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兵:中國如何渡過「返貧」危機浪潮?

人氣 1884

【大紀元2015年11月17日訊】「返貧」這個詞也許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依然陌生,但它絕對是個日益明顯的社會苗頭,三十五年的改革中,它被轟轟烈烈地趕走了,如今卻悄然而至,背後原因依然有不少爭論。筆者這次回國進行了粗略的經濟考察,目睹了一些帶有返貧意味的現象,在此與大家探討一二。

一,在廣州一帶,與國家掌控的資源相關性強的商品都漲價了,而普通百姓的服務收費基本沒有漲價。房地產、食品批發、電信服務、醫療服務、金融服務等等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而零工工資、普通搬運服務、私人載客服務、企業零售工人、自銷零售人員等等的工資沒相應上漲。建築工和保姆工資也有明顯上漲,但就業人數卻沒有明顯增加,甚至下降。網購業務的確大量增加了,送貨員成了一個熱門行業,但工資收入因人而異,平均並不算高。普通百姓的經濟角色被邊緣化,這種情況和中國經濟結構有密切關係。

二,廣州地區的樓房正在加速老化,許多二十年樓齡的房屋已經破舊不堪,這意味著房主所支付的供款正在迅速貶值,他們都面臨著被拆遷補償的命運,其他選項並沒有出現。從西方國家回國的人總有一個感覺,中國人的生活一邊快速生產,比如猛建大樓,另一邊卻不斷加速折舊,產品粗糟,使用壽命短,型號落後,先天不足,似乎人們有意製造短命產品,以迎合GDP政績指標需要。人們形成了一個約定成俗的觀念,要品質可靠就買外國貨,要得過且過就買國產貨,難以自拔。在創造產品的同時卻流失了價值,這已經成為了生活方式的頑固弊端。

三,廣東省地區的出口加工業和原料生產業正進入寒冬期,整體形勢嚴峻,前途未卜。大家都一個心思想省錢,等待下個發展機遇,但卻深感擔憂如何應對市場和資金的青黃不接現象。企業不肯花錢,個人怕花錢,不肯創業,不肯投資,無法提供生產效率,社會生產出現萎縮,大家試圖從網路+模式中謀取短期效益,但結果並不理想。比如,東莞傢俱企業採用了定制的銷售方式,但業務量並沒有明顯增長。如果這種思維方式不改變,勢必造成進一步經濟萎縮。國家政府擴大流動性未必會產生直接推動效果,民眾需要相應調整心態適應時代變化。

四,一個特殊現象是移民海外的廣東人也正經歷「返貧」情況。廣東人移民過去十年大量增加,一方面是低收入人員家庭親屬移民,另方面是企業主等高收入人群移民,多以北美和歐洲為目的地。然而,自2008金融風暴之後,美加澳等國經濟恢復並不明顯,而房價升幅在某些華人聚居地區明顯,生活成本提高,加上國內生意難做,這些移民發現所在國並非那麼容易生活。其他省份的中國移民對於國外情況更是缺少心理準備,一時間很難找到新的可靠收入,也難以融入當地社會圈子,精神和經濟都遭受打擊,成為返貧人口。另外,大量老一輩外來工已經回到原居住地,他們缺乏社保資源和再就業機會,這也是返貧的人流之一。

五,「精神返貧」現象越來越突出,各類封建迷信活動增加,陋俗氾濫,暴富人群難以找到理性消費途徑,而需要新型教育的一代人無法找到有效知識來源。雖然政府大力推廣社會道德教育,社會風氣有所改善,但教育體系無法提供充足的有用知識,卻給了一些「發教育財、養生財、理財財」的不良人群機會,各類培訓班販賣假知識和假技術並不鮮見。筆者到廣州最大的書店考察,發現最好賣的書都屬於「求財、勵志、謀略、戲說、商謀、官情、關係、心理測試、鬼幻、魔法、國學」這類無聊無用內容,袁騰飛說歷史幾乎獨霸了半個歷史書欄,而科技、哲學、文學、宗教等類書籍門庭冷落。

如今國內各界都嘗嘗討論「中等收入陷阱」,大多人都針對如何「再上一層樓」議題討論,唯獨沒有人談及「如何防止返貧」的問題。大家須知,經濟是個動態發展體,不進則退,競爭環境使然,絕沒有一個「中等收入」讓你高枕無憂當靠山的。你的收入不增加,而你的折舊卻一刻也不停止,價值流失便成了大問題。有些人大談天貓單身節的銷售光輝業績,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退貨、後悔消費情緒、賣家灌水銷售額、洗錢、逃稅、不計成本大拍賣等非理性商業行為的後果。這種天量銷售額就如美國「黑色星期五」的那種一樣,雖然在年銷售額比例很大(近三分之一),但卻盈利很少,對社會財富增加貢獻不大。其負作用也是明顯的,比如,一些原本做名牌生意的實體零售企業也不得不被捲入這種虧本的非理性銷售浪潮,否則會失去市場份額。一旦某類商品或品牌被這種大拍賣貶低了價格形象就很難恢復,最終將導致這個品牌降低檔次造成價值流失。

仔細觀察發達國家與落後國家的區別,不難發現最明顯的就是「價值保護」表現。發達國家所建設的設施和房產隨著時間逐步增值,保持著較為低的實際折舊比率(非帳目折舊),大環境好,小環境也好,社會整體形成了一個保護人類勞動成果價值的人文和技術環境。落後國家的生存方式往往如同「熊瞎子偷玉米,邊拿邊丟」,比如,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年年生產大量農牧產品,年年耗費土地肥力,卻年年再投資不足,必須依賴擴大開發耕地補充不足,外匯收入被截留於國外,本國資本外流,醫得眼前瘡,割去心頭肉,造成整體資源實際負增長,社會生活生產資料價值流失嚴重。價值流失已經成為不發達國家「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大原因之一,中國也未能例外。

就以房地產業為例,中國人買房不帶土地所有權,買房其實就是買一份七十年的租約,一旦購入便沒有任何的改建權,大家只有兩個選擇,一是等待好價錢轉手出售,二是住在裡面等折舊成爛樓被拆遷補償,前者注重短期投資效果,後者屬於鋼性需求無奈選擇,均無個人創新增值機會。如果你等二十年後出售,恐怕樓價已經破舊不堪,折舊下來價值所剩無幾,拆遷補償卻是個未知數。即使某些房主希望通過自己努力和投資改進住房價值也無法實現。可見,中國城市房地產是個人無法長期保值和創值的產業,土地增值幾乎註定歸於政府。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生病 成大陸農村返貧主因
中國農民普遍存在無錢看病和因病返貧現象
中國農民增收難返貧易  未富先老漸普遍
中國農民增收難返貧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