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南隨筆】《禮樂文明縱橫談》:魂兮歸來(十五)

人氣 5

(續上期)人際關係的道德定位,按照仁的原則,儒家不贊成「以怨報怨」。冤家宜解不宜結,冤冤相報,暴力對峙,何日是了?對人要有寬容的態度,一個「恕」 字,表達了儒家仁愛的胸懷。「恕」是仁愛實踐的起點,也是仁愛落實的終點。子貢以「溫良恭儉讓」 來形容老師孔子的氣度,其實,「溫良恭儉讓」也正是儒家長期倡導的,要努力養成的中華民族的性格和氣質。「以怨報怨」 為儒家所反對, 「以德報怨」也不是儒家所倡導的。因為「以德報怨」 不符合道德倡導的本意。面對具體的人與事,「以德報怨」有時也能化解矛盾,甚至翩翩昭示寬容美德的風光。但是,籠統提倡「以德報怨」,將敗壞倫理道德的秩序和平衡。做好事與做壞事,得到的結果竟是一樣的,這將造成對好人的打擊、對壞人的慫恿。孔子提出了「以直報怨」,是堅持道德原則的公正態度。面對損人利己的敗德惡行,要直面相對,是非分明,善惡分明,不過分報復,也不放任縱容。不洩憤,不縱惡,罪有應得,方能防止不仁者給社會帶來更大的危害,這才是仁者襟懷的本意。

仁愛心理秩序的建立,更有待於對邪惡的防範。孔子告訴顏淵,以禮為屏障,仁心方始永固不移: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從視聽言動等各種感應外部世界的行動中,處處以禮設防。「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由己,不由人,內心的自覺,是道德完善的關鍵。我想按仁的精神做人,仁就能來到我心中。禮,雖有許多典章制度,但是,究其根本,禮是自律的道德精神。對外部世界,要常懷同情惻隱之心, 《孟子》曰: 「惻隱之心,仁也。」孟子還舉例說,看到一個孩子落井,人人都會救援,這是人心向善的本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是泛愛之心的自然流露。只有充滿仁愛精神,生活方始充滿情趣樂趣,世人都希望生活在一個得到敬重、備受關愛的彬彬有禮的環境中。只有仁的實現,方能帶來這樣美好的生活境界。

仁,更是崇高的人格理想, 《論語•衛靈公》云: 「子曰: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偉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臨刑陳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殺身成仁,已成志士仁人最偉大的人生目標,理應備受敬仰。

責任編輯:澤霖

相關新聞
紮根社區努力服務客戶
喬治亞教師加薪等系列新法七月生效
亞特蘭大歡迎U18中華女壘國家代表隊    
疾控中心警告登革熱疫情 喬州16人染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