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曾存在河流5億年 鵝卵石提供新證據

人氣 1661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10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秉開編譯報導)近日,科學家通過分析火星鵝卵石,判斷這個貧瘠的星球在幾十億年前有豐富的流水系統,其河流可能至少存在5億年。科學家認為,火星鵝卵石進一步證明了古代火星有與地球十分相似的液態水環境。

據賓夕法尼亞大學近日發布的消息,主持火星鵝卵石研究的該校地質學家道格拉斯‧傑羅馬克(Douglas Jerolmack)提出地理學方面的一個基本問題:我們能否僅憑藉形狀來解釋火星、地球或任何星系上鵝卵石的遷移歷史?

傑羅馬克說:「幾千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思考岸邊的鵝卵石問題,想知道這些石頭是怎樣變圓的。直到最近的時期,對鵝卵石的研究還僅僅停留在質的層面,我們仍舊對鵝卵石變圓的過程缺少基本的瞭解。」

2012年9月,好奇號探測器拍攝蓋爾隕石坑存在圓滑的小鵝卵石。(維基百科)

傑羅馬克的合作者、該校數學家伽博‧道姆考斯(Gábor Domokos)解釋:「一個物體的形狀帶有很多信息。如果你來到水邊,自然的歷史會寫在你的腳下。我們開始瞭解有一種可以讀解的密碼,讓我們明白自然的歷史。」

報導說,實際上,早在2012年火星探測器好奇號發回照片時,科學家即根據蓋爾隕石坑中的鵝卵石樣物體,初步推斷火星上曾富含流動水的確切證據。因為根據地球上的經驗,那些火星上的圓滑小石頭說明星球古代的河床曾沖刷和侵蝕岩石,造成大量的鵝卵石。

但是直到最近,才有傑羅馬克等人首次在《自然通訊》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使用定量方法論述這些鵝卵石遷移約50公里,由此說明火星曾存在複雜河流系統。傑羅馬克分析,火星蓋爾隕石坑中有鵝卵石的地區和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沖積扇地貌具有相同特徵,因此根據鵝卵石的遷移距離,可以判斷蓋爾隕石坑在數億年前存在較大湖泊,周圍有山脈及三角洲等地理構造。

蓋爾隕石坑底部的地質特點。(NASA/JPL-Caltech)

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13日報導,科學家分析鵝卵石只有被流水沖刷,它的遷移距離才能這樣大。如果是火星上的風蝕過程,那麼移位大約在2.5公里左右,不會達到幾十公里。而且根據探測數據,火星上溪流存在時間可能有5億年,即33億至38億年前就有湖泊存在。蓋爾隕石坑內沉積物也顯示隕石坑長時間被水浸泡過。

又據《基督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10月13日報導,2013年5月,丹麥玻爾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的科學家曾在《科學》雜誌發表分析火星鵝卵石的論文。玻爾研究所的火星研究組負責人莫頓‧麥德森(Morten Bo Madsen)說:「(火星那裏)一定有10厘米至1米深且流速大約每秒1米(每小時3.6公里)的水流,比典型的丹麥河的流速快一點,才能形成現在所見的這些鵝卵石。」

蓋爾隕石坑模式圖。(NASA/JPL.MSSS)

美國航空航天局火星探索計劃首席科學家麥克‧梅耶(Michael Meyer)說:「我們現在清楚了,火星在數十億年前與現在的地球非常相似。我們還要努力探索火星以前可能是甚麼樣子,以及在這個濕潤的星球上發生了甚麼事情。」

責任編輯:李熙

相關新聞
火星南極密布隕石坑 冰帽隨季節變化
NASA宣布發現火星有生命基本元素——液態水
NASA證實火星上有水 谷歌的反應更有趣
不僅地球有 火星雪崩清晰照片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