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父母關注孩子網絡隱私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7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據多倫多星報報導,過去1年中,北美父母日益關注孩子網絡信息隱私。截至目前,美國已有35個州出台最新學生隱私法案和更嚴厲的兒童隱私保護法案,也多是因父母們的這種擔心推動。北美父母們的這種擔心,還直接導致被《彭博商業週刊》盛讚為「新興個性化學習領域的最受追捧公司」的創新網站InBloom今年4月關閉大吉。

加拿大安省Oakville鎮居民、一家私人調查公司帳戶主管裡查森(Kerri Richardson)女士深知網絡個人信息可被人輕易獲取和利用,因此平時非常注重幾個孩子的日常上網行為,禁止他們用網絡服務帳戶,即使使用,也得匿名。可見,加國父母也非常擔心孩子在線隱私這一問題。

加國在線隱私保護立法落後

美國除各州有相關立法和保護外,聯邦還有《兒童在線隱私保護法》(COPPA)保護兒童在線隱私。加拿大隱私專員發言人羅頓(Valerie Lawton)女士說,與之相比,國內只《個人信息保護與電子文件法》(PIPEDA)來保護人們日常在線隱私,但沒有專門的兒童隱私保護法案。

她說,PEPEDA要求從事商業活動的機構須徵求人們明確許可,但要徵求兒童明確同意,卻很難判斷。隱私專員辦公室雖一再建議機構不要跟蹤兒童網絡行為,但這種事情卻仍大量發生。

多倫多大學信息學院副教授格利米斯(Sara Grimes)女士從事在線視頻遊戲兒童數據收集和分析調查已近10年。她說,多數兒童遊戲網站都收集兒童數據,但由於多為被動,兒童和父母都很難說清這種收集何時發生。

有些情況下,這類收集目的是對遊戲進行監控和改進,但有些網站卻將這些數據出售用於商業目的。格利米斯說,從市場和觀眾調研角度而言,兒童通常是個很難觸及到的群體。但通過這類數據收集和分析,可以不動聲色地了解到數以百萬計兒童的日常遊戲和聊天行為和習慣,了解他們的喜好、理想以及夢想等。根據這些,商家就可制定更有針對性的市場戰略,製作更多他們喜歡玩的東西,但同時也操控了他們的希望和恐懼等。

她說,不僅兒童在家的遊戲行為留下越來越多的網絡痕跡,在學校的上網學習行為也留下越來越多的數據被他人收集和利用。在美國,學校、教育局和教育部門要付錢給分析機構對學生數據進行收集和分析,預計這種教育領域內的數據應用產值會達到8000億。

谷歌GAFE學生郵件掃瞄惹麻煩

谷歌公司推出的谷歌應用服務教育版(GAFE)師生在線學習工具,提供基於網絡的電子郵件、日曆和文件等服務,目前全球已有3000多萬用戶,其中包括多家安省教育局。

今年年初,谷歌公司在加州被告上法庭,被指對GAFE內的學生郵件數據等進行掃瞄和分析。隨後,谷歌公司發言人證實使用GAFE的安省學生郵件被掃瞄、元數據被收集,但稱這些掃瞄是對所有收件進行,而且100%是自動掃瞄,無法關閉。谷歌還說,公司已永久刪除一些掃瞄GAFE的所有廣告,這意味著谷歌公司無法將這些數據用於廣告目的。

加拿大皮爾森教育(PCE)電子部主管納吉(Sandra Nagy)女士說,公司在課堂產品設計時,非常重視學生數據隱私,所有收集的學生個人信息都被儲存在非常安全的服務器上,而且學生生成的數據收集只用於分析,不會用於商業目的或向第3方出售。

家長應吁政府學校加強保護

許多父母認為,只要孩子個人信息得到保護,就問題不大。但格利米斯說,隱私不只是姓名和地址,兒童在線數據被收集,就像有人敲門說想到家裏來坐幾個小時,看看孩子都在做些什麼,玩些什麼,並仔細記錄下來,說要用於秘不可言的目的,這種情況下,作為父母的,肯定會叫他們滾蛋。

她說,許多遊戲和社交網站每天都在做著這種事情,還沒人抵制。作為父母,應呼籲政府加強兒童隱私立法,要求收集孩子數據的機構顯示更多透明度。

納吉也說,家長們應呼籲學校和政府加強兒童隱私保護,建議家長從小教育孩子要注意網絡隱私。裡查森也說,目前學校電子科技應用仍處於嬰兒期,學校在這方面的保護措施都顯得落後,學校有責任讓父母知道他們在收集和使用孩子個人數據。

(責任編輯:滕冬育)

相關新聞
網絡零售商跟蹤調查顧客習慣惹爭議
中國一網站泄9千萬人資料  1元可搜隱私
網民自作自受  Google成個人隱私隱患
網絡信息爆炸網民隱私權惹人關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