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隨筆】《禮樂文明縱橫談》:魂兮歸來(十九)

人氣 1

(續上期)特別是這些節日蘊含的文化精神,華夏兒女的生命追求和感情寄托,更被漠視。如新年,民俗的第一個節日,為迎接新春,從祭灶到除夕,是除塵的日子,撣蛛網,擦門窗,拆被褥,洗傢俱,這是年終大掃除,多好的風俗!「塵」 與「陳」諧音,除塵也就是「除陳迎新」,又含吉祥祝福之意。迎新年,家家剪窗花,掛年畫,貼春聯,「爆竹一聲除舊歲,桃符萬戶迎新年」,祝福發財,閤家團聚。新年為倫理親情搭建了平台,新年是人倫的頌歌。新年長長節,直到元宵燈節,火樹銀花,把人們的喜悅心情推上了頂峰,新年是狂歡的節日。

又如清明,祭祖掃墓是民間敬重的節日,清明節集中表達了華夏民族禮敬先人的倫理崇尚,飲水思源的感恩美德。清明節又是祝福生命茁壯成長的節日,清明時節,是大自然最美麗的時光,「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清明節又有許多健身活動,放風箏,蕩鞦韆,人們不辜負大自然多情的饋贈,清明踏青,走向野外,走向自然。又如端午節,細草搖風,小荷擎雨,五月仲夏漸熱,霉雨潮濕,瘟疫滋生,端午節是一個防疫的節日。細看端午節時的飲食佩飾,無一不與防疫有關,門懸艾草菖蒲,驅瘟避邪;雄黃入酒,飲以解毒。有些地方,還用雄黃塗飾兒童耳鼻,額上大書「王」 字,祝福兒童健康成長。

又如重陽節時,橘紅橙黃,秋高氣爽,重陽節是收穫的季節。登高,是重陽節的重大活動,王維詩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陽登高,遙望故鄉,重陽是思親的節日。當然,重陽時節,清秋逝去,嚴寒將至,人生易老,夕陽在望。重陽難免萌發悲秋人老的感傷。為消除感傷情緒,重陽節又成敬老的節日,祝福老人快樂,祝福老人長壽。中華傳統節日,是民族心理的凝聚,為增強民族的認同感,為塑造民族的人文品格,具有重大的意義。我們對傳統節日的人文精神要倍加珍惜,勿使失落。

我們對各地的民俗都要敬重,因為它已成群體心理,特別是不同地區民俗所表達的禁忌,外人理應格外關注,不容冒犯。禁忌,是為了避免招致懲罰和災難,事關重大。《禮記》倡導「入國問禮」,就是為了避免冒犯當地的民俗心理。《淮南子.齊俗訓》云: 「入其國者從其俗,入其家者避其諱。」這是做人的道德修養。從其俗,避其諱,這正是禮樂文化以禮待人的處世原則,不容忽視,不容輕慢,友好從尊重起步。

責任編輯:澤霖

相關新聞
喬治亞教師加薪等系列新法七月生效
亞特蘭大歡迎U18中華女壘國家代表隊    
疾控中心警告登革熱疫情 喬州16人染病
田納西州允許對強姦兒童的罪犯判處死刑的法律生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