銘心的教訓還是以退為進的戰略,這些關店的客觀數字都甚至比開店的宏偉計劃更值得關注。受累於前期渠道的快速擴張,一些品牌服裝企業無法承受由於店舖數量急劇增加所帶來的成本上漲壓力,再加上高庫存、地租節節攀升等因素,今年紡織服裝行業的關店潮正在持續。

一邊是Zara、優衣庫、無印良品等品牌加速擴張布局,雅戈爾、報喜鳥、美邦等服裝企業熱火朝天忙投資忙併購忙轉型,安踏上半年狂收51億創下公司歷史最高水平,茵曼等互聯網品牌到線下開店搶奪市場份額,而另一邊,卻是無數的服裝品牌欲哭無淚,深陷關店狂潮。曾經的旗艦店變成吆喝聲不斷的折扣店,或是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To Be Or Not To Be?成為眾多服裝企業老闆們每天不得不面臨的糾結抉擇。

雖說關店潮早幾年就持續存在,不是今年的新現象,但是從上半年的情況來看,動輒上千的關店數字,還是著實讓人瞠目。紡織印染服裝資訊平台選取了一部分服裝企業近期的關店數據,簡單羅列出一份不算齊全的服裝品牌店舖陣亡名單。2015的服裝行業,用一半火焰一半海水來形容,倒是十分貼切。

1. 波司登:大舉關掉5053家門店 淨利潤創上市以來新低

淨利潤:據其7月28日公布的截至2015年3月31日的年報數據顯示,上一財年波司登營收為62.93億元,同比下滑23.61%;而淨利潤更同比大跌81.01%,至1.32億元。

關店數:截至今年3月31日,波司登零售網點為6,599家,同比減少了高達5,053家,其中自營零售點減少1296家、第三方經銷商經營的零售網點減少3,757家。

個案評論:一是傳統的「品牌+批發」經營模式不僅導致產品市場適應性低,還增加了企業的管理成本,導致企業毛利率下降;二是電子商務的發展、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使得一些缺乏競爭力的實體門店業績表現不佳,不得不關店。

2. 利郎:上半年關店15家 依舊去庫存化

淨利潤:截至2015年上半年,利郎淨利潤增加11.6%至人民幣2.77億元。盈利增長乃來自營業額的增長以及毛利率擴張。期內營業額上升9.0%至人民幣11.88億元。

關店數:截至2015年上半年,利郎店舖數量共3,080家。期內,旗下品牌「LILANZ」店數目淨減少15家至2,768家。

個案評論:受互聯網對零售業的衝擊,去年一年,利郎關閉了一些低效店,是利郎戰略的一部份。關店是為了轉型升級,經銷商也需要轉型升級。

3. 百麗:門店規模下降 一季度零售網點減少167家

淨利潤及關店數:百麗國際最新公布本財政年度第一季度(3月至5月)零售營運數據顯示,這家中國最大的鞋履生產和零售公司在內地零售網點數目淨減少167家,而其鞋類業務銷售同比下降7.8%。此前,門店規模一直是百麗國際的優勢所在。

個案評論:在市場飽和、成本上漲、電商持續性衝擊等諸多因素的共同掣肘下,女鞋品牌單純走規模化、拼產能降成本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行不通。

4. 佐丹奴:去年關店190家 溢利同比降近四成

淨利潤:2014年關190家,淨利潤大幅下降38%休閒服裝品牌佐丹奴3日發布2014年業績報告稱,公司銷售額為55.45億港元,較2013年的58.48億港元下降9%,淨利潤大幅下降38%,至4.08億港元。

關店數:截止去年底,門店數為2,452間,較去年減少190間。

個案評論:服裝企業進行關店將產生大量庫存,消化庫存勢必會影響公司業績,這也正成了企業銷售額及毛利不佳表現的一項重要原因。

5. 安踏:下半年關店40家至140家

淨利潤:截至2015年6月30日,安踏營收達到51.1億元,同比增長24%;淨利潤同比增長20.2%,為9.65億元。

關店數:對於下半年的開(關)店計劃,預計今年底安踏店舖數目為7,200家到7,300家,也就是說下半年安踏可能在上半年7,340家店舖的基礎上關店40家至140家。

個案評論:安踏一直在調整自己的商業模式,轉型意圖很明顯,傳統業務增長疲弱,尋求新市場增長點,是安踏的戰略發展方向之一。

6. 步森股份:多元業務的發展拖累主營業務門店半年減少近百家

淨利潤:在2011年上市後,業績就直轉而下。在2011年淨利潤為5,283萬元,2012年為4,016萬元,而2013年大幅下滑至606萬元,2014年更是巨虧1.03億,資產減值損失高達4,000萬,是2013年的近4倍。

