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閣:從《庭訓格言》看康熙帝的定力

人氣 35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3月17日訊】「定力」一詞雖來自修煉界,不過現代人也經常在一些企業管理中可以看到,最常見的就是日本企業的管理哲學「定心締造成就」。簡言之,一個人成就有多大,很大一部份取決於他的定力。那麼深厚的定力,究竟能締造出多大的成就?

很多人知道,迦毗羅衛國王子悉達多•喬達摩為探索生命的真諦,於19歲那年捨棄王位,出家修行。後在菩提樹下趺坐入定49天後,大徹大悟,講法講道濟世度人,被世人尊稱為釋迦牟尼佛。他不僅為印度締下了新的文明,也在東方留下了延續幾千年的信仰文化,影響至今。如果說,釋迦牟尼佛的定力締下的成就,讓現代人,尤其是受到拜金觀念影響的人來看,太過遙遠和陌生,難以領略和感知。那麼我們可以看一看,康熙帝的定力,在華夏史上締下的成就。

康熙帝的文治武功

康熙帝一生文治武功雙全,在他統治大清的60多年裡,不僅達成了滿漢蒙的空前大一統,也在經濟上創下了盛世的局面。康熙帝親政後不久,宣佈停止圈地,放寬墾荒地的免稅年限。他曾多次舉辦博學鴻儒科,創建了南書房制度,並親臨曲阜拜謁孔廟。軍事上,平定三藩、大破準噶爾等。康熙還組織編輯與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數理精蘊》、《康熙永年曆法》、《康熙皇輿全覽圖》等圖書、曆法和地圖。

康熙帝的德政也英名遠播。被法王路易十四授予「國王數學家」稱號的白晉,奉命前往中國大清宮,後被康熙帝留用,隨侍宮中。白晉說:「具備天下所有人的優點,在全世界的君主中,康熙帝應列為第一等的英主。」日本人對康熙帝極為尊重和推崇,翻譯了《聖諭》,並且稱呼康熙帝為「上國聖人」。

康熙帝的功績彪炳千古。若套用日企的管理哲學「定心締造成就」,那麼康熙帝的心能定到甚麼程度呢?

心靜自然涼

康熙帝自幼習慣盛夏酷暑不開窗、不納涼、不扇扇子、也不摘帽子。由於心裏清淨,所以也不覺的熱。他說:「汝等見朕於夏日盛暑不開窗、不納風涼,皆因自幼習慣,亦由心靜,故身不熱。此正古人所謂『但能心靜即身涼』也。且夏月不貪風涼,於身亦大有益。」並建議不貪盛夏一時涼風,也會對身體很有好處,不致於深秋季節常犯脾胃疼痛、消化不良等病症。因為盛夏貪圖風涼,而將暑氣關閉在體內,造成脾胃不和。康熙帝對皇子的教誨可謂細緻週到。

篤於勤學,不松不怠

康熙帝十七八歲篤志於學,勞累過度咳痰帶血。他在庭訓中說:「及至十七八,更篤於學。逐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誦讀;日暮理事稍暇,復講論琢磨。竟至過勞,痰中帶血,亦未少輟。」每天未理政之前,五更就要起床誦讀;傍晚政事結束,稍有閒暇,就與人探討、琢磨學問。由於康熙帝過度勞累,咳出的痰中都帶著血絲。即便如此,也沒有放鬆懈怠。

告誡皇子,要立志於道

康熙帝十歲時,軍前某大帥為討他的喜歡,將一隻罕見的黃鸚鵡裝入金籠進貢。康熙帝見到貢品,拒絕了黃鸚鵡。原來,其祖父太宗皇太極曾拒收下人呈獻的銅嘴雀,他說:「此雀雖有好音,可以悅耳,然玩物喪志,昔賢垂誡,不宜近也。」孝莊太后把這個故事講給了康熙,雖然年紀幼小,卻在心裏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庭訓中他特別講,一切賢仁盛德都是從立志開始,立志於道,就會逐漸進入聖境。因此他諄諄告誡諸位皇子,要遠離一切不良的喜好和嗜好。

處理細節,不可懈慢

在世人的眼中,王位是人間極尊之位。在位之人,集天下榮華富貴於一身,享福不盡。但是康熙帝,在這一帝位之上,以「勤修不惰」、「至誠無息」以及「勤儉敦樸,惟念民艱」要求自己。康熙帝的勤政,史上廣泛記載。康熙帝看奏折,不僅一一回覆,還會另行額外的「加班」,比如改錯字、校正翻譯。

庭訓中,康熙帝說:「頃因刑部匯題內有一字錯誤,朕以閫筆改正發出。各部院本章朕皆一一全覽,外人謂朕未必通覽,每多疏忽。故朕於一應本章,見有錯字,必行改正;翻譯不堪者,亦改削之。當用兵時,一日三四百本章,朕悉親覽無遺。今一日中僅覽四五十本而已,覽之何難?一切事務,總不可稍有懈慢之心也。」康熙帝建議做任何事情,無論大小,都不能有懈怠、拖延的想法。數十年如一日的勤政為民,不厭不怠,如果沒有深厚的定力,是無法做到的。

從浩瀚的史海翻出康熙帝的庭訓點滴,加以整理,發現也別有風趣。段段的庭訓,篇幅所敘雖小,但特別能引人共鳴。這些細節的修養,培養出的深厚仁心和定力,不僅在「良知良能,乾乾不息」中,定下了帝國基業的興隆,大清國的宏偉和富庶;也定下了體恤百姓的仁善仁德,庇護一方。在人們追求事業有成,渴望財富的現代社會,康熙帝的這些細微的定力故事,也會以微言傳遞大義帶給人們啟迪。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王友群:震驚中南海的「反革命信件」案中案
王友群:中央黨校原校長林楓文革為何遭大難?
王友群:毛澤東大怒的「竊聽」是怎麼回事?
中共罪行錄之二百零一十一:四類分子的悲慘命運(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