關店數:去年上半年門店減少近百家。

個案評論:主營業務低迷之外,步森實行「外延式多元化」發展戰略,如開設小額貸款公司,投資證券公司,在諸暨投資開發房地產,在四川投資水泥廠等,這些多元化投資對步森集團的發展似乎助力並不大。

7. 艾格:淨減236個虧損百貨專櫃

淨利潤:中國收入因歐元走弱而大幅增長11.7%至2.149億歐元,撇除匯率影響後同店銷售跌0.8%。

關店數:中國市場經過2014財年淨減236個虧損百貨專櫃後,剩2,886個銷售點。今年集團將減慢中國百貨專櫃的關店速度。

個案評論:服裝企業受電商衝擊,再加之租金的增長,使得關閉業績不好的店面成為了及時止損的選擇。

8. 九牧王:高不成低不就遭遇尷尬 上半年關店134家

淨利潤:上半年收入9.71億元,同比下滑16.6%;淨利潤2.04億元,同比下滑超過30%。

關店數:應對國內服裝消費的持續低迷,公司今年初曾確定的全年關店目標是50家至100家,而到今年上半年已經關了134家。

個案評論:硬挺著不降價很難賣出量,一旦降價又支撐不了高額廣告費,就會削弱品牌影響力,更與普通品牌沒甚麼差別了,這就是這些正裝品牌目前的困局。

9. 七匹狼:淨減少519家門店,轉型後業績下滑並未好轉

淨利潤:公司營收11.3億元,增長10.42%;淨利潤1.11億元,同比跌26.28%。

關店數:去年上半年七匹狼共擁有終端門店3,155家,截至目前為2,636家,淨減少519家門店。

個案評論:實際上,七匹狼年初已由「純實業」轉型為「實業+投資」的運營方式,但業績下滑並未扭轉。國內經濟新常態下,當傳統服裝行業無法抵擋外部環境的衝擊時,閉店是減少成本的最好選擇。

昔日明星企業紛紛關店轉型,除了感歎實體經濟難做之外,更發現我國紡織服裝業整體環境不樂觀,行業洗牌的趨勢勢不可擋。那麼對現在的紡織服裝企業,究竟「難」在何方?

從目前織造市場的情況可見一斑,小編認為至少有這三「難」:全開工難,降庫存難,融資難。

訂單缺失 全開工難

據調查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各大織造集群開機率均未達到滿負荷,大部份地區開機率徘徊在7成左右,像蕭紹等地圓機產能過剩明顯,較低開機率在4~5成左右,市場明顯開機不足。對於企業而言,開機不足則意味著利率回報率較低,同樣的機器,開著能有產出,或許能帶來利潤。但是關著只能白白積灰塵,等著折舊貶值。但是面對今年的行情,訂單少且散,企業只能選擇降低開工率來緩解庫存和資金的壓力。

利潤微薄 降庫存難

面對近年來累計的高庫存,每個企業老闆都在千方百計的予以壓縮,除了上述所說控制生產之外,低價促銷也是最佳方案。從下圖可以看出,今年以來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穩中向下,一直在0的水平線波動。除了受到原料價格走低,成品價格打壓之外,染整費用增漲也剝削了部份僅剩的利潤。利潤微薄甚至無利潤也導致了部分企業有單不敢接,也不願接的現象。

銀行收緊 融資難

最後一點,也一直被業界認為企業的「阿克琉斯之踵」,即資金的問題。銀行等金融機構收貸,民間借貸成本過高,一步步拖累一個大企業走向窮途。不少企業目前資金流不足,週轉困難,為了維持正常生產,發放工人工資,維持公司形象,老闆將目光瞄向所謂的「投資公司」,高利借貸,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動作,也加速了企業走上「不歸路!」

編後語

行業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國際和國內需求有限,同質產品競爭激烈,再加上高成本,高庫存,低利潤的經營狀態,迫使企業不得不面臨「洗牌」。

雖然去庫存迫在眉睫,但是企業也要努力擺脫低利潤的陷阱,在產品上尋找出路,勇於創新,激發自身內在潛能。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實體店舖的萎縮,關閉店舖,我們認為並非是一個絕對壞的事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是服裝企業調整戰略決策調整運營業務的一個跡象,而非全面撤退的表現。從這個角度來說,關店或許也是一個健康的跡象,意味著一個更開明的階段到來。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官媒批李嘉誠撤資 否定江曾治港政策
李嘉誠撤資事件 中共官媒現兩種聲音
人民幣非技術性下滑壓力加大
中共打擊資本外流 中國人海外購房將減